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面瘫方
作者 / 1吴彬才 1刘叶辉 1石学慧 1李智雄 1刘宇哲 2刘绪银
1湖南中医药大学
2湖南省新邵县中医医院
编辑 / 张芊芊 ⊙ 校对 / 钱秀华
王净净,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年。谨遵“主病主方,专方专病”之临证思维方式,精于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先后主持完成14项省(部)课题;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教材7本。获省部级成果奖3项。
面瘫方
方药组成: 川芎10克,防风10克,葛根15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15克,全蝎3克,白附子10克,当归10克,鸡血藤10克,丝瓜络10克,甘草3克。
功 效: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解毒止痉。
主 治:面神经麻痹。
用 法: 每剂中药加水浸泡20分钟后,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每剂煎2次,共留汁400~500毫升,分2次于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方解:本方是王净净教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治疗面瘫经验方。王净净教授认为,面神经麻痹急性期起病迅速,多因患者夙有伏痰藏于经隧,且因调养失当而致正气内乏之时,又加起居不慎,致使风邪夹毒自外侵袭经络引动伏痰,犯于少阳、阳明,故见嘴角歪斜、皱额蹙眉失司,治当以祛风化痰、益气活血、通络止痉,辅以解毒通络。若其失治误治,迁延不愈,则病势缠绵难以痊愈甚至遗留后遗症。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面病专属于胃”,又因“脾主肌肉”,王净净教授认为迁延不愈之嘴角歪斜者,或伴有流涎不止者,均当责治于脾胃。
方中白附子辛温燥烈,入阳明经而走头面,以祛风化痰,尤其善散头面之风为君。全蝎、僵蚕、地龙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全蝎长于通络,僵蚕且能化痰,地龙功擅息风通络,三者合用既助君药祛风化痰之力,又能通络息风止痉,共为臣药。
葛根能通督脉、升清阳、濡养经脉,合于地龙而具有息风之功效,合于白附子可增强化痰之功而增强牵正之力,合于全蝎功擅止痉解毒而加强复原之效,合于僵蚕独能通络而增加润养之功。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达头目、下达血海、旁通经络、外彻皮毛而行血活血;防风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息风止痉,乃“风中之润药”,寒热皆宜,为“治风之通用药”,而面神经麻痹又有“吊线风”之称,用之相宜。
川芎与防风合用,两药升散相宜,共奏息风止痉、引药上行头面而达病所。鸡血藤功能活血通络、养血祛风、润肠通便给邪以出路;丝瓜络功能通络、活血、祛风,合于鸡血藤而独善通络除痹。(本文由国学髓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外加牡丹皮、丹参、当归活血、凉血、养血,共奏“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功。在面瘫方的组方中既避免了原方辛燥太过之虞,又体现了清中有补、补中有通之效,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解毒止痉之效。
面瘫初期者加忍冬藤以增强清热解毒、疏风通络之功;
风寒袭络而伴见恶寒甚,周身肌肉酸痛者加麻黄、桂枝、甘草;
风热伤络而伴见发热恶风,口苦咽干欲饮者加生石膏、黄芩、白芷;
热毒伤络伴有患侧疱疹灼痛、舌干口苦者加连翘、黄芩、牛蒡子;
风痰阻络伴有口角流涎,脘腹不舒者合用二陈汤;
血虚肝旺伴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者加用白芍、炙甘草、钩藤、何首乌;
面瘫中后期,迁延日久,嘴眼㖞斜不除,咀嚼无力者,合用四君子汤以补益脾胃。
嘱咐面神经麻痹患者急性期出行当戴口罩以避风寒;慎饮食,避免辛辣油炸等肥甘厚味之品;节起居,夜晚早睡,避免长期观看电子显示屏;有眼睑闭合不全之患者可适当选用抗炎、抗病毒及具有润滑作用的眼药水交替使用。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国学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