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升降的奥秘

中药不同于西药。西药是先有了某种病,而后针对该病研制开发一种专门治疗的药物,所以有某药治某病及靶向药物的说法。而中药来自于自然,在人类存在前就存在,当然更先于人类疾病而存在。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调就表现为生病,可以用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恢复到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各种药物都存在偏性,而一谈到中药的性能,最多的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在中药的运用中,通过配伍和炮制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因此李时珍说“升降在物,尤在人也。”

“升降浮沉”理论起源于《内经》。经实践、认识之后,中药升降浮沉理论随之而立。针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功能紊乱的病理变化,利用药物升降浮沉之性,进而治愈疾病。升降浮沉理论的创立,补充发展了药性理论之不足。李东垣指出:“药有升降浮沉化,生长收藏成,以配四时。春升夏浮,秋收冬藏,土居中化。是以味薄者升而生,气薄者降而收,气厚者浮而长,味厚者沉而藏,气味平者化而成,但言补之辛、甘、温、热及气味之薄者,即助春夏之升浮,便是泻秋冬收藏之药也,在人之身,肝心是矣;但言补之以酸、苦、咸、寒及气味之厚者,即助秋冬之降沉,便是泻春夏生长之药也,在人之身,肺肾是矣”。

所谓升,意指上升;浮,为发散。升和浮的共同点是向上向外,因此属阳,故而具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所谓降,是下降的意思;沉,是泻利的意思。降和沉的共同点是向下向内,因此属阴,故而具有潜阳、降逆、清热、泻下、利尿等作用。由于药物来源不同,即便是同种药物,因其入药部位有别,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亦异。大凡花、叶及质地轻扬之品多能升浮;子实及质地重浊之药多能沉降。如麻黄体轻而升浮;桂枝质轻而上行,浮而升;薄荷可升可浮;石膏质重而沉降;杏仁味浊而降下。另外,同是根类药,一般认为根半以上,气脉则上行;中半以下,气脉下行,何也,生物之理也。

①以升为主《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该药方中黄芪有益气效果和补肺气作用,同时药方中桔梗载药上行而柴胡和升麻则是举陷升提,此类药方对于中气下陷症状以及呼吸困难、气短急促、脉象沉迟微弱等类型患者有突出作用。另外在《脾胃论》中记载药方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与柴胡、升麻同用,重在其升提之用。《景岳全书》举元煎中人参、黄芪、白术并用,重在益气补脾,配升麻升举下陷之元气,同为此义。

②以降为主《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参赭镇气汤,用质重的代赭石镇胃气与冲脉上逆,开胸膈,坠痰涎;人参借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用苏子降肺胃之气,化痰除满;山药、白芍滋真阴;萸肉、芡实、龙骨、牡蛎收敛固脱,以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逆所致的胃气不降。张锡纯指出: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其寒降汤中同样以赭石为主药,用半夏、牛蒡子助赭石以降逆气,白芍滋阴血,佐以蒌仁、竹茹清热降逆,以治胃气不降导致的吐衄。

③升降相生升降相生的平衡作用是运用不同升降浮沉作用趋势的药物组方配伍来调节阴阳水火气血的紊乱,使其从动态的逆乱中恢复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之中。如以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方中生地黄滋阴养血,补肾清热,养心安神,下入少阴以滋肾水,使水盛以伏火;玄参滋阴降火,以制上炎之虚火,二药相伍滋水降火,肾水上升使心火不亢,心火下降使肾水不寒,以恢复水火既济之势。又如以黄连阿胶汤主治少阴肾水不足,心火偏亢之心肾不交之证。方以黄连、黄芩泻上亢之心火;白芍、阿胶滋肾阴,填精血。诸药共用,泻心火、滋肾水、交通心肾,故又被称为泻南补北法之代表方剂。

