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给得起的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爱和自由 | 读书

看到一本老书,书名上印着“爱和自由”四个大字,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和现在看到的周围小朋友们的小时候,特别认同,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是,爱和自由。

孙瑞雪的这本书很有名,这是2004年的第三版。(图片来自网络)

老书是介绍蒙特梭利教育精神的书。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翻完,觉得很有意思,我就当个传播者分享精华给大家。

关于孩子教育,人人都有一本经。

或许是本难念的经。

“每个孩子都是天赋的画家、音乐家、建筑家……,但长大了却变成平庸的大人。“

蒙特梭利认为,在孩子教育上,父母要做的是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因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儿童三岁前掌握的东西,成人需要三十六年的努力才能完成。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心理成长之上的。如果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他一定会成为人才;而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一旦遭到破坏,他的整个发展都可能不会正常,包括智力。

在这里,童年的划分是0-6岁(学龄前)和7-14岁。教育最需要关注的年龄段是学龄前。

简而言之,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要少做主宰者而做服务者。父母的主要教育任务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自然、健康。

后来加印了很多版,这是另一版。(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

书上举了个例子。

当老师拿出一样教具,若一个班里只有一两个学生对她感兴趣,而不是全班学生都感兴趣,那教育的第一步就达成。

许多人可能看不懂这一点,因为我们大多不是受这样的教育出来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常常是培养儿童都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画画全班都画画,数数全班都数数,音乐全班都音乐……教育本身的随大众,随大流。

这种教育,很容易抹杀个性,虽会使大家有安全感,可精神上这是不独立的。

可个性、精神独立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

人是有很多必须共享的知识,比如道德,比如知识,比如公规守则。这些公共的东西不能用共同的时间教,即使能用,那也是小学以后的事。

等儿童精神胚胎有了变化,能够把感觉点转向成人招引的注意点时教授,更事半功倍。

“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词语捕捉住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明晰的属他的对象。”

“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尤其儿童时期。”

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

我的名字殊所带的期望巧合了这一点,本人一直被认为是很个性的有创造力的人。

玛利娅·蒙特梭利,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为什么说教育最需要关注的年龄段是学龄前?

是因为对大数人来人说学龄后的教育靠自己吃不消吗?

或许这是一个社会现实但不是原因。

儿童的大脑运行虽然慢,但只要让他思维,给他机会,就会逐渐加快。通过大脑进行认知过程,得到对象,叫智力。

有的孩子小时候被认为非常聪明,脑子反应快,但长大以后,他们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创造力并不好,原因就是他是被教出来的,或者是人为刺激出来的。

感觉训练必然是一种自我教育。

孩子再出色,也不是你努力的结果,而是你是帮助了他,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你的帮助中最重要的帮助是:你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帮他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

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表达。

比如口头表达能力,是心智发展程度的表现。

心智的发展需要时间,孩子自发的心理发展,是连续不断的,也就是说儿童所要接受的所有的一切是连续不断的,并直接与儿童本身的心理潜力相关,还不直接与教育者的工作相关。

蒙特梭利说,“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的智力精神和体格得到自然的发展,而不是把幼儿培养成一般所说的学者。”

“我们在提供给孩子适合促进他的感觉的教材之后必须等待,让他的观察能力自然发展到并达到自觉的程度,这正是教育者的艺术所在。”

这话可能有点难懂。

所以蒙特梭利把幼儿教师看作胜过科学家和先知的人。

0到6岁真的可以决定人的一生,要把最优秀的人放到幼儿教育上,因为教师,要准备的不是教具、教室的环境,而是自己的精神。

在国外,幼儿教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地方必须要相关学科的博士毕业才能带孩子。

这也是因为大家公认儿童时期的重要性。

成人常常无意识地会压抑孩子。

作为儿童的老师,必须对生命采取开放的态度。

0-6岁的家长也是,必须开放。

图片来自网络

儿童时期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对生命采取开放的老师本身散发出来的那些东西,会给儿童提供非常好的环境和状态。

成人往往到了40岁,甚至不到40岁,就放弃了理想和希望,还并不知道其实这就是放弃了自我的发展。

万物以发展为法则,为什么许多成人的心智不再发展反而被看成是正常的呢?

成人和儿童一样,也需要发展。

不发展意味着精神的堕落。

许多成人对世界不再有感觉,从而不再有真正的喜悦,

这是好遗憾的事情。

孩子不问生活的意义,却拥有生而为人的我们最开始拥有的感觉,诸如喜悦这些如此本质的东西。

所以,在人的一生中拿出六年给孩子,并通过孩子发展自己,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情。

无论是完整人格,还是开发智力,还是培养审美———审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观,这些建立的好坏决定孩子从小到大能否远离丑恶和犯罪,从根本上讲,也就是得到了儿童发展中的爱和自由。

正常的在父母那里得到了爱和自由的孩子,他会把这种感觉建立在自己身上,因为他得到了爱得满足,有了安全感,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发展上。若孩子失去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惯限制别人自由的习惯,成人后就容易变得好控制和压制他人。现在许多成人就是好控制和压制他人,最根本原因就是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潜能的机会。

所有的儿童,当你给他提供智力发展的所有条件,他就会特别的出息:睿智、平静、守纪律。

幼儿期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这是最重要的。人的行动越多地运用智慧,人就越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自由,让孩子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是治疗神游的最好方法。

蒙特梭利用神游来指心力分开的状况,比如有些人看到别人做成某件事时会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会,不过我没有做;要不就是心里知道自己该去做一件事情,而所做的事情却正好相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