托物寄情咏马诗

在所有动物里边,包括人类驯养的畜禽,与人类关系最亲密、最通人性、对人类贡献最大的,非马莫属了。特别在数千年悠久漫长的农牧文明历史中,耕作、牧猎、征战、运输等主要的社会生产行为,都离不开马的参与,“马到成功”、“汗马功劳”,没有马,什么事情都不好办。周穆王的八骏,楚霸王的乌骓,关云长的赤兔,唐三藏的白龙,秦叔宝的黄骠,从神话到史籍,有多少名马良驹,与主人一道载于中华文明史册,名垂不朽。人与马的长期合作、默契交流、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深切情缘,使人很自然很自觉地将马予以人格化了。在文学作品“托物言志”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中,就不乏“以马喻人”的现象,所谓“良马比君子,骁骏喻雄才”是也。

在古典文学主要形式的诗歌中,就有大量的优秀的“咏马诗”。如《诗经》里表现射猎的诗:“叔于田,乘乘车。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即是描写猎人控马驾车、围场射猎的英武气概。(《郑风·大叔于田》)反映征战的诗如:“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写出了爱国将士跃马横戈、征战沙场的英雄气概。(汉·崔駰《安封侯诗》)再如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垓下歌》)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则表现了英雄末路、无可奈何,又心有不甘的悲慨之情。

咏马诗写得最好的当推唐代大诗人杜甫与李贺。

杜甫本善骑射,也很爱马,有伯乐眼功,故所写多首咏马诗都极深刻,抒发寄托自己的志向和身世之慨。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首是《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诗的前四句正面写马,用传神之笔描绘出一匹神清骨峻的名马,写得维妙逼真,别具神韵。诗的后四句则用虚写的手法,进一步颂赞良马的气概和品质,也借写胡马的精神气质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胸襟抱负。杜甫在其另一首《高都护骢马行》诗中也通过咏马而寄托和抒发了这种昂然进取、建功立业的志向和追求。其中有句如“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写骏马时刻不忘战场立功,深切感人。此外,杜甫还有《天育骠骑图歌》、《瘦马行》、《病马》等数首专题咏马诗,则是以良马不遇其主、人才报国无门的角度寄托身世、抒写情怀的。

李贺在唐代诗人中风格独特,号称“鬼才”,他则写有专题咏马的五言组诗《马诗23首》,这组诗继承了杜甫咏马诗“各有寄托,各有议论,各见精彩”的艺术传统,以马喻人,托物咏怀,极尽变化之手法,抒发了伯乐难逢、怀才不遇的感慨,抨击了封建社会腐败的用人制度。如其中第四首: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诗意谓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虽然瘦骨嶙峋,却仍然骨带铜声。寥寥几字,尽现精彩。以马喻人,其寓深义可知矣。其马诗第五首: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抱负,与杜甫《房兵曹胡马》一诗意兴相近,笔法上各有千秋。

晚清诗人龚自珍为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其《己亥杂诗》315首,抨击黑暗现实,抒发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其第125首亦为以马喻人之作: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中以“万马齐喑”比喻在清王朝统治下,人才被扼杀,全国一片死气沉沉。诗人希望大风大雷出现,扫荡一切污浊,打破一切桎梏,让社会上上下下呈现蓬勃生鲜的气象,让人才无限制地生长起来。

总而观之,以咏马寄兴的文学现象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发展,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急剧减弱和下降,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慢慢变成与一般家畜相差无几的地位了。与此相应的,托物寄情的咏马诗也自然式微,所见无多了。然而,人们对马的历史功绩,还是不应忘记的。特别是那种昂扬进取的龙马精神,作为优良传统,更要弘扬而光大之。

马年说马,兼及诗话,行文至此,适可打住。聊以一首《七律·咏马》作结:

七律·咏马

骐骥良驹誉美名,堪托生死用非轻。

疆场驰骋功垂史,驿路跋涉绩勒铭。

耻听霸王垓下咏,荣膺诗圣腑胸声。

九方皋谓真知己,休戚相关万古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