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文培训 |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

[基础知识]

你如果准备用照片的形式向别人介绍一座大楼,那么,除了应向别人提供正面的照片外,还应向别人提供侧面、背面甚至顶部的照片。同理,你如果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个人,除了从正面进行介绍外,最好再从侧面进行一番介绍;这样,出现在别人面前的就将是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人。

用文字正面介绍人物,称为“正面描写”,也称为“直接描写”,或“实写”。具体做法是,让被表现的人物直接出场以展现自己的性格。

用文字从侧面介绍人物,称为“侧面描写”,也称为“间接描写”或“虚写”。具体做法是,被介绍的人物不出场,或即使出场却不表现,作者通过描写与之有关的人或物,以达到表现特定对象的目的。

侧面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你可以借旁人之口,将被表现人物的言行告诉给读者。也就是说,读者不是直接从作者的笔下了解被表现人物的言行,而是从文中旁人之口间接对被表现人物的言行有所了解。

第二,你可以借旁人对被表现人物言行的反应,将被表现人物介绍给读者;读者通过旁人的反应,从侧面了解被表现人物。就如刘鹗《老残游记》,作者通过描写戏园观众的鸦雀无声来表现王小玉的艺术才华。

第三,你可以也可以泼墨于主人公周围的人物,借这些人物的言行从侧面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同时表现主人公形象的普遍意义。就如《老残游记》中作者先让黑妞出场以从正面衬托王小玉的艺术才华一般。

第四,你可以也可以对被描写人物的有关物件进行描写,通过这种描写从侧面表现被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五,你可以还可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要人物的形象。

有时候,为了特殊的需要,你甚至可以故意绕圈子,先通过几个层次的侧面描写,层层铺垫,让主要人物“千呼万唤始出来”。

“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侧面描写往往能弥补正面描写之不足,产生较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如果仅仅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物,那么,这个人物很可能给人以藏身烟里雾里的感觉,正如仅凭一张大楼侧面的照片无法了解大楼的概貌一样。

[例文赏析]

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

“咪──咿──咿──咿──,  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这就是全部经过。

“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

(何为:《第二次考试》)

在第一次考试中,陈伊玲显示了她的音乐才华,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赞赏;第二次业务考试,她失败了,但事出有因──她因为抗台风救灾耽误了休息,影响了成绩。苏林教授尤其重视的是人的思想品德,所以他对陈伊玲的弟弟说“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苏林教授所谓的“第二次考试”,实际指的是陈伊玲抗台救灾中表现的优秀品质。关于以上“第二次考试”的内容,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陈伊玲弟弟的口述将事情交代了出来,这就是侧面描写——最常见的侧面描写。

陈家洛心中正自暗喜,白马突然收蹄停步,却是前面铁甲军排得紧密,难以逾越。陈家洛凝神屏气,兜转马头,绕过铁甲军队伍,只见弓箭手弯弓搭箭,长矛手斜挺铁矛,一个间着一个,一眼望去,不计其数。只消清兵将官一声令下,他和怀中少女身上立时千矛丛集,万矢齐至,纵有通天本领也逃不过去。索性勒紧马缰,缓缓而行,挺直了身子,目光向清兵望也不望,傲然走过。

其时朝阳初升,两人迎着日光,按辔徐行,那少女头发上、脸上、手上、衣上都是淡淡的阳光。清军官兵数万对眼光凝望着那少女出神,每个人的心忽然都剧烈跳动起来,不论军官兵士,都沉醉在这绝世丽容的光照之下。两军数万人马剑拔弩张,本来血战一触即发,突然之间,便似中邪昏迷一般,人人都呆住了。

只听得当啷一声,一名清兵手中的长矛掉在地下,接着,无数长矛都掉下地来,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来。军官们忘了喝止,望着两人的背影渐渐远去。

兆惠在阵前亲自督师,呆呆的瞧着那白衣少女过去,眼前兀自萦绕着她的影子,但觉心中柔和宁静,不想厮杀,回头一望,见手下一众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和亲兵,人人神色和平,收刀入鞘,在等大帅下令收兵。

