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更应“以文化人”

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精湛能让人优秀,文化的修养则可以让人更为高尚,让人生更丰满。

  在曾经的一次采访中,一位入学即将满一年的高职生给我说自己后悔了,“当初应该好好读书去读个本科”。我有些好奇,毕竟这位学生所在的高职院校在省域内的高职院校中也算是数一数二,就业情况也很是喜人。最初,在得知被录取时,高考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的他已然很满足。

  但有次偶然去相隔不远的一所本科院校参观后,他有了心理落差,觉得那所本科院校才是他想象中的大学。为什么?他也不明所以,只觉得那里“看起来就很有文化”“学习也有氛围”,而自己所在的高职院校好像缺少些什么,“更像是技能培训机构?”

  起初,我不以为意。但在教育领域沉浸几年后,再反观教育究竟为何物,我想起了那次对话。不等同于技能培训机构,学校的教育不仅仅在“教”,比如知识或技能的教授与学习,更重要的在于“育”,比如培育其品格,涵养其精神,浸润其修养。

  至于,何为“文化”?我是这样理解的,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精湛能让人优秀,而文化的修养则可以让人更为高尚,让人生更丰满。

  这里的文化修养不在于你所学知识有多渊博,技能有多精湛,一位虽大字不识几个但品格高洁、勤劳坚韧的农妇也可称之“有文化”。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华文化,从古老的时光中孕育,奔腾至今,不断大浪淘沙。若能从裹挟至沙滩上的贝壳中窥见些生命之坚韧和可贵,在成长中多些坚毅和阔达,那些在困境中彷徨失措的在校生或许不会轻易轻生;若能从中多些对“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的感知,在走出校门后或许能在物欲和金钱的诱惑前多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若能从中多些对“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领悟,在权力在握时或许能多办些实事,少些贪污腐败、冤假错案,少些荒唐无稽。

  “以文化人”贯穿着学生一生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喜的是,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愈加重视文化在育人中的分量。至于如何以文化育人,其方式方法更像是通罗马的条条大道,每所院校都在致力于走出自己的那条路。在这里,我还是想提几点自己关于文化育人内涵化建设的想法。

  一方面,文化育人应以“人”为本,切忌空洞化、形式化。近来听说,有专业老师在正式开课前首先要念上几句或几段名人语录,权当为“课程思政”;也有的校园文化活动摆上摊儿,拍几张现场照片,再加上些言辞漂亮的总结便就草草了事……岂不是本末倒置?学生当为“本”,而非完成育人者自己任务或绩效考核的“工具人”。学生为“本”也不在于口号喊得多响亮,而在于育人者是否将其实践于日常。

  写到这里,倒想起有次去昆明市丑小鸭中学的参观,校内没什么空洞的标语,校长詹大年反而是把自己的微信号、手机号贴在了墙上,印在了学生的作业本上,旁边写着“校长在任何时候都会帮助你”,这首先是种躬身向下的态度。

  另一方面,这也要求以文化人在于精、在于细,如烹小鲜。要对食材精挑细选,进行精心准备,不要随意讲一些自己都不相信或不理解的假话、空话,教育不是欺骗;之后无论是煎炸煸煮炖,应是精烹细做,比如煮浓汤则用大火去“顶”,煮清汤用最小的火去“浸”,两者的共通之处,都需不短的时间去熬煮,需要耐心和等待。同理,文化育人也不一定在于文化活动数量何其多,场面多精致恢弘,或许就在于校园中一座别出心裁的雕塑、一次精心准备的班会、课程或参观,再或老师的一次深入交谈、一个眼神、动作……你也不知道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触动了另一个灵魂。

  对于职业院校的文化育人,则当多加些技能的元素和“佐料”。在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上,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衍教授就曾讲到些他到多处职业院校考察的经历,有的职业院校建设得不错,环境也很好,但他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缺的正是和“技能”相关的元素。因此,他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的“职业教育需增加文化建设中的技能含量”,深以为然。为职业院校注入文化基因的同时,的确也需要在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中多些技能内涵,从而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加深对技能的认知,多些“技能自信”,让他们为自身所学同样感到骄傲。

  当然,每所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定位、发展方向,所以不妨让自身的文化建设中多些自己的特色“味道”。

  目前,很多院校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像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由济南纺织工业学校、济南建筑学校、济南市财经学校和济南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4所中专学校合并而成,因而该校延续其精织细缝、精雕细琢、精打细算、精铺细修的精神,提炼出其特色的“精工文化”;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则从人生价值、使命担当、家国情怀、职业素养4个模块将民政专业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融合,让“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贯穿于育人过程。

  诸如此类,可以让原本宽泛的“文化”与学生自身专业、生活学习更为贴合,更易“以文化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