升降相反中药升降相反相成的平衡作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思想,即以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势的双向性来恢复气机的正常生理活动,使脏腑功能恢复平衡。《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用桔梗开肺气载药上行,以枳壳之降气苦降下行,二者一升一降,则上焦之气机得畅而胸宽。《伤寒温疫条辨》中升降散,僵蚕、蝉蜕之升散与大黄、姜黄之沉降同用,以治疗温病憎寒壮热或表里三焦大热效佳。另有张锡纯通变大柴胡汤,用柴胡、薄荷升散在经之邪,并防邪之下陷;大黄、知母通降腑气,下阳明在腑之热,以治伤寒、温病表证未罢,大便已实者收效甚良。以上方剂均运用一升一降,降中寓升,相反相成之法以恢复脏腑气机功能。

当代白话系列的中药书,有一个怪现象,中药之理,只提四气五味,时论升降浮沉,至于古已有识的药物之色、形、质、性情、部位、所生之时、所成之地等丰富的“象”,则基本不论,即便谈升降浮沉,说的还是气味之升降。

好象中药除了气味,再无别解,其实除了气味,先贤们对中药的认识,还有多种途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先贤们是如何认识中药的?

1.升降的含义

自然界讲阴阳交感,阴阳交感实源于自然之气的升降浮沉,既然自然有升降,则天人相应下的人体自然也论升降,而与之和应的中药当然也就涉及升降了。此即《侣山堂类辩》所云:“凡物感阴阳之气而生,各有清浊升降之质性者也。”

升降讲的其实是两个字:“位”与“效”。升者,或指作用部位在人体上部,或指作用趋向向上,如升发清阳之气;降者,或指作用部位在人体下部,或指作用趋向向下,如平肝潜阳,降逆止呕等。不同药物须具体分析,其升降是言“位”还是论“效”,或二者均具。

2.中药升降之理

由于中药不强调一“象”定乾坤,而推崇拜多“象”互参补,故形成中药升降之理,也有多种。

1、气味升降

一般谓四气中温热者多升浮,寒凉者多沉降;五味中辛、甘、淡属阳,多升浮,酸、苦、咸属阴,多沉降。若气味单论,以临床为证,可说基本靠谱。但须注意,气味的升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

《本草蒙荃》云:“辛,散也,其行之也横;甘,缓也,其行之也上;苦,泻也,其行之也下;酸,收也,其性缩;咸,软也,其性舒;上下、舒缩、横直之不同如此。”此为单意思论,其上下、舒缩、横直特性与其功效基本一致,不难掌握。当一药多味时,作者则强调综合察之。“合而用之,其相应也。正犹鼓掌成声,沃水成沸。二物相合,象在其间也。有志活人者,宜于是而取法。”

有以气阳、味阴对举而论升降者。《本草问答》云:“此本于天地之阴阳也。本于阳者,以气为主,而上行外达,故升而气浮,能走上焦以发表;本于阴者,以味为主,而内行下达,故降而气沉,能行里达下焦。气本于天,味成于地。《内经》谓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本天亲上,本地亲下,而升降浮沉之理见矣。”中药之用,确时以气为主,时以味为主,可作参考。

《本草备要》更从气味厚薄、气味组合而进一步论述“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浓者浮而长(象夏),味浓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其立论依据大致是:自然之气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气属阳,阳主升浮,浮高于升,气浓则阳显,故象夏之浮;气薄则阳衰,故象秋之降;味属阴,阴主降沉,沉低于降,味浓者,阴盛,故象冬之沉,味薄者阴少,故象春之升。

《本草备要》所言的“气为阳,味为阴。气浓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浓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发散),浓则发热(温燥),味浓则泄(降泻),薄则通(利窍渗湿)”亦是气味升降的发挥,类似论述,在明、清本草中时见,但因意蕴较为模糊,近人较少引用。

从实用言,部分气味特征较明显的如薄荷、当归、麝香之类,确可参上理以为用。但大多数药物实难一一辨清其气味厚薄浓淡,故上论虽然在理,但临床指导的普遍意义却不一定很高。

而《本草纲目》∶“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的药引之论就较为明确而实在,临床可验亦可效。

2、药质升降

《本草备要》谓:“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此云药质轻重对升降的影响。前述《本草问答》举辛味例亦有:“同一辛味,而有根枝子叶之不同,总视其轻重升降之性,以别其治也。”即言植物药通常是通过不同部位的轻重来显其升降。验之临床,植物的花叶较轻,的是升多,子实较重,确是降多。