兆惠不由自主叫道:“收兵回营!”将令下达,数万步兵骑兵翻翻滚滚地退了下来,退出数十里地,在黑水河边扎下大营。 (金庸:《书剑恩仇录》)

例文中,作者欲表现的中心人物是那位白衣少女;然而,作者除一句“绝世丽容”外,并没有直接从正面描写这位白衣少女如何如何美丽。作者着力描写周围原本血战一触即发的场面,描写杀人不眨眼的清军官兵们对主角作出的种种忘形的反应,描写从剑拔弩张到收刀入鞘的转变经过,间接从侧面表现主角,以体现这位白衣少女的绝世丽容。

我回头一看,成渝笼着手,缩着脖子,不住地打盹。我拉拉他圆胖胖的小手说:“会着凉的。上床睡吧!”

成渝从睡梦中醒来,以为是他的爸爸妈妈回来了,仔细辨认了一阵,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说:“我不睡!我不睡!”

“为什么?”

他用小拳头揉了揉眼睛,说:“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

我把成渝紧紧地抱起来,用我的脸暖了暖他的脸蛋。然后放下他,裹紧了大衣,把帽沿往下拉了拉,出了石洞,下了山坡,顺着绝壁上开凿的运输便道,向前走去。

(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例文中,七八岁的小男孩,竟能说出“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和“我不睡!我不睡!”这当然归功于父母平时对子女的影响,作者写孩子的人小志大,就是从侧面表现父母的敬业精神。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 ,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鲁迅:《祝福》)

选段写的是“四叔”的书房,然而,实际上写的是“四叔”其人,作者通过他书房的陈设从侧面表现了这位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性格特征。家中挂着朱拓的大“寿”字,挂着半幅“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对联,而自己却放声大骂新党,大骂祥林嫂为“谬种”,其虚伪可见一斑;连读书人必备的《康熙字典》也未必完全,可见他的不学无术;而完整的《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则表明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礼教的卫道士。通过对有关事物的描写,从侧面间接表现未出场的主要人物,就是这段文字的典型特点。

偶尔也会想到苦楝树,一念而已。

经过那一巷隅也是偶然,拐角处一扬脸是一树苦楝花儿在纷纷飘坠,地上铺了一些细碎的小花朵儿。总是这样,不知何时开,就已是飞花。

即使花开一树,苦楝树也是不起眼的,花色太淡,与光同色,实在不招人的眼,但如果是一院的苦楝树花开,就很有声势了,可算得上云蒸霞蔚了。花谢时纷纷扬扬的似在下一场花雨。这个时候最好是坐在苦楝树上,看落英缤纷,看那个白衣女子蝴蝶般飘在飞花中,长袖挥舞,都和飞花一样绝美。在早已失梦的今天看去,仍觉惊艳。

那是个最能沉迷的时光,一点诱惑就不可自拔,但母亲往往把扫把往我手上一塞说,去,把地扫一扫。宛若一枚石子扔进水潭,碎了一潭的梦。院子里的人都有一个好习惯,只要一家出来扫院子,其他户的人家自会跟着出来同扫。于是,地上的落花顷刻之间被清理干净,我的侠客梦也随着落花一起扫掉,化为尘,化为土,我几乎忘了曾有这样的一个梦。

母亲似乎从来不做梦的,她一刻不停地操劳,在操劳里,20年前母亲就老了。我曾那么地烦母亲,烦她的琐碎,烦她的唠叨。烦她不合时宜的把我从遥远的梦境里拉回来。可母亲越来越不烦时,才惊觉原来那么高大的母亲竟是那么的矮小,填不满我双手轻轻地一环。该是我把母亲护在双翼的时候,而我的双手更多的伸向了儿子,在母亲宽和的微笑里,我会生起无法言语的悲伤。

一直以为我和母亲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河流,一直不喜欢母亲那种笃定和缓的流淌方式,也一直以为随意而无目的地流向才是我的一生。当我越来越觉疲累时,才深深明白那是种不可能,而母亲早已预言。

和母亲不同,我在苦楝树下哪怕把侠客梦做到天荒地老,父亲也不会惊动我的。父亲总是很年轻的样子,走路虎虎有风,做事风风火火,显得朝气蓬勃,没有一点衰老的样子,那时我觉得父亲永远不会老。可是父亲还是老了,一瞬间地老去,父亲亲手把厂房门关上的那一刻,就老了。那个厂,是父亲最后的梦想。

