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内经》又称为“膻中”。关于心包络的部位和形态,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有“有形”和“无形”之争。《灵枢·胀论》所谓:“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是说心包有保护心的作用;明代医家虞抟认为“心包络,实乃裹心之包膜也,包于心外,故名心包络”(《医学正传·医学或问》);赵献可也认为“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象如仰盂,心即居其中”(《医贯·内经十二官论》);张介宾谓“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类经图翼·经络》)。凡此均为有形之说者。《灵枢·经脉》还提出属于心包络的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

持无形说者有《难经》。《难经·二十五难》认为:“心主(心包络)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一般认为,心包虽不能与五脏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脏器,但也不是“无形”的,而是包裹于心脏外面的一种组织。至于心包络的功能,历代医家一致认为它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内经》用“心主之宫城”来比拟,并认为当外邪侵犯于心时,首先是心包络受病。如《灵柩·邪客》说:“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实际上,心和其他脏腑一样,也可直接受邪的,《素问·痹论》就以“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可以发为“心痹”。临床上有痰迷心窍、心血瘀阻、痰火扰心、水气凌心等证,皆是病邪直接犯心所致。

但是,“心包代心受邪”的观点,对后世医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在温病的演变过程中,突然出现神昏、谵语等危重症侯者,称为“逆传心包”证,实际上也还是由于“心主神明”的功能障碍所致。

邪陷心包在具体辨证时,还有胃热熏蒸心包、温邪内陷心包与湿浊蒙蔽心包三证之分。大致可从病史、神志、热象、大便等情况加以区别,但以舌象鉴别最为客观、最为重要。胃热熏蒸心包者苔必黄厚或黄燥,温邪内陷心包者多为舌绛无苔,湿浊蒙蔽心包者苔或白或黄而必垢腻。治疗时,胃热熏蒸者可用急下通腑泄热法,如承气汤类;温邪内陷及湿浊蒙蔽者,可用至宝丹、牛黄丸、紫雪丹等。沃髦谓凇钡氖抵剩炊晕颐抢?解中医这一理论不无参考价值。治节“的实质,却对我们理解中医这一理论不无参考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