如紫苏一药,苏叶、苏梗均有辛温发散、理气宽胸的作用。但苏叶为叶,“凡叶皆散”,故偏于解表散寒,有升散意;苏梗为茎枝则不以散为主,而以顺气为主,故长于理气宽胸、止痛安胎;苏子为子,则主收降,故功偏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本草备要》云“叶发汗散寒,梗顺气安胎,子降气开郁。”《神农本草经读》亦云:“其子下气尤速,其梗下气宽胀,治噎膈反胃心痛。”

《医学南针》曰:“诸花居茎梢之上,翩翩欲舞,其气之轻扬可知。居至高之位,禀轻扬之气,故多能散头目之邪。”《本草问答》云:“银花、连翘、甘菊味清而质轻,故能升清气,清上焦头目之热。”《医学南针》又谓“温热家治病,喜用花与叶,以温邪初感,多在上焦,花与叶体轻而主散,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银花、桑叶、菊花、竹叶,这些花与叶不是温邪初感,邪在上焦时最常用的吗?升浮与否,效果如何?医师们可以自答。这已不是纯粹的联想,而是以此思路来指导临床,并以确获之良效来证实其所含的理性成分。若以为中医几千年来一直在玩联想游戏,而不以临床为证,则也不须别人来取消,早就自己玩死自己了(想到一直打压中医不科学者,小编大笑,哈哈)。

中医的取象比类

面对中医的取象,一些人常会轻飘飘的来一句“感性认识”,以此来否定古人的思考-探索-实践-归纳的过程与结果,这种以临床为验,以概率为据的归纳难道就不含理性成分?

若金属、矿石、介壳类药物,多具平肝潜阳、重镇安神、降逆止呕、纳气平喘等降效,降之概率或达90%。

如果西医有一指标的临床效验达到80%以上,当可算特异性指标了,至少无人敢说是非理性指标。但面对概率更高的中医金属、矿石、介壳类药物之用,肯定还是会有感性,或非理性之说。

既然大家都以效验、概率为据,凭什么中医就成了非理性,不科学?下结论的人才真的是凭感性吧?若罔顾基本事实,就已失科学的基本态度,还奢谈什么科学与理性?

古人的观察其实是很细微的,有时就连一个具体的小部位,还要再分割来细论升降。以植物的根部为例。

《本草蒙荃》谓:“根梢各治,尤勿混淆。生苗向上者为根,气脉行上;入土垂下者为梢,气脉下行。中截为身,气脉中守。上焦病者用根;中焦病者用身;下焦病者用梢。盖根升梢降,中守不移故也。”这是将植物的根一分为三,近苗者仍称根,根之中部为身,根之尾梢为梢。分别行上、中、下焦。这不是纯理论,有药物为佐,大家熟知的当归就是草本植物当归的根。

《本草纲目》论之曰:“凡物之根,身半以上,气脉上行,法乎天;身半以下,法乎地。人身法象天地,则治上当用头,治中当用身,治下当用尾,通治则全用。”

使用中药切忌刻舟求剑

在总结出规律的基础上,古医家并非不分青红皂白什么都往这个药质轻重模式里生搬硬套,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本草问答》云:“炉甘石、海石质皆轻浮,然究系石体,乃沉中之浮也,故不能达巅,而只能散肺胃痰火之结。”一般而言,石体本应沉,但此二石的质并不重,因此具“沉中之浮”的特性。

而大家熟悉的“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一语也是这种鉴别思维的体现。旋覆之降,恐与其味咸有关;蔓荆之升是其虽为子,但“蔓荆子气烈,而质亦轻,故主散头目之风。”(《本草问答》)有了鉴别之心,求客观之举自然就随时而见。

至于诸花是否皆升,诸子是否皆降,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升降除受药用部位影响外,也受制于其它如气味、真实质地轻重、用药份量等因素,应诸象合参。古人喜用一个“皆”字,往往并非言“一切”,而是比喻“多”,因语不惊人则难引关注,广告心态而已。《黄帝内经》就有此习惯,后人则上行下效,因此,阅读古籍时,有时要虑及古代文人的写作习惯。上语以严谨计,改为“诸花多升”、“诸子多降”可能就稳重多了。