父亲似一部老机器,在不停地运转工作时,一切正常,一停下,才发现那些零部件早已不胜负荷。在频频住进病房时,父亲终于承认老了,不再拼搏了。当聚在一起的孩子们邀他打牌时,他会比较高兴,虽然他说对牌一点兴趣也没有。

如此好动的父亲不得不安静下来,孤独的滋生就像衰老和成长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扼制。爱说话的父亲沉默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总为此黯然,这世上,无论以什么样的身份,在某一种程度上,我们都是决绝的单个体,没有人可以走进去。

我们还有什么呢,我总是很迷茫,这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事是我无法解释的。

我只看一眼苦楝树的飞花,这是我知道的。 (以然:《我的梦随花落去》)

“一院的苦楝树花开,就很有声势了,可算得上云蒸霞蔚了”,年富力强的母亲父亲何尝不是如此:如此的“烦”,如此的“风风火火”。“一树苦楝花儿在纷纷飘坠,地上铺了一些细碎的小花朵儿。总是这样,不知何时开,就已是飞花。”人生何曾不是!“我”曾“那么地烦母亲”之烦,“可母亲越来越不烦时,才惊觉原来那么高大的母亲竟是那么的矮小”;“我”曾“觉得父亲永远不会老。可是父亲还是老了,一瞬间地老去”。以苦楝树花烘托人物,就是通过苦楝树花从侧面描写人物。

阿姨来信邀母亲和我去作客,让我们见见从未相会过的表弟小刚。阿姨信中说,十多岁的小刚非常顽皮,但挺惹人爱,有一次,竟然用泥巴把村里一个人人讨厌的家伙的烟囱堵了,结果可想而知,小刚挨了姨夫一顿揍。

阿姨家住乡下。我们刚下汽车,她就迎了上来。寒暄过后笑着说:“小刚听说你们要来,特意到河中捕鱼捉虾去了。不然,早就到车站接你们了。”

刚进表弟房中,就听到一阵清脆的鸟叫声,原来墙上挂着一只精致的鸟笼,与我平时所见的不大相同。鸟儿见我走近,不知害怕还是高兴,叫得异常活跃。它小巧玲珑,极灵敏,看来平时喂养得很好,我不禁暗自佩服表弟的养鸟技术。桌旁,是几本厚厚的书,《水浒传》,《天龙八部》,天哪,还有我未曾看过的《笑傲江湖》!原来他与我一样,也是一位“少侠”。

反正闲着没事,我随手翻开了《笑傲江湖》。突然,一个圆头圆脑的黑黝黝的十多岁的男孩闯了进来,手里拎着一只篮子,篮里是几十只鲜蹦活跳的大虾。“小刚……”我马上迎了上去。

“哈!哈!哈!”阿姨笑得前仰后合,“他不是小刚,他是小刚的'尾巴’,隔壁的小强。”刹那间,我觉得自己脸上热剌剌的。

小强才不管这些:“你就是贤哥吧,小刚哥常和我谈起你。去,咱们去找小刚哥。”

屋外,骄阳似火,走了没几步,浑身就湿透了。我们来到村东的湖边,湖中,浸着几个赤膊的孩子。“那个最黑的就是小刚哥。你就在大楝树下等着。”小强一下子钻进了水中。我看着小刚,他如蛟龙戏水,一会儿游在最前面,一会儿又落到最后。我不由得想起了“浪里白条”,不,“浪里黑条”。突然,小刚一个猛子扎进水中,一分多钟才钻出水面,双手举起一条三四斤的鱼,飞快地向岸边游来,后边是他的那帮“哥们”……

(阿贤:《我的表弟》)

文中的主人公最后出场,但是,在他出场之前,读者已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因为作者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作了侧面描写。阿姨的介绍是其一,房中的物件是其二,“小强”的出现是其三,骄阳的烘托是其四,就在这千呼万唤的前提下,“小刚”登场演出了深水捉鱼的一幕。

[小园学步]

