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孩简历“秒杀”985,能力不是父母让孩子平庸的理由

带着满头的黑人问号,我点开了链接,接着,心服口服的跪下唱“征服”。

这一份长达15页的简历pdf,拥有者却是一名5岁的小男孩儿!

别看人家只有5岁,他读过的英文书可能比很多25岁的大人还要多,不怪有人感叹“别人家的孩子,连小猪佩奇看的都是英文版”:

不光是“读万卷书”,孩子也“行千里路”:

另外,各种才艺不在话下:唱歌跳舞做主持,还会弹钢琴,下围棋,画画……

看到这里的家长,简直羡慕到无以复加,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又听话又优秀?

看到这里的孩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辣鸡家长剥夺童年,ta还只是个孩子啊!

1

不少网友看过后,都不由发出一声来自灵魂的呐喊:

孩子真的开心吗?

有人酸:“不用担心孩子开不开心,这简历一看就是家长写的,与其说是考孩子不如说是挑家长。再有这简历,做HR的都知道,去掉润色的部分,也就一般水平。”
有人焦虑:“等孩子长大笑傲全班的时候,他当然开心了,从起跑线上就胜过了一大群人……相比之下,我根本不配要孩子。”
也有人灌鸡汤:“孩子会不会开心,因人而异。他如果喜欢阅读、才艺,他就会乐在其中。什么水平的家庭过什么样的生活,家长心态放平一点,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自然开心。”

其实,一份长而华丽的简历并不是我们推崇的重点,我们真正应该看到的是孩子父母的教育观。

与众多“看结果看分数”的家长不同的是,这对父母却强调:“多尝试,追求过程;少考试,淡化结果。”

“过程严格”要求父母能够时刻关注孩子,让孩子在过程中保持端正和认真的态度,“淡化结果”又让家长不要太在意考试分数、排名,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然而,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像他们一样豁达。

有些人害怕自己的付出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斤斤计较着在孩子身上能收获几分;有些人无法把过多的精力分到孩子身上,并且找出一万种理由推脱……

但,归根究底,学习和教育不是为了把孩子变成考试的机器,而是给与孩子宽广的眼界和活跃的思维。

2

经济实力强,家庭条件优越……那些赢了起跑线的孩子,一定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了吗?

一部耗时半个世纪的伟大纪录片《人生七年》,选择了14个来自不同阶级、不同背景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从7岁,14岁,21岁,28岁……最终到56岁,每七年拍摄一次。

节目中有两位男孩儿的人生历程令人瞩目,一位是出生于教师家庭,来自中产阶级的Neil,他在21岁时因考试失利没能如愿考入牛津,反而进了一所自己和父母都看不上的学校,仅呆了一年便退学去打短工,在28岁时沦落为流浪汉。

他在采访中谈到,虽然自己的父母是教师,但是除了学习,父母从未教授他任何社会、人际知识。甚至父母早早设定好他的人生目标——成为大学教师或银行经理,过高的期待使得Neil变得眼高手低,最后成为压垮他的一根稻草。

△《人生七年》Neil

而另一位出生农村的男孩儿Nick,却真实的因为教育改变了命运。学校里一本关于行星的插图绘本唤起他对科学的兴趣,老师不经意的一句“你平时那么爱看书,一定很了解飞机”,促使Nick开始用心钻研科学知识。

这个曾经腼腆、内向的孩子,打破了阶级的壁垒,考入牛津就读物理系,最终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孩子是平庸还是优秀,和父母的能力是有联系的,但并非父母的学历有多高,实力有多强,孩子就会有多优秀。

真正决定孩子人生高度的,是我们陪伴孩子的爱心、用心,是我们能给予孩子的充实的人生际遇、激发孩子自我学习的兴趣。

就像那些经济条件不够的家庭,也许我们没办法带孩子出国游学,但我们可以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带孩子去公园,去博物馆,到国内的景点旅游,甚至可以利用绘本、多媒体带孩子领略世界风光。

物质可以是锦上添花,它既不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也不能作为父母逃避教育的借口。

3

有时候,打败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

在香港TVB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香港小朋友的人生轨迹:从胎教听英语开始,幼儿园要上两所,作业要做到晚上十点,兴趣班要上五六个,包括且不限于舞蹈、乐器、游泳等……

到了小学阶段,家长甚至说:

△摘自《没有起跑线?》

学习似乎已经不再是孩子的事,而是父母们争相攀比的对象。

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刚开始这些孩子们确实个个优秀,但在中学过后,却明显出现了一条分水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力继续走下去,选择放弃,这就像是一场长跑比赛,在前半段他们已经拼尽了全力,到了后半段便早早没了跑下去的力气。

赢在起跑线,并不代表孩子能笑到最后。与其提高孩子的起点,不如拉长孩子的终点。

多少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豁出一切换学区房,甚至赴港生子;又有多少家长牺牲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做全职妈妈,陪读陪写作业到心梗……终归,都是外在的条件,有也好,没有也罢。能够改变孩子命运的还是要靠孩子自己。

父母再焦虑,人生的路也要孩子自己走。

与其给孩子报再多的学习班,创造再好的条件,不如问问孩子,ta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与孩子一同成长,用心、用爱,其实,我们都能做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