《本草问答》亦提醒:“根主上生,故性升;子主下垂,故性降;茎身居中,能升能降,故性和;枝叶在旁,主宣发,故性散。然每一药性,或重在根,或重在实,或重在茎,或重在叶,各就其性之所重以为药之专长,未可泛泛议论也。”可见古代医家也注意到在循规律之中还要因异而变,切忌刻舟求剑、胶柱鼓瑟。

中药多为自然之物,如果按西医药理分析,每味中药都含有多种乃至几十种有效成分,那么每味中药同样会有多种复杂的螺旋气场,这些螺旋气场交织在一起,必定有一主导的螺旋气场决定着这味中药气的走向,从而决定着这味中药的阴阳之性。

中药讲四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寒与凉和温与热的差别,仅有量的差别,并没有质的不同。因此寒性或凉性的中药可归为阴性药,热性或温性的中药可归为阳性药。

那么用螺旋气场分析中药气场走向则可认为:寒性药为强逆时针螺旋气场,凉性药为弱逆时针螺旋气场;热性药为强顺时针螺旋气场,温性药为弱顺时针螺旋气场。中医讲究阴阳之法,《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记得我的启蒙老中医闫卓如讲述中医的根本之法时,我还是内蒙兵团的一位兽医,他给我列举中西医治疗马结症(肠梗阻)的不同,西医治疗只会单纯用泻药,而中医则会用七分阴性的泻下药,同时再用三分阳性的升提固本之药,这样就可做到攻下而不伤正气,不会出现治一经损一经的弊病。在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从中医师开出的药方看出他是否具有中医的功底,或者是否是出于西学中的医生之手,因为后者开药往往喜欢开“清一色”的药,如果发现病人有炎症,就会开出全部由清热解毒寒凉之药组成的中药方。

而有功底的中医则会应用中药的阴阳之法,因为通过阴药阳药巧妙的配伍,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就如心脏一阴一阳的收缩,在循环系统中可产生几十倍的效能。所以我平时很注意中医对药的配伍,特别是阴药阳药的配对,现将多年积累的阴阳对药列出,与同道共享,其中的箭头代表阴阳之性和气的走向,箭头向下代表药的寒凉之性或逆时针的螺旋气走向,箭头向上代表药的温热之性或顺时针的螺旋气走向。

