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明版〡徐说《千字文》:秋
甲骨文的“秋”字。(网络资料图片)
“秋”的字源。(网络资料图片)
徐说《千字文》第二十三集
天凉好个秋
撰稿:徐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是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将领辛弃疾在被朝廷罢免官职、闲居江西上饶期间写的一阕词,题为《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隐居的地方离博山不远,他经常到博山游玩,这阕词就是他在去博山的路上写的。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谈到写作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辛弃疾的这阕词是很有帮助的。
词中说,回想自己青春年少的时候,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不懂得忧愁的滋味,只是喜欢到高楼上欣赏风景。为了写诗表达观赏风景时的心情,又会绞尽脑汁堆砌种种华丽的词语,甚至无病呻吟地发泄一下所谓的“忧愁”之感。如今年岁渐长,经历了人生当中的起起伏伏,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了忧愁的滋味,却是知音难寻,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好把心声埋藏起来,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这个秋天真凉爽!”从故作深沉、矫揉造作地谈论忧愁,到真有忧愁却无从表达,改而谈论天气,辛弃疾的这个心路历程,正是苏东坡所说的从“绚烂”到“平淡”的过程。这时候看似平淡的忧愁,其实乃是忧愁之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皇朝在历史上被视为“偏安小朝廷”,国家面临种种内忧外患,统治阶层却是纸醉金迷、苟且偷生、不思进取。辛弃疾用“莫谈国事、只谈天气”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空怀抱负、报国无门的极度忧虑和无奈之情。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今天我们《说文解字》要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秋”字。秋,qiū。
甲骨文的“秋”字是上下结构,属于象形字,也有说是会意字的。有学者认为,“秋”字像是蟋蟀振动翅膀鸣叫的样子,代表庄稼成熟的秋天。也有学者认为,“秋”的上边是“虫”字,下边是“山”字,虫子从山中飞进屋子里,表示秋天来到了,天气转凉了。还有学者认为,“秋”的上边是“虫”字,下边是“火”字,表示古人在秋天收割庄稼之后,焚烧田野、消灭害虫的习俗。
楷书的“秋”字变成了左右结构,由“禾”字和“火”字组成,意思是禾苗好像被火烤熟了。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秋,禾谷孰也。”可见,“秋”的本义,指庄稼成熟,有所收获。
从庄稼成熟,引申指庄稼成熟的季节,就是秋天。因为一年只有一个秋天,所以“秋”又引申指一年的时间。比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的意思就是三年。从一年,又引申指一段时间。比如“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等等。
有道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里,我们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有越来越多的收获,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一期再见。
参考资料
网络资料图片。
◆徐强,1975年2月出生,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现任贵港日报社副刊部主任、总编辑助理,是《读者》杂志著作权许可使用签约作家、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贵港市作家协会主席、贵港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曾获2012年贵港市“十大杰出青年”、贵港市第四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港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二届广西“书香之家”称号。作品入选历年中国杂文年选。著有随笔杂文集《下辈子做一条狗》《当狗站起来的时候》《说文解字》《蠹鱼笔记》等。
◆杨学明,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广播电视编导专任教师、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华文促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社会兼职。被评为广西首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首届广播电视“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全国优秀特长生指导教师、广西民族大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出版《节目主持艺术研究》《当代播音员主持人口语传播艺术研究》等著作,编写《演讲与口才教程》《文化素质教育经典教材》等教材。曾获中国新闻二等奖、中国广播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