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文化解码】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喷涌勃发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专题
作者:何洪兵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论断,而且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切实的感受。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强起来”概括了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风貌:社会生产显著提升,生产能力的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发展,更加自信。社会生产生活这些“质”的提升必然从整体上决定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而在微观层面,十二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网络教育和社会培训的兴起,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知识素养;科技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把人们从重复的机械劳动中解脱出来,这些变化意味着今天人民群众获得了进一步的解放,文化时间、文化能力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将迎来新的变化。
自信是文化新需要的主色调。一个人需要自信、一个国家同样需要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取得新进展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会被激发出来,自我矮化、自我丑化的文化作品和产品受到批判和抛弃,自信会成为新时代文化需要的主色调。第一,自信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人民群众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所在。文化自信首先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因此,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作品会更多的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喜爱,这是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基本表达。第二,自信提振原创性文化需要。原创性是指基于社会实践的独立创作,它可以是传承、借鉴,但绝不是抄袭和剽窃,也不是翻版、改编、整理和译介,创新是它最鲜明的标识。只有文化自信才有文化原创。对原创文化的喜爱、需要,是人民群众抑制不住的、深入骨髓的文化自信的外在映射和表达,是勇于向前、敢于探索的文化表征。第三,自信提高包容性文化需要。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交流互鉴,摒弃文化保守和文化自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是文化自信的宽广胸襟。文化自信,传承、吸收、借鉴、交流甚至交融交锋成为文化的常态。经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摄,优秀传统文化、异域优质文化,都是拥有文化自信的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文化品种。
创造是文化新需要的大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从制约文化创造主体性显现的时间因素、智力因素、思想因素中解放出来,由现实的、隐蔽的主体转化为现实的、显现的主体。“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正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把人民群众满足文化需要的状态化分为主体状态和客体状态,现在已经出现并且将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人民群众主体创造型文化活动的需要不断增长。主体创造型文化活动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能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的文化活动,文化成果的创造过程、创造成果是创造主体文化需要满足的源泉。身心自主参与、创造新成果是主体创造型文化活动的主要标识。今天生活中不断增加的教育活动、体育活动、网络文学创作活动等就是人民群众对主体创造型文化活动需要增长的表现。人民群众客体接受型文化活动的互动需要持续增加。客体接受型文化活动主要是指主体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呈现出客体状态,被文化活动的施行方所影响的文化活动。在这种文化活动中,参与主体的文化满足是在文化活动施与方的影响下实现的。这些文化活动中互动环节的增加,实际上人民群众文化主体需要显现的一个表达。最典型的趋势是讲授类节目越来越抛弃“一人、一桌、一口”的单向形式,而越来越灵活地增加嘉宾与观众的互动。甚至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为了吸引游客,也在努力增加体验环节。
多样是文化新需要的大潮流。文化需要的多样性是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文化自信促进人的解放,人的解放意味着人的自由发展,认同自己的自由发展也意味着理解、包容他人的自由发展,这是文化新需要多样性的逻辑基础。首先是文化观念内涵的多样性。对于同一个事物,人民群众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的认知、解读、阐释,仅仅只是一种或几种观念内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差异化、个性化的文化需要了。人民群众文化新需要满足的多样性大潮涌动,并不意味着需要观念内涵“全色系”的呈现。“全色系”的呈现是文化迷失,而不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以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文化观念内涵的多样性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的“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多样性。其次是文化承载形式的多样性。对于同一文化观念,需要不同的文化载体来呈现、表达。这是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发展所带来的个性化文化需要,而且今天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也为这种需要提供了物质可能。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载体世界,凸显个性的文化需要满足,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应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