1.黄连↓ 吴茱萸↑—治疗肝火犯胃的吞酸。

2.黄连↓ 姜半夏↑—辛开苦降治干呕、浅表胃炎。

3.黄连↓ 肉桂↑—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

4.生石膏↓ 细辛↑—治疗风火牙疼。

5.栀子↓ 淡豆豉↑—清心除烦。

6.大黄↓ 附子↑—治疗寒结证。

7.生白术↓ 附子↑—治疗寒湿痛痹。

8.桂枝↑ 白芍↓—调和营卫。

9.柴胡↑ 前胡↓—治疗风寒咳嗽。

10.桔梗↑ 枳壳↓—调节肺的肃降功能。

11.桂枝↑ 大黄↓—治疗瘀热内结证。

12.桂枝↑ 丹皮↓—通达经脉,舒畅肝气,散瘀消癥。

13.桂枝↑ 生石膏↓—治疗胸膈热郁水气证。

14.桂枝↑ 茵陈↓—治疗湿热蕴结疸证。

15.桂枝↑ 牡蛎↓—治疗心神躁动于外,阳虚郁于内。

16.桂枝↑ 鳖甲↓—治疗痰湿血瘀互结、癥瘕。

17.麻黄↑ 生石膏↓—宣肺清热,治疗肺热壅盛证。

18.麻黄↑ 杏仁↓—宣降肺气,宣肺气以呼浊,降肺气以吸清。

19.麻黄↑ 生薏苡仁↓—治疗风湿热痹证。

20.麻黄↑ 射干↓—痰阻喉咽、哮喘。

21.芍药↓ 附子↑—治疗寒凝阳虚诸证。

22.当归↑ 苦参↓—治疗湿热血虚证。

23.人参↑ 鳖甲↓—益气散结。

24.人参↑ 乌梅↓—治疗消渴证、久泻久痢证。

25.大枣↑ 葶苈子↓—治疗肺痈热证。

26.鳖甲↓ 升麻↑—治疗毒热血证。

27.大黄↓ 细辛↑—治疗寒结证。

28.黄连↓ 人参↑—治疗湿热蕴结,中气虚弱证。

29.生石膏↓ 人参↑—治疗邪热内盛,气津两伤证。

30.生石膏↓ 细辛↑—治疗寒饮兼郁热证。

31.栀子↓ 干姜—治疗上热下寒或胃热脾寒证。

32.泽漆↓ 白前↑—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热证。

33.竹叶↓ 人参↑—治疗邪热内扰兼有正气不足证。

34.附子↑ 黄连↓—治疗寒热病证。

35.苏叶↑ 厚朴↓—治疗痰郁气阻证。

36.葛根↑ 芍药↓—生津益阴,解肌止疼。

37.紫苏↑ 黄连↓—治疗妊娠呕吐、心烦不安。

38.香薷↑ 白茅根↓—清利湿热。

39.生姜↑ 竹茹↓—益胃清热,降逆止呕。

40.薄荷↑ 牛蒡子↓—治疗风热感冒,咽痒咳嗽。

41.蔓荆子↓ 川芎↑—活血祛风止痛。

42.葛根↑ 黄连↓—治疗湿热腹泻。

43.升麻↑ 生石膏↓—清阳明实热火毒,治疗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4.柴胡↑ 黄芩↓—清少阳邪热。

45.五加皮↑ 木瓜↓—治疗湿重痹症。

46.秦艽↑ 地骨皮↓—治疗热病余邪不尽,骨蒸潮热。

47.干姜↑ 黄连↓—辛开苦降,治疗胃脘痞疼,嘈杂泛酸。

48.肉桂↑ 黄柏↓—温阳坚阴,治疗肾虚尿闭。

49.高良姜↑ 大枣↓—温中止呕。

50.苍术↑ 黄柏↓—治疗湿热下注。

51.茵陈↓ 干姜↑—温散脾胃寒湿郁黄。

52.萆薢↓ 菖蒲↑—分清化浊,治疗尿浊、尿频。

53.赤小豆↓ 麻黄↑—宣肺利湿清热。

54.决明子↓ 菊花↑—治疗肝火或风热引起的目赤目痛。

55.金银花↓ 黄芪↑—解毒消肿、托疮排脓、生肌。

56.败酱草↓ 生苡仁↑—治疗湿热蕴郁成脓之症。

57.赤芍↓ 薄荷↑—凉血散风,治疗爆发火眼、目赤肿痛。

58.地骨皮↓ 银柴胡↑—治疗血虚骨蒸潮热。

59.黄连↓ 细辛↑—治疗胃火牙疼,口舌生疮。

60.黄柏↓ 细辛↑—治疗尿频尿急尿痛。

61.苦参↓ 木香↑—治疗湿热痢疾。

62.胡黄连↓ 干姜—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63.黄连↓ 升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64.胆南星↓ 白附子↑—祛风痰,止抽搐。

