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简介
中国古代碑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碑林,则是最早对这部分遗产加以收藏和保护的场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对《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的第一次迁徙。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整修和维护,今天的西安碑林已经成为了一座现代化博物馆,收藏从汉代至民国的碑石、木制、石雕和宗教造像2500余件,陈列展出1100余件。西安碑林收藏的石刻,不但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也为不同领域的学者不断提供着各种珍贵史料。
目前已知最早记载唐石经迁置经过的,是刻立于北宋建隆三年的《重修文宣王庙记》,碑文记载韩建镇守长安时,改造城池后,将“太学并石经”迁置于新城之内;北宋大中祥符二年的《大宋永兴军新修玄圣文宣王庙大门记》碑进一步记载了石经在文庙内的情况;第一次对唐石经迁置地点作了具体说明的是大宋元祐五年的《京兆府府学新移石经记》。
碑林现在的地址第一次出现在文字资料中是在金代正隆二年的《京兆府重修府学记》碑。金代正隆五年的《重修碑院七贤堂记》碑则更详细的记载了现在碑林的所在地址。
碑林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一直是文庙和府学的一部分,碑林甚至没有自己单独的称谓。明代以后,人们才在概念上将它独立出来,出现了“碑林”、“碑洞”这样的称呼。但形式上碑林仍然属于文庙和府学。
目前流行的观点是,把北宋元祐二年吕大忠移唐石经于“府学之北墉”,作为碑林的创建时间。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清代人毕沅。第二种观点是将北宋崇宁二年移唐石经至碑林现址作为碑林创建时间。第二种观点更准确,第一种观点更流行,都有道理,不必苛求。
由于北宋时期不断收集和刊刻,碑林在形成之初已经收藏唐宋碑刻43通,其中宋代摹刻秦刻石1通,唐碑15通(包括4通宋代翻刻石碑), 宋碑27通,加上原本已经在文庙的《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共藏石45通。
金代时期对碑林、府学和文庙进行修整,根据现有文献统计共计4次。其中专门整修碑林1次,整修府学、文庙1次,整修府学、文庙兼修碑林1次,还有一次因为记事碑毁失,只存碑目。
元代蒙古人统治关中130余年,根据现有的文献统计共计8次,其中专门整修碑林2次,专门整修文庙3次,整修府学、文庙兼修碑林3次。
明代277年中,整修碑林、文庙和府县三学的记事碑刻,目前已知的有10种。根据文献记载对碑林、文庙和府学的修整有11次。其中明确涉及碑林3次。明代所有关于整修的碑文中,没有一篇记载当时碑林的藏石情况。甚至连宋代那时的泛泛记载都没有,这对于明代碑林的变化情况是不利的。
清代之前,碑林的整修往往是文庙和府学整修的一部分,从清代开始就分开进行了。据文献统计,在清代267年间对碑林、文庙和府学的整修有14次。随着清代金石学的发展,碑林也走出了低谷,迎来了碑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碑林藏石数量增加,种类趋于多样化,碑林建筑有所扩展,碑刻陈列也更加合理。乾隆37年毕沅修整后,由巡抚衙门派员专门进行管理“任人观览”,标志着碑林已经开始朝着向社会开放的独立文化机构进行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