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红迷会专家讲座】宝玉的住处:从绛云轩到怡红院

【仪征红迷会专家讲座】宝玉的住处:从绛云轩到怡红院

2016年11月份5日晚七点,知名红学家、上海《红楼梦研究辑刊》副主编萧凤芝老师为仪征红迷会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在线讲座,“宝玉的住处:从绛云轩到怡红院”。萧老师条分缕析地介绍了宝玉的几个住处以及这些住处与人物刻画的关联、个中隐含着的贾府上下错综复杂的关系等。

“绛芸轩”在我们现在看的本子里,是宝玉没有入住大观园时的居所。第五回 “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甲戌眉批:绛芸轩中诸事情景由此而生)。甲戊本第八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闹绛云轩”、第二十三回“绛芸轩里绝喧哗”、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 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第四十四回 (庚辰双行夹批:忽使平儿在绛芸轩中梳妆……)、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怡红院”是宝玉在大观园的居所,最早出现在第十七回(庚辰双行夹批:“斜”字细,不必拘定方向。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

潇湘馆、怡红院……),接下来不必细数怡红院的出现次数了。

“绛云”一词就则要好一些,照应了“赤瑕”二字,也就照应了“红”字。“绛芸”则除了照应“赤瑕”外,应该还是取“芸”指香草之意,用以照应绛珠草。

作者刚开始创作红楼梦时没有“怡红院”这个名称,宝玉的居所叫做“紫芸轩”。这个名字的构思使用时间并不长,所以仅仅在第一回的批语中留下了蛛丝马迹。

后来,“紫芸轩”改成了“绛芸轩”或“绛云轩”。这个名字使用的时间很长。大概作者已经创作了很多故事情节以后决定把“绛芸轩”和“怡红院”分开。分开后,作者做了很多处理,但是还是留下如四十四回、五十九回这样的把“怡红院”和“绛芸轩”通用的“毛刺”。

再来看脂本中对于红楼梦创作过程的叙述: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大概在早期稿子里,元妃省亲等情节是没有的,没有完整的“十二钗”的概念,也没有因省亲后宝玉等搬挪居所的情节。宝玉(或者说是早期宝玉的原型)一直住在大观园的“紫芸轩”或者“绛芸轩”里。在作者将《风月宝鉴》的旧稿融合入主要描写神瑛和绛珠草故事,也就是《石头记》后,作者逐渐形成了《金陵十二钗》总体创作思路,敲定了“十二钗”的人物构架,最终完成了总名为《红楼梦》的大脉络,加入了元妃省亲等大量内容,这才有了“怡红院”这个名称,也就基本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楼梦》。

“绛芸轩”处的景物书中未见具体描述,怡红院的景致与建筑描写则比较详细。怡红院,宝玉题匾“红香绿玉”,元春改为“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怡红院,遗红院,也是宝玉最终看破红尘、剪去万根烦恼丝出家为僧的又一伏笔。该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株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五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在一块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整个院落富丽堂皇、花团锦簇、剔透玲珑,是大观园中最为华丽的房屋之一,也是金陵十二钗常聚会活动的地方。

怡红院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贾宝玉从绛云轩搬至怡红院,真的就是一帆风顺的吗?其间有没有经历过什么?王夫人为何听任贾宝玉的选择,让其与黛玉毗邻而居?

点击下面的录音链接,您可以收听萧凤芝老师的讲座实录:

http://m.lizhi.fm/1539585/2568359996302763526?from=timeline

(因本人录音技术和经验不足,出现了杂音,谢谢诸君谅解!)

注:本文使用的插图是萧凤芝老师为自己培植的兰花拍的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