65.天麻↓ 白附子↑—治疗痰厥头疼、头晕。

66.天竺黄↓ 菖蒲↑—化痰开窍。

67.杏仁↓ 紫苏↑—解表散寒,止咳化痰。

68.青皮↓ 白芥子↑—开气消痰。

69.茵陈↓ 郁金↑—清热凉血,利湿退热。

70.鹿茸↑ 熟地↓—治疗肝肾阴阳精血不足。

71.蛤蚧↑ 生地↓—治疗肾虚久喘失音。

72.巴戟天↑ 山茱萸↓—治疗阳痿、遗精。

73.麻黄↑ 葶苈子↓—辛开苦降,寒热互治,宣肺定喘。

74.麻黄↑ 熟地↓—通血脉,散阴凝,补肾益肺。

75.桂枝↑ 青蒿↓—透达调卫,解肌退热。

76.桂枝↑ 夏枯草↓—温阳解郁,平肝利水。

77.羌活↑ 板蓝根↓—火郁达之,散表清里。

78.羌活↑ 生石膏↓—解表清里退热。

79.升麻↑ 大青叶↓—解胃经实热火毒。

80.升麻↑ 虎杖↓—升阳解毒,活血化斑。

81.柴胡↑ 金钱草↓—疏肝调气,排石退黄。

82.生石膏↓ 乌头↑—解表里寒热互结之痹痛。

83.知母↓ 附子↑—温阳生津,通络止痛。

84.栀子↓ 姜黄↑—清肝利胆,理气止痛。

85.栀子↓ 乌头↑—除寒湿,行气血,通经止痛。

86.黄柏↓ 肉桂↑—温阳化气而不生邪热,治疗湿热内停尿闭不通。

87.黄柏↓ 干姜↑—有阳升阴降之妙用,治疗咽干久咳。

88.生地↓ 淡豆豉↑—清热凉血,养阴透表。

89.生地↓ 附子↑—滋阴温阳,治疗心阴阳两虚所致诸症。

90.茵陈↓ 附子↑—治疗寒湿阴黄。

91.附子↑ 龙胆草↓—温阳清泄,强肝解毒。

92.附子↑ 石见穿↓—治疗风湿、寒湿关节痹痛。

93.附子↑ 酸枣仁↓—温通心阳,养心安神。

94.附子↑ 磁石↓—治疗心肾阳虚,虚阳上浮,扰乱心神。

95.沉香↑ 石斛↓—治疗阴虚气逆所致干呕不止。

96.白芨↓ 泽兰↑—散结消肿,治疗一切肿毒及乳痈。

97.白芨↓ 木蝴蝶↑—治疗胃溃疡。

98.桔梗↑ 仙鹤草↓—通胃肠积滞,解毒止痢。

99.龙骨↓ 附子↑—温阳涩精。

100.龙骨↓ 韭菜子↑—治疗阳痿遗精。

101.苍耳子↓ 辛夷↑—疏散风寒,宣通鼻窍。

102.生地↓ 细辛↑—治疗阴虚火扰所致头疼、咽痛。

103.黄柏↓ 薤白↑—辛开苦降,治疗泄痢后重、大便滞涩之证。

104.黄连↓ 枳壳↑—泻火宽肠疗痔。

105.秦艽↑ 鳖甲↓—透肌退热,治疗虚劳潮热。

106.栀子↓ 高良姜↑—治疗中焦脾胃寒热错杂之证。

107.人参↑ 苏木↓—补虚益气,活血化瘀。

108.麻黄↑ 白果↓—治疗久咳久喘。

109.细辛↑ 五味子↓—两药一开一合,止咳定喘。

110.人参↑ 磁石↓—补肺纳肾。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向对立的,升与浮,沉与降,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在实际应用升与浮,沉与降又常相提并论。

按阴阳属性区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降浮沉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也是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人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性的形成,虽然与药物在自然界生成禀赋不同,形成药性不同有关,并受四气、五味、炮制、配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是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疗效、所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趋向密切相关。与四气、五味一样,也同样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用药理论。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及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关:王好古云:'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从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关: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

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也有特殊性,如旋覆花虽然是花,但功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此外,部分药物本身就具有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由此可见,既要掌握药物的一般共性,又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不同个性,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确切掌握药物的作用趋向。应当指出,药物质地轻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是前人用药的经验总结,因为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与药物升降浮沉有关的作用因素。

药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配伍的影响有关: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可治目赤头痛。

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又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如升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意究成润下之剂,即少量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随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用,也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与大队升浮药同用,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李时珍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有升浮特性。

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的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等多具有沉降药性。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来疏散;