㈠、借用别人的口,来表现一个人的某一特点。200字左右。

㈡、借用旁人的反应,来表现一个人物的某一特点。200字左右。

㈢、通过周围人物的活动,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某一特点。300字左右。

㈣、通过描写与某一人物有关的物件,来表现这个人物。200字左右。

㈤、通过环境烘托,从侧面表现一个人物。

㈥、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同时运用两种以上的侧面描写法,使主要人物“千呼万唤始出来”,500字左右。

[题目㈠]

“小机灵”历险记

报到的那天,班上的“小机灵”立刻向我们吹起了他暑假中的一次冒险:“8月10日那天,我正在家中复习功课,突然听见门外一阵电钻声。我从'猫眼’向外一看,天哪,两个彪形大汉正在撬房对门邻居的大门。我想冲出去抓他们,但是,我怎能是这两个家伙的对手呢!于是,我悄悄地打110报警。正当那两个家伙将要撬开对面大门的时候,警察叔叔从天而降,那两个家伙束手就擒。后来,警察叔叔还表扬我'见义勇为’呢!怎么样?我还是不愧这'小机灵’的绰号吧!”

确实,作者借用“小机灵”的口向我们讲了一个“见义勇为”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是有关“小机灵”他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所以说,这不是侧面描写,而是有关“小机灵”的正面描写。如果说“小机灵”所说的这个故事是有关“小勇敢”的,那才是有关“小勇敢”的侧面描写。

[题目㈡]

刘老师的公选课

星期四是刘老师的公选课。每次,当刘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三四个人,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刘老师一站到讲台前,教室里一部分同学立刻静了下来,而另一部分同学却还是大声喧哗着。一句不知是什么话,教室里突然爆发出一串笑声,但有些人却满面怒容。他的一些话儿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

习作中的“刘老师”并没有开口讲话,但是,爆满的教室和喧闹的学生却表现了他在学生中的巨大影响。然而,题目要求表现“某一特点”,习作却力图“全面”表现,致使读者无法了解中心。

[题目㈢]

生龙活虎的一群

球场上,生龙活虎的一群穿着球衣,为了一只顽皮的球,跑步、跳跃、追逐。

“哗”裁判的哨子一响,一场球场争霸战就开始了。快!抢球,抢到了;传球,接稳了;闪,躲一只长手;跑,一窝蜂地跑向篮下;等待飞来的球。啊!不好了,球顽皮地跳入对方的手中,篮下的一窝蜂又奔向另一方。快!跳高一点,把顽皮的球安定下来,不一会,球被一双手擒住了。正在大家始料不及之时,将两脚一抽,向上一跃,手一抬,顽皮的球再顽皮也得入篮了。接下的是一声一声的喝彩不绝于耳。

这一群人,高大的身躯,修长的双腿,凭着灵敏的动作,在阳光下与“球”挑战。黑的皮肤上,渗着一滴一滴的汗珠,而高大的身躯却愈跑愈快,愈跳愈高;球更不安分了,一会在手中,一会在空中,一会在地上,不停地翻、滚、跳、动。

看,下一场球赛要开始了,又是阳光、汗水的融合;又是活跃的抢、传、接、闪、躲、跑、跳;又是裁判的口哨声,队员的呼应,观众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又是生龙活虎的一群。

题目要求“通过周围人物的活动,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某一特点”,习作确实描写了周围人物的活动,但却根本未曾提到主角。所以说,习作只能算是一段场面描写,称不上侧面描写。

[题目㈣]

“严”老师

报到那天,我接受新任班主任严老师的指示到他的办公室拿一份座位表。高一办公室在办公楼的最东面,墙上,贴着一张《中学生守则》。书架上一尘不染,靠窗口整整齐齐地排着三个玻璃橱,外面贴着“高一各班学生家庭情况”、'高一各班学生入校以来成绩'、“高一各班学生已发表作文”;各班座位表写在黑板上,黑板上还有一份《高一年级本学期工作计划》,有些地方还用红粉笔钩了出来。天哪,还未上任就已经“严”上了。

不错,作者确实企图通过对人物有关物件的描写以表现该人物的“严”。作者企图表现的是“班主任”,而有关物件的主人翁却应该是一个“年级组长”,虽然说两者能合而为一,但是,由于作者未作交代,故不符合写作要求。

