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袁胜民:【留白,思考人生唯美的方式】(随笔)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留白,思考人生唯美的方式
——散文《留白之美》之赏析
作者:袁胜民
留白是作者李娟的写作习惯,亦是作者的爱好,也是作者完成思考的一种唯美方式。她喜欢人生的留白,留白是一种思维联想的空间和遗憾,而在这种空间和遗憾中却能够走进自我的内心世界,进行独立的思考。
“千朵万朵压枝低,不画白雪,只画树干几枝,留白处就是白石老人笔下的雪,漫天大雪,一个银白素裹的世界,令人拍手称奇。这就是中国画的神韵,也是古老东方的意境之美。”
所以,这种留白,彰显思想者的足迹,留白处也隐含着或张扬着作者思考人生的哲理意味。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在留白处升华。作者喜欢在散文中引述哲人名言,但并不是照着讲,而是如冯友兰赞同那样“接着讲”。
“其实,婚姻里也要留白,再亲密的一对夫妻,一定要留出两人精神世界的空间来。夫妻间容易做到不离不弃,相濡以沫,但是,能做到比翼齐飞,举案齐眉的很难很难。胡适谈到夫妻相处时,曾说过一段格言:久而敬之。所谓敬,就是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从这句话中作者发现很深的哲理:“夫妻之间只有相互欣赏,相互体谅,精神世界里才能做到琴瑟相合,肝胆相照。”按一般人思维,照着讲,只是观念的照搬,而“接着讲”则是思想升华的留白,作者的思想才能呈动感之势。
二、是从留白处感悟。作者无论描写白石老人做画,还是婚姻爱情以及读书都涉及留白的问题。努力实现描述主体的对象化留有充分的余地或想象的空间,在主体与对象互化的过程中,作者对绘画、爱情、读书、佛学与人生都有所启悟。
作者多次写留白之美,美的自然,美的顿悟,美的飘逸,美的空灵,因而,这种审美是愉悦的,这就不仅仅是读者与留白的无声对话,更是关于人生的对话。尤其在描述对象中感悟哲理便获得超越性意味。
三,是在“留白”与“有白”中化合。留白做为高度的抽象化存在,在其玄妙与高蹈的观照关涉本篇散文与接受主体之间的距离。作者很好地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具象与留白中表达散文主旨意味。
“有些美一直藏在意念里,不可说,不可诉,仿佛一张口就意味尽失。这就是苏州园林的美,艺术的美,爱情的美,文字的美。”
由此可见,留白的美,美在“于无声处”,美在默默无闻,美在最高贵的具象化存在,美在读者的心里。
留白处升华,留白处感悟,具象与留白的化合,都在为我们型塑思考中的动感的主体,同时保留着深刻的哲理空间,无论对于创作主体还是接受主体来说,留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推 荐 阅 读
三秦文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