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必须知道的京剧知识(22)龙套名称的由来
龙套
所谓龙套,是指在京剧行当中一个演员不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扮演“千军”、“众将官”、“喽啰们”、“小子们”等角色。凡是有名有姓有具体身份,以一个演员演一种角色出现的,如家人、老军、更夫等,都不在龙套之列。在舞台上,龙套总是跟着主帅跑上跑下,而且台上各种集体上下场的队形、各种舞台部位的变换,甚至舞台气氛、环境変化,都要靠龙套“跑”出来,故而也叫“跑龙套”。
龙套在京剧舞台上是非常重要的看点,无论龙套演员有多少,都是以整体形态出现的,一般以四人为一堂。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的作用。根据各剧不同的需要,龙套有各种不同的排场以及队形的変化,并有时伴随各种队形変化齐唱各种曲牌。
龙套名称的来源
龙套名称的来源,至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按戏曲的习惯,有些行当的角色是以穿戴服装名称来命名的。如旦角“青衣”就是因常穿青褶子而得名,衙役因常穿青袍而得名“青袍”。龙套也是如此,龙套穿的虽有红、黄、绿、蓝、白、黑各色,但都是绣龙的龙套衣,因此被统称为“龙套”。也有一些老艺人说,因为早年间在神话戏里有跳龙形,如《金山寺・水斗》,这些跳龙形是龙套来演,是龙套的专行,所以叫“龙套”。
还有一说是,因为在旧社会什么事情总是把皇帝放在第一位,有些演员在演皇帝侍从时,穿的是绣龙的帔。出场时,侍从是第一个,只能说是龙(指皇帝)前面的套子而已,“龙套”这个词就此传下来了,并无深奥意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