[题目㈤]

我终于明白了

天,阴森森的;风,如同鬼哭一般,“呜──呜”地刮着,刮着那阴天,刮着那乌云,刮着那空旷的大街,也刮着我的心。

望着手中的成绩,心中又想起了那黑色的一星期。在一星期之内,我竟如同中了魔似的,成绩如同乘电梯一般直线下降,尤其是我最为得意的数学,在这次测验中,竟只考了全班第三十名!我被惊呆了,接着,别的学科又接踵而来,如同雪上加霜,冷得我的心都凉了。我曾做过努力,也曾充满希望,但是每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终于,我的心理防线崩溃了,沮丧、懊恼、泄气一涌而上,占领了我那片曾经是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心灵

我坐在窗前,痛苦地思索着。已经初三了,我该怎么办?这么多的努力都失败了,我真的没希望了吗?

窗外,乌云在逼进,风更大了,刮得人心里发毛,浑身起鸡皮疙瘩。泄气、灰心在我心中张牙舞爪,它们狞笑着对我那最后仅存的一点希望说:“服输吧,努力是徒劳的……”渐渐地,希望的最后一片领地缩小了,缩小了……

窗外,雷电轰鸣,“哗啦啦”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照亮了大地,照亮了我的脸。大雨滂沱……

忽然,我眼前一亮,在雷电暴雨中,一只小麻雀正在暴雨中挣扎。它的一只翅膀上的羽毛掉了几根,很显然,它受了伤。但是,它为了生存,一次又一次不懈努力着。一次,两次,三次……终于,它飞起来了!

望着麻雀那渐渐远去的身影,我忽然明白了什么。顿时,我心中希望的火种点燃起来了,熊熊的火焰驱散了悲伤、失望,取而代之的又是一片光明!

这时,雨停了,天空显得特别的辽阔,我心中默默地想着:哦,我明白了……

为了表现小麻雀(实际是“我”)追求的“一片光明”,作者有机地调动了狂风、乌云、雷电和暴雨。先是狂风“刮着那乌云”,再是“乌云在进逼,风更大了,刮得人心里发毛”,又是“雷电轰鸣……大雨滂沱”,最后是“雨停了,天空显得特别辽阔”。随着这“自然景物”的变化,“我”的心由“凉”到“希望的最后一片领地缩小”,到“忽然明白了什么”,到“希望的火种点燃起来了”……明眼人不难看出,与其说“我”的心情随自然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还不如说为了从侧面表现“我”的心情的变化,作者有意识地“邀请”了狂风、乌云、雷电和暴雨“加盟”。然而,读者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以狂风、乌云、雷电、暴雨来表现人物心情的手法缺少一点新意呢?

[题目[六]]

那个女孩叫蒋琪

还在前年的八月初,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位远亲。无意间她问起我的就读情况,当我告诉她我刚拿到11中的入学通知书时,她便惊喜地瞪大了眼睛,接着便冲我乐道:“这世界简直太小了。”一问才知道她的一位好朋友也考进了11中。我的那位亲戚又道:“她人挺不错。”我开玩笑道:“说不定我与她有缘,会分在同一个班呢!”我俩便在笑声中结束了对那个女孩的谈论。

几天之后,我相约去那位远亲的家,不觉中又谈起了她的好友。才想起还不曾问过她好友的姓名。

“蒋琪。”她答道,“她听觉不好,儿时得过中耳炎。”我不禁为那个叫做蒋琪的我还不认识的女孩惋惜起来:“她一定很自卑吧?”远亲忙摇头:“不。你见到她就知道了。”说话间她走到书桌前,拿出本留言簿:“平日里她爱写诗,还挺像模像样呢!瞧,她赠给我的小诗。”

即刻,几行清秀的字映入眼帘:

明天的阳光会更灿烂

美丽的女孩幸福永伴

青春永驻

很美的诗句。她也像诗中一样快乐,也有诗人般的气质吗?

