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对关羽、张飞、赵云等艺术形象的情商与人才发展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物的情商也直接决定和影响了他们事业的发展乃至命运的悲欢离合。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物的经验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当代人认真总结和反思。
1
关羽的情商与人才发展
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前期情商很高,后期情商很低。关羽虎牢关温酒斩华雄,令诸侯们刮目相看;斩颜良、诛文丑,解曹操白马之围,令曹操及其手下大将仰视;过五关斩六将,令曹军胆寒;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几乎迁都。但是,也许正是这些骄人战绩不知不觉养成了关羽自尊自大甚至刚愎自用的性格。
从自我认知能力来看,关羽既有正确自我认知的一面,也有自负骄傲的一面。他什么时候能够正确自我认知,他就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反之,就必然导致失败。小说第六十五回写刘备益州既定时,关羽竟然要与马超比武,幸亏诸葛亮及时回信安抚:
“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云长看毕,自绰其髯笑曰:“孔明知我心也。”将书遍示宾客,遂无入川之意。
由此可见,关羽既狂妄,又有点天真幼稚,简直就像一个争强好胜的孩童。其实,关羽与马超比武,未必一定能赢。
小说第七十三回写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封五虎大将关张赵马黄,其中,关羽位居首位,而老将黄忠位居五虎大将之末。对此,按道理来说,关羽应该心满意足了,但关羽竟然藐视黄忠:“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经过大臣费诗的劝解,才欣然接受封爵。实际上,论武功,黄忠不在关羽之下,关羽取长沙时两次与黄忠大战一百五六十余合不分胜负,而黄忠的百步穿杨更是独步三国。即使从出身来看,关羽是平民出身,而黄忠则忠勇兼备,在出身与人格方面并不逊于关羽。
从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来看,小说特别写了关羽“降汉不降曹”的忠义,暂时栖身曹操时,他淡泊名利和金银财宝美女,得知刘备在袁绍处时,就毅然决然地向曹操辞行,然后克服种种困难,过五关斩六将。这种决心和忠义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也许因为如此,才成就了关羽在历史上的英雄神话。
但在自我调控能力方面,关羽确实有不恰当甚至很荒唐的地方。第七十三回诸葛瑾来荆州为关羽说媒。小说写道:
东吴在战略上基本也是采取孙刘联合抗曹的,所以孙权派诸葛瑾说媒。关羽对这门亲事完全可以顺水推舟,既结亲情,又符合“东和孙权”的战略。按照门第而言,孙权的地位高于关羽,而关羽竟然口吐“虎女安肯嫁犬子”的狂言,逐出诸葛瑾。关羽如此言行,既违背了诸葛亮临行前“东和孙权”的嘱托,也违背了人之常情常理,为大意失荆州也埋下了伏笔。你即使不同意这门亲事,可以婉言谢绝,岂能如此侮辱他人?!
关羽与庞德决战以前,两人都自以为是。庞德耀武扬威,要生擒关羽;关羽则视庞德为“匹夫”“鼠贼”,不把庞德放在眼里。两番大战之后,庞德感慨:“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关羽感叹说:“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关庞两番大战,使关羽认识到天下英雄也有不畏服自己的,这对于克服骄傲自大心理也是一种矫正。
在双方对敌中,自我认知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蕴含于彼此之间正确的互相认知。关羽之所以导致悲剧命运,其中一方面与他没有实施诸葛亮“东和孙权”的战略有关;一方面也与他藐视陆逊年轻有关。关羽的失败一是战略性的,二是与骄傲自大缺乏自我认知的低情商不无关系。他更多地想到自己温酒斩华雄,自从吕布被杀以后,他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真以为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但未曾想到夜走麦城的悲剧。纵观关羽的一生,他用自己的高情商或低情商书写了自己人生的大起大落,书写了成败得失与悲欢离合,令读者为其成就而欣慰,也为其失败而悲哀。
2
张飞的情商与人才发展
张飞在小说中是读者非常喜欢的艺术形象,从情商的角度来看,他的情商总体较高,但最缺乏的就是自我调控能力。
从自我认知能力来看,张飞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粗中有细。张飞在长板桥独挡百万曹兵,与其“疑兵”不无关系。张飞深知敌强我弱,安排二十余骑把砍下的树枝拴在马尾,在小树林里来回驰骋,掀起滚滚尘土,以为疑兵。在与张郃作战过程中,他根据自己嗜酒这一弱点,竟然假装醉酒诱敌劫寨,最后大胜张郃。而张郃之所以失败,其中与他没有自知之明有关,他在未与张飞打仗之前就狂妄地向曹洪说道:“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耳!此去必擒之!”简直是狂妄至极。
从自我激励能力来看,张飞具有很强的自信心,面对任何强敌,都毫无畏惧。在《三国演义》中,与吕布大战百余回的只有张飞一人。
从人际交往能力来看,张飞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取向,即敬君子而不恤下人。他对忠义之士、贤人,礼贤下士,以礼相待,非常谦恭,但不体恤部属,甚至常常鞭打士兵。当张飞了解庞统的才能时,小说写道:“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张飞义释严颜,则表现了张飞很高的智慧,由此巴郡至成都关隘四十五处,不战而取。
自我调控能力较低,这是张飞最大的短板。小说第二回,张飞鞭打督邮使刘备失去安喜县县尉之职和栖身之所(《三国志》载刘备鞭打督邮);第十四回,张飞醉酒后不能自控,暴打曹豹,让吕布偷袭了徐州;第八十一回写“张飞在阆中,闻知关公被东吴所害,旦夕号泣,血湿衣襟。诸将以酒解劝,酒醉,怒气愈加。”在如此情绪失控的前提下,又责令范疆、张达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而当范张二将实事求是汇报“一时无措,须宽限方可”时,竟然大怒,叱武士缚于树上,各鞭背五十。鞭毕,以手指之曰:“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张飞没死在战场上,而是被下属暗杀,真令人唏嘘,笔者每每读到此处,都感到遗憾和心痛不已。张飞在最关键的时刻,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对制办白旗白甲缺乏科学规划,壮志未酬身先死,岂不悲乎?