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势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此外,为了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还可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方法,如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汗出而喘的表寒里热证,常用石膏清泄肺火,肃降肺气,配麻黄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二药相伍,一清一宣,升降并用,以成宣降肺气的配伍。用治心肾不交虚烦不眠,腰冷便溏,上热下寒证,常用黄连清心降火安神,配肉桂补肾引火归源,以成交通心肾,水火既济的配伍。再如治疗湿浊中阻,头痛昏蒙,腹胀便秘,升降失调的病证,常用蚕砂和中化湿,以生清气,配皂角滑肠通便,润燥降浊,以成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配伍。可见升降并用是适应复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的有效用药方法。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一旦发生故障便是疾病的产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为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学说阐发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又作了进一的补充,使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作为说明药物作用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是对四气味的补充和发展。

30种治病要药

1 辛夷--治鼻渊要药。本品祛风散寒,能上行头目而善通鼻窍。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尤为鼻渊头痛、鼻塞、臭香不闻、浊涕常流等症的要药。

2 柴胡--治疗少阳证要药。本品长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故用为治疗少阳证要药。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证。

3 山豆根--治咽喉肿痛要药。本品能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治咽喉肿痛要药。用于热毒蕴结、咽喉肿痛。

4 白头翁--治痢要药。本品能清热,“凉血,消瘀,解湿毒”,故为
治痢要药。用于湿热泻痢、热毒泻痢之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证。

5 红藤--治肠痈腹痛要药。本品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止痛以治肠痈腹痛。

6 大黄--治疗积滞便秘要药。大黄苦寒沉降,有较好的泻下作用,
为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用于肠道积滞,大便秘结。

7 木瓜--治筋脉拘急要药。木瓜味酸归肝经以柔肝,性温可去寒邪
拘紧之性,故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急者尤为要药。用于风湿痹痛,脉筋拘急,脚气肿痛。

8 白花蛇--治风病要药。白花蛇有较强的祛风通络作用,前人云其
能“透骨搜风”。常用于以下几种风病: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中风后半身不遂、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9 苍术--治湿阻中焦证要药。苍术芳香燥烈、有较强的燥湿健脾
作用。对于湿阻中焦,运化失司,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舌苔浊腻者,本品实为要药。

10 厚朴--消除胀满要药。厚朴苦燥辛散温能祛寒,长于行气、
燥湿、消积。故凡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脾胃不和,脘腹胀满均适用,以治实胀为主。

11 茯苓--利水渗湿要药。茯苓利水而不伤气,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要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等水湿症。另外,停饮所致的头眩、心悸、咳嗽,亦持本品为要药。

12 金钱草--治疗泌尿系结石要药。金钱草利水通淋,排除结石,用于热淋、砂淋、石淋。13附子--回阳救逆要药。附子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为回阳救逆之要药。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14 肉桂--治下元虚冷要药。肉桂辛热纯阳,能温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为治下元虚冷之要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见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萎、尿频及脾肾阳衰,见脱腹冷痛、食少便塘。

15 丁香--治疗胃寒呕吐、呃逆要药。丁香温中散寒,善于降逆,为治疗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用于胃寒呕吐、呃逆,以及少食、腹泻等。

16 山楂--消油腻肉食积滞要药。本品味酸而甘,微温而不热,功擅助脾健胃,促进消化,为消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用于食滞不化,肉积不消,脘腹胀满,腹痛泄泻等证。

17 鹤草芽--驱杀绦虫要药。本品有杀虫之功,且有泻下作用,有助于驱除虫体,故为驱杀绦虫的要药。用于绦虫病。

18 榧子--驱虫要药。本品味甘性平无毒,既能杀虫,又不损伤
胃气,具有缓泻作用,可促使虫体排出,故为驱虫要药。用于多种肠寄生虫病。

19 地榆--治疗烫伤要药。本品能泻火解毒,并有收敛作用,为治烫伤的要药。用于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等证。

20 川芎--治头痛要药。川芎祛风止痛之功颇佳,又秉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用于治疗各种头痛。

21 五灵脂--治疗血滞诸痛要药。五灵脂苦泄温通,入肝经血分,功能活血散瘀止痛,是一味治疗血滞诸痛的要药。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以及胸痛、脘腹疼痛等证。

22 半夏--治湿痰要药。本品乃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为治湿痰的要药。用于脾不化湿,痰涎壅滞所致的痰多、咳嗽、气逆等证。

