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当为尧舜”,可惜崇祯没有记住这下半句,不然大明不会早亡
公元1627年八月,木匠皇帝朱由校在游船上娱乐时不慎落水,虽然被人及时救起,但是身体本来就快被掏空的他受到了惊吓,从此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召来弟弟信王朱由检吩咐后事,他拉着朱由检的手说:“来,吾弟当为尧舜!”意思就是说让他来当皇帝,同时希望他能成为像尧舜一样贤名的君主,另外,朱由校还特意叮嘱了下半句:“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意思就是交代他一定要继续重用宦官魏忠贤。
可惜的是,崇祯皇帝只记住了上半句,他继位以后确实是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不可谓不勤政,他本想像他哥说的那样做一个“尧舜之君”,挽救大明于水火,不料最终还是熬成了一个亡国之君。崇祯的失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记住他哥的下半句叮嘱:不但没有重用魏忠贤,反而仅用三个月就彻底打倒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魏忠贤本人也上吊自尽),朝中尽用满嘴“儒学”的东林党人士。那么问题来了,这位在历史上被描绘得“恶贯满盈”,被骂得“体无完肤”的太监魏忠贤到底有多大的能耐,难道还能为大明朝续命不成?
答案是肯定的!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临死之前还特意交代崇祯皇帝要重用魏忠贤,就是因为他心里明白,几年来他利用魏忠贤的“阉党”来控制朝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阉党”们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他“默许的”,不然那么多东林党大臣死的死,贬的贬,真当他没有看见吗?魏忠贤不但打压东林党,收取江南工商税充实国库,还在对后金用兵上重用袁崇焕等人取得了“宁远大捷”,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反观魏忠贤死后,东林党一家独大,他们很快取消了江南地区本应该缴纳的工商税,却半推半就地加重全国各地的农业税,从而直接激起了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另外他们对后金用兵的失败也难辞其咎,先后重用袁应泰、王化贞等不善作战的东林党人,直接导致沈阳、辽阳以及广宁的失守,辽东局势愈发不可收拾。
等弄清楚自己所倚重的东林党人的真实面目以后,崇祯皇帝不得不又开始启用宦官,可惜再也找不到像魏忠贤那样识大体、堪大用的宦官了,太监高起潜那么受信任,结果害得明朝“最后一个战神”卢象升力战而亡,关键是最后他还投降了清朝。还好最终有一个太监王承恩陪他一起上吊自尽,也算是他后期重用宦官的一块遮羞布吧。
总的来说,魏忠贤死后,东林党和“阉党”的失衡将全国的形势弄得一团糟,对农民起义的时剿时抚以及对后金和谈的遮遮掩掩终究都是处理不当导致形势不断恶化,再加上急功近利的崇祯皇帝刻薄寡恩、滥杀大臣,用人也如走马观花等行为,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直到临死的前几天,崇祯皇帝才悟出他哥叮嘱的那句“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或许是对的,还还特意秘密命人重新收殓了魏忠贤的遗骨,然后进行了妥善安葬。
“来,吾弟当为尧舜!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崇祯皇帝若能记住这下半句,我大明或许就不会那么早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