3
赵云的情商与人才发展
《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是浑身是胆的常胜将军。赵云不仅成为当下我国许多年轻人的偶像,就连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也非常崇拜赵云。赵云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战绩,与他的高情商不无关系。
从自我认知能力来看,赵云率军打仗能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具有自我认知能力,面对强敌,从不气馁;取得战功,从不居功自傲。他相信自己的才能,择明主而仕,先依袁绍,后依公孙瓒,最终选择了刘备。择主而事,既是选择明主的过程,也是自我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但在自我认知能力方面,赵云年迈时偶尔也缺乏自我认知,第九十二回写赵云力斩五将以后,更不把年轻的夏侯懋放在眼里,邓芝刻意提醒,赵云仍心高气傲曰:“量此乳臭小儿,何足道哉!吾今日必当擒之!”实际上,如果不是诸葛亮安排张苞、关兴救援,赵云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
赵云具有很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取桂阳时,面对赵范说媒樊氏,赵云以礼辞之。第六十五回写益州既定,玄德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玄德大喜,从其言。赵云的进谏既表现了他的大局观,也表现出了他面对物质利益,具有很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后来,诸葛亮根据功劳,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卒,都被赵云谢绝。
从自我激励能力来看,赵云即使面对强敌,也从未胆怯,具有很强的自我激励能力。长坂坡大战,他独闯曹营,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杀死名将五十余名。据汉水杀入曹军,救出黄忠和张翼,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小说七十一回写“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辽、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退守营寨后,赵云单枪匹马,吓退曹操数十万大军;作为大将,赵云跟随诸葛亮,攻坚克难,七擒孟获安定了蜀国的边境;第一次出祁山,赵云寿已七旬,竟然力斩西凉大将韩德父子五将。
纵观赵云的一生,可谓德才兼备,智勇双全,浑身是胆,敢打硬仗,善于以少胜多。诸葛亮赞其“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从人际交往能力来看,赵云人品高尚,具有很好的人缘,无论是与刘备和诸葛亮相处,还是与同级的将领抑或自己的部属,都能够和谐相处,能够得到人们异口同声的赞誉,实属不易。
总体而言,赵云高情商为他的常胜奠定了优良的情绪基础。不仅在《三国演义》中,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赵云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非常理想化的艺术形象,一个真善美、智勇兼备的完美的男子汉,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常胜将军。
4
其他重要人物的情商与人才发展
在《三国演义》的艺术形象中,其他重要人物的情商或高或低,各具特色,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情商对人物命运和事业的重要性。
孙权虽然继承父兄基业,但面临曹操大军压境,是否具有自我激励的能力,直接决定和影响他能否下决心联刘抗曹,也直接决定东吴的成败存亡。令人欣慰的是,在诸葛亮和周瑜的鼓励下,孙权提高和坚定了自我激励的能力,终于决定与曹操决一死战。
周瑜的自我激励能力很高,是制定和实施赤壁之战的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但有时缺乏自我认知能力,这主要表现在对诸葛亮的嫉妒上,“既生瑜何生亮”困惑着他的心灵,嫉贤妒能,缺乏情绪自控力,以至于英年早逝。
鲁肃的情商在《三国演义》中是非常高的,表面看似老实憨厚,实则大智大勇,颇有谋略和大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诸葛亮相媲美。他顾大局,识大体,具有很高的战略素养,是为推动孙刘联合、赢得赤壁之战的重要推手。
陆逊虽然年轻,但情商非常高,既有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也能够了解对方的优势和短板,是东吴军事上非常重要的决策者和杰出的帅才。
司马懿的情商可以与诸葛亮相媲美,深知略高于诸葛亮。他善于蛰伏,具有很高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主要的对手。
吕布武艺高强,是公认的三国第一高手,但他的情商并不高,他的武艺可当一员大将,但不是帅才,更没有“王道”之才,作为“三姓家奴”和一时枭雄,其被杀似乎在情理之中。
在心理学界,霍德华·加德纳重视心智结构,彼得·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重视“情绪智力”,丹尼尔·戈尔曼重视情感智商,都在较大程度上发现和揭示了情商对人生的重要性。因此,从情商视角分析《三国演义》,小说描绘了三国兴衰的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但只需“情商”二字足以评之。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们不妨把这首词的“浪花”二字改为“情商”。一句“情商淘尽英雄”,可以曲尽人物命运的兴衰际遇、悲欢离合、大起大落、成败得失。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三国演义》中一系列人物各种不同的情商,展示了血肉丰满、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令人百读不厌,历历在目,呼之欲出,而情商的美学意蕴则使艺术形象愈加异彩纷呈,蕴含无尽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