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篆书委员会作品展欣赏(一)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主办的篆写燕赵·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作品展12月4日在石家庄正式开幕。
秦时李斯已叹“篆籀以前,眇邈不可得而闻矣”,遵循传统书法史的视角,篆书无疑是汉字演进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书法史上奕奕生光的丰碑,后世隶草行楷无一不以篆书为滋乳。蔡邕《篆势》云“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足见篆书的庙堂地位。
篆书是一个庞大的文字体系,它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石鼓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文字,再到秦统一六国实现书同文的秦小篆,这些古老的文字,深深铭刻在华夏文明砥砺前行的漫漫长途,亦是我们追忆和破解先民智慧的密钥。它高古,神秘,玄远,与天地之大美相表里,与自然之精神相返还,充盈着最丰沛的人文信息,宣示着最独特最质朴也最神圣的大美!
随着时代变迁,篆书艺术历经了夏商周秦的勃兴辉煌,汉代以后的停滞迷茫,清代中期后的繁荣复兴,到如今已进入多元探索的新时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艺术观念到审美取向,从取法资源到风格定位,从结构方式到笔墨情趣,当代书家,以不让前贤的时代担当,正努力塑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范式。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以“立足当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艺术追求,用丹青妙手挥洒出一组组大气磅礴、气象万千的篆体书法视觉群。这些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特色,独到的风格追求,方圆并举,虚实相生,枯润相继,水墨淋漓,充分借鉴其他姊妹艺术书体的表现形式,极大丰富了篆书的艺术表现力,使这一古老书体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独开时代审美新境界。
燕赵大地,钟灵毓秀,地理环境和人文积淀形成了独有的燕赵墨韵和风骨: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厝器,铁足铜鼎、夔龙饰刻铭铜方壶和胤嗣刻铭铜圆壶篆书铭文,摇曳多姿,端庄大雅,无声地诉说着神秘中山国的千年传奇;东汉“缪篆之祖”,元氏《祀三公山碑》,将秦篆汉隶圆融化一,书风错落古劲,滋养了近现代巨擘吴昌硕、齐白石;正定古城,隋碑凝墨发起秀,开唐代尚“法”书风之先河;赵郡唐篆宗师李阳冰的传世佳作《三坟记》《城隍庙碑》《谦卦铭》,劲力豪爽,翩然逸致,李白盛赞其“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本届篆书委员会的各项活动在各位委员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反响,这次展览也是本届篆书委员会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我们借此机会由衷感谢河北省各级单位、各界群众对这次展览的支持,更希望能以本次活动为新的高度和起点,以民族文化复兴为己任,让篆书书法艺术的弘扬与燕赵大地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同频共振,交相辉映。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四日
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名单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篆书专业委员会
机构组成和人员名单
(中国书协七届四次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
主 任:包俊宜
副主任:许雄志 高庆春
秘书长:戴 文
委员名单(18人)
仇高驰(江苏) 包俊宜(贵州)
刘德宏(广西) 刘颜涛(河南)
许雄志(河南) 冷 旭(辽宁)
陈大中(浙江) 邵佩英(天津)
祝洪新(吉林) 赵山亭(甘肃)
倪和军(山东) 高庆春(中直)
高国庆(黑龙江) 铸 公(湖北)
傅亚成(河北) 蒯 宪(山东)
戴 文(重庆) 魏兵然(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