23 羚羊角--治肝风内动,惊痛抽搐的要药。本品息风止疼功效
颇佳,为治肝风内动,惊痛抽搐的要药。用于惊风、癫痛所致的手足抽搐证。

24 麝香--醒神回苏要药。本品辛香走窜之性甚烈,具有较强的开窍通闭作用,故为醒神回苏的要药。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惊痛等闭证。

25 黄芪--补气要药。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之要药。具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故可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

26 白术--补气健脾要药。本品甘温,为,补气健脾之要药。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无力等证。

27 杜仲--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要药。杜仲补益肝肾,故能强
筋骨,而为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或酸软无力之证的要药。

28 当归--妇科调经要药。本品既能补血活血,又善止痛,故为妇科调经要药。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29 熟地黄--补血要药。本品“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为补血要药。常用于血虚诸证及月经不调,崩漏等证。

30 阿胶--止血要药。本品能用于治疗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如《千金翼方》以本品配伍蒲黄、生地治吐血不止,以本品为佐药的黄土汤能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为本品为主药的胶艾汤可治崩漏,月经过多,妊娠下血,小产后流血不止等。故本品不但为补血良药,也是止血要药。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

  • 中药的性能和作用

    你知道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是什么吗?你对中药的性能和作用了解吗?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药的性能和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中药的性能和作用 中药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

  • 《本草精荟》:中药的升降浮沉与归经

    一.中药的升降浮沉: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中药功效特性的体现,是指在人体中的作用趋向.由于疾病在病机与证候上,可以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咳喘).向下(如泻利.崩漏.脏器下垂).向外( ...

  •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总论)

       中药学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药物归经 药物毒性   四气 寒热温凉,又称"四性". 药物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

  • 升降浮沉中药配方案例及临床应用

    众所周知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对于理的认识固然重要,但如应用其理论指导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则更为重要.故再谈谈这个问题. 药有"升降浮沉"性能,病有向上.向下 ...

  • 中药升降的奥秘 | 潘毅

    岐黃名家講壇纯正中医思维.道地中医方法关注 承古針法承传古典针法关注 針推講壇针灸.艾灸.推拿正骨.拨筋通络关注医道讲坛名师名医讲解,中医学习提升的小天地.关注 艾灸999"药之不及,针之不 ...

  • 潘毅:中药升降的奥秘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中药不同于西药.西药是先有了某种病,而后针对该病研制开发一种专门治疗的药物,所以有某药治某病及靶向药物的说法.而中药来自于自然,在人类存在前就存在,当 ...

  • 中药升降的奥秘|潘毅

    编者按 当代白话系列的中药书,有一个怪现象,中药之理,只提四气五味,时论升降浮沉,至于古已有识的药物之色.形.质.性情.部位.所生之时.所成之地等丰富的"象",则基本不论,即便谈升 ...

  • 药理学研究接力者金国章:揭开中药延胡索镇痛奥秘

    ​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神经药理实验室的墙上,挂着一个普通镜框,里面珍藏着一张写有"安贫乐道,志在前程,为国争光"的A4纸,这是1993年金国章写下的十二个字箴言.学生们说,这是金先生 ...

  • 中药升降浮沉及归经的认定依据

    一.升降浮沉的认定依据: 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的定向理论,主要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一般而言,升,即上升提举,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表示药物作用趋向于 ...

  • 影响中药升降浮沉的因素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行发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降浮沉是药物的固有属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人为加以干预和改变,以满足用药需求.诚如<本草 ...

  • 浅谈中药“升降浮沉”理论

    "升降浮沉"理论起源于<内经>.经实践.认识之后,中药升降浮沉理论随之而立.针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功能紊乱的病理变化,利用药物升降浮沉之性,进而治愈疾病.升降浮沉理论的创 ...

  • 新春伊始 中医中药升降浮沉改变阴阳分布的机理

    新春伊始 中医中药升降浮沉改变阴阳分布的机理

  • 牙疼,牙总疼,拔牙都没用!老先生一味中药化解,奥秘在哪?

    牙疼,牙总疼,拔牙都没用!老先生一味中药化解,奥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