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扬州卢氏老宅的渊源

《红楼梦》与扬州卢氏老宅的渊源

张桂琴

《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元春归省荣国府。筵席过后,元妃赐省亲别墅为“大观园”,并将“有凤来仪”、“红香绿玉”等处重新命名。兴趣所至,也为考量一下嫡亲弟弟的水平,元妃命贾宝玉将她极爱的“潇湘馆”、“蘅芫院”、“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各赋五言律诗一首。

林黛玉见贾宝玉要独立完成四首五律,担心他太费神思,精神不够,便代替他完成了“浣葛山庄”这首诗。元妃见了,非常高兴,觉得贾宝玉果然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因诗将“浣葛山庄”更名为“稻香村”。

林黛玉写的这首《杏帘在望》,首联是“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东园招客饮,在望卢氏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是曹寅,曹寅在扬州担任两淮巡盐御史时,经常在卢氏老宅的前身东园“招客饮”。

卢氏老宅,在明朝永乐年间,只是一座无名小山,后因剧作家康海而成康山、康园。康山成为名园,得力于大书画家董其昌。董其昌来扬州游玩时,亲自书写了“康山草堂”、“数帆亭”匾。关于康山草堂,清代学者宗元鼎在《游康山草堂记》中有详细的描写:“山方圆仅五亩余,上有古树十余株,周围回廊石栏,旧址尽皆颓毁,中央草堂三间颇轩敞,俯视郡城,环抱于前,状如月池,似有意为山而设城者。”在康山,可以看到文峰佛塔,以及扬州城里、城外其它诸景。

明末,大理寺卿姚思孝建造住宅于此。明亡后,姚思孝的家园被一分为二,东边花园部分毁于“扬州十日”的兵火,西边住宅部分被盐商乔承望得到。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乔承望的二儿子乔国彦,在康山街自家宅内修建了“东村书屋”,即东园。

东园完工的时候,乔国彦写诗志喜,曹寅作《和乔俊三东村书屋诗》和之,诗中有云:“能与康山结通隐,老椐如瓮笋如孩。”从诗句中可以探知,曹寅应该是亲自到过扬州康山街乔宅的。

1710年,曹寅去北京述职,刚回到扬州就直奔东村书屋。朋友们已经在那里为他摆好了接风酒,兴奋的曹寅写下了《和同人东村招饮见怀三首》。

曹寅和乔家父子关系亲厚,常到东园赏玩,是东园来往自如的嘉宾。畅饮其间,曹寅亲自为东园的景点取名、题诗,《东园八咏》题的就是园中的主要景点:其椐堂、几山楼、西池吟社、分喜亭、心听轩、西墅、鹤厂、渔庵。

据嘉庆《江都县志》记载,曹寅担任两淮巡盐御史期间,到扬州时,并不入住盐漕察院官署,而是住在东园。曹寅喜爱东园,曾经邀请当时的许多名士为东园题咏,王士祯、宋荦、张元章等都曾应邀写过诗文。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东园胜概图》,就是著名画家袁江为东园作的画,作画时间是康熙四十九年的腊月。

林黛玉笔下的“杏帘招客饮”,很有可能受到曹寅东园招饮的启发。迎春的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弱柳质,一载赴黄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把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比成中山狼,不能排除康山的杂剧《中山狼》的影响。《中山狼》是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曹家是有家班的,曹雪芹不可能不知道这一杂剧。

康山地段位于扬州城东南,南临运河,东傍盐祖宗庙。这一地段,既住过明朝状元康海,又住过清中期盐商总商江春和“三朝阁老、九省疆臣”阮元,乾隆也曾经到过康山草堂,前身东园还和曹寅渊源深厚。可以说,这里既占风水宝地,又沾文气、灵气、紫气、神气、王气。光绪年间,盐商卢绍绪花重金选址康山遗址,建造卢氏老宅,是有其独到眼光的。

卢氏老宅被誉为“盐商第一楼”,是扬州晚清盐商最大的豪华住宅,兴建时耗银7万余两,占地最广、门庭最广、屋宇最多、厅堂最敞、建房时间最长。

卢氏盐商住宅门楣上的砖雕异常精美。卢氏园中的门楼、住宅楼、意园、藏书楼等,为保存完好的原有建筑。特别是藏书楼,保存得相当完好。藏书楼西侧有一架在扬州罕见的古紫藤。这株古紫藤,根据园林专家推算,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应该是曹寅和他的朋友们诗酒唱和的见证者。

现在,卢氏老宅已是扬州淮扬菜的博物馆,将明清以来的传统菜与创新菜集于一席,成为淮扬菜演绎传统与经典的名宴。老宅东侧的高坡上,“数帆亭”已经恢复,坐在亭中,穿越时空,仿佛能看到董其昌笔下的片片帆影,看到当年康熙、乾隆巡幸的船队。

2013年5月18日,北京市曹雪芹学会和扬州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了“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纪念活动”。第二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参观了卢氏老宅,对扬州的盐商文化赞不绝口,纵论了曹寅、曹雪芹祖孙为扬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