开学那天,不知怎么的,我一眼就认出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圆圆脸蛋的女孩就是蒋琪……

虽然经过了“千呼万唤”,但是文中的“蒋琪”出场后却没有什么表现,读者只能从“远亲”的口中了解到她的一些概貌,一个快乐的女孩正从蒙胧中向我们走来。但是,如果作者不再作进一步的正面描写,那么,“蒋琪”将永远留在蒙胧之中,无法真正走到我们的面前。

[体验研究]

㈠、翻检所学过的语文课文或其他文章,找出你认为是侧面描写人物的部分,将它们复印出来,按本课所学到的五种方法,将它们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并编写一份检索目录。

㈡、你认为烘托、衬托是否等于侧面描写?愿意写一篇文章谈谈这个问题吗?

(0)

相关推荐

  • 老家的楝子树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老家的楝子树 作者:姜佃广 在老家的院落里有一棵楝子树,树苗是父亲不知从何处捡来的楝树果种培育 ...

  • 【颍州文学.散文】武帅||父亲的账单

    父亲的账单 文/武帅 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三个鼓鼓的装满废纸的化肥袋,里面的纸涨出了袋口.我问那是什么,母亲说:"那是别人欠你爸的医药费",我惊了一下,然后说:"不要 ...

  • 夏季拾掇

    夏日的下午,阳光明亮,午睡醒来时,看了三妹发出母亲瘸着脚走路的背影,心里一阵如针扎灸. 坐办公室的小露台,给自己泡了一壶苦丁茶,洒落在露台瓷砖的阳光,折射回来的光线非常的刺眼,闭着眼睛呷了小口的茶,一 ...

  • 深圳作文培训 | 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 [基础知识] 如果你能够围绕中心意思选材,如果你能够详略有致地安排材料,但你仍不能用笔把一个人说"活".要说"活"一个人,你还得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 ...

  • 深圳作文培训 | 描写乡间小路的优美的句子

    [小引]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凉爽舒适.路边的野花随风摇摆,默默祝福着秋的收获.以下描绘乡间小路的优美的句子都选自经典范文,我们一起来阅读欣赏.吟咏背诵吧. [摘抄吟咏] 1.河堤小路,绕城而行,往来 ...

  • 深圳作文培训 | 描写雨景的句子

    描写雨景的优美的句子 [摘抄吟咏] 1.雨,静静地下着.这场春雨驱走了寒冬残留的痕迹,使春天更美,使人们更爱春天.瞧!树木发出嫩绿的芽儿,小草也钻出了地面,连楼房也似乎挺直了腰板,真是万象更新啊! 2 ...

  • 深圳作文培训 | 描写春天优美的句子

    描写春天的优美的句子 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轻旺盛的.以下描绘优美的春天的句子都选自经典范文,我们一起来阅读欣赏.吟咏背诵吧. [摘抄背诵] 1.满院的迎春花扭动着身躯,张开渴 ...

  • 深圳作文培训 | 描写夏天优美的句子

    描写夏天的优美的句子 美丽的夏天是多彩的.山坡上的小草大树都变绿了,百花争奇斗艳.以下描绘夏天优美的句子都选自经典范文,我们一起来阅读欣赏.吟咏背诵吧. [摘抄吟咏] 1.夏天里的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 ...

  • 深圳作文培训 | 写好人物的动作描写

    写好人物的动作描写 写作记叙文,无论我们的着眼点在哪里,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写人自然少不了对人的动作进行描写,因为动作描写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感染力.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人物动 ...

  • 深圳作文培训 | 学习生活剪影

    学习生活剪影   [读题] 所谓"剪影",是指从一个大事件或大事物中剪取一个小片段来加以描写的一种写作手法.而"学习生活剪影"就是要求写作者以剪影的形式来表现学 ...

  • 深圳作文培训 | 就这样被打动

    山东烟台:就这样被打动 考场真题 题目:就这样被打动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放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文题解读 今年烟台的作文保持了一贯的风格,简单 ...

  • 深圳作文培训 | 一双手

    四川卷:一双手 考场真题 朱德的母亲虽出身贫寒,却用一双手幸福了家庭,成就了儿子:植树的牧羊人虽失子丧妻,却用一双手战胜了孤独,美丽了荒溪;朱丽华虽双目失明,却靠一双手璀璨了人生,感动了中国;疫情防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