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明| 经纬天地 云汉天章
古蜀地区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四川古称“蜀”《释文》、《玉篇》记载“蜀”为“桑中虫”亦即蚕虫,因此古蜀国也有“蚕丛国”之称。关于蜀地载桑织绸记载,早见于《诗经》、《左传》等。据《华阳国志 巴志》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织玉帛者万国,巴蜀往晋”……,由此推断距今4000多年前的蜀国已能生产丝织品“帛”了,而“帛”即为最初的锦。
通过对1号至8号坑的青铜人头像、兽面具、铜眼泡、青铜尊等器物及祭祀坑中灰烬和泥土检测,相继发现了大量丝织物遗痕,印证了在3000年前的古蜀王国已经开始使用丝绸。
随着古蜀三星堆文明的衰落,丝绸产业中心向成都转移,最后在成都沉积稳固下来。在实物考古中,四川墓葬发现过一些丝绸痕迹,但宋代以前完整的蜀锦迄今尚未发现,这与四川环境潮湿丝绸容易腐烂,不易保存有关。但一些相关栽桑养蚕的遗迹却在画像砖上保存下来。上世纪成都和德阳汉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桑园图”,表现一妇女手持竹竿在桑园中劳动景象。
1975年成都土桥曾家包汉墓出土的大型浮雕石,中部刻有织机两架,分别为素织机(图1)和斜织机(图2)。图1织机结构较简单一般用来织平纹,织工正在丢梭织造。
图2织机结构较复杂,织工右手扬起,左手执舟形梭子正在织造。这正是汉代一种普通织机,可以织造一般的平纹和带有简单图案花纹的丝织物。以上织机图的出土,证明了从秦汉以来锦江之滨的成都也是我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发现的西汉4台提花机模型,是我国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早的提花机模型。足以证明成都蜀锦织造在西汉就具有领先地位。在织机模型周围还发现15件彩绘木俑,木俑左胸有铭文区别不同司职,说明当时蜀锦的生产已具规模。
成都老官山出土的织机模型“这些织机模型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有出土地点完整的汉代织机模型,填补了世界纺织史空白,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中国丝绸博物馆)。
老官山汉墓织机又称勾综式提花机,织机上方有齿梁装置进行选综。通过推动齿梁,使之移动,用于控制综片提升,达到省蹑的目的,使之可以织造出幅宽较大,经纬密度复杂的经锦。经专家学者推测与证实,该类型织机为织造汉代经锦的蜀锦提花织机。
西汉文学家杨雄的《蜀都赋》:“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描述在当时成都挥臂织锦,展帛刺绣的民间手工艺者象丛生的芒草一样无边无际。因织锦业的发达,在汉代就以“锦城”、“锦官城”闻名的成都,也是全国唯一 一座以“锦”命名的城市。
从7000前中国出现的原始腰机,到战国秦汉的踏板织机和多综式提花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机模型属多综式提花机),再到隋唐时期的束综式提花机,束综提花机一直沿用到明清,也是中国古代手工织机发展的巅峰。
蜀锦的发展与织造机具的革新紧密相关。汉代勾综式提花织机应用,使蜀锦的基本结构发生了飞跃,三重平纹经锦、四重平纹经锦、五重平纹经锦相继出现。蜀地织锦通过官办织锦工场、民间作坊等多种方式,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织锦成为蜀地的支柱产业。蜀锦在汉代作为重要的贸易品,通过 “南方丝绸之路”远销中亚和西亚。
1995年中日考古队在新疆尼雅遗址墓葬男主人右臂发现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膊,同墓还发现一块图案相同而文字为“讨南羌”的织锦,专家判断其为同一锦料裁成的两段。其年代在公元前三世纪前期,即汉末三国时期。根据墓葬藏品规格和铭文信息,据当时新疆纺织水平不可能生产,结合西汉成都织机模型出土和复原以及汉代成都织锦业的水平,可以断定这两块锦为蜀地织造。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与“讨南羌”织锦残片属同一织物,两者除文字不同其图案完全相同,均有云气纹、羽人纹、星纹和飞禽走兽,经复原后铭文可以连续读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中国古代织造最为复杂为提花技术,古人先后发明了以综片和花本来贮存图案信息,分别为“多综式”提花机和各类“束综式”(花本式)提花机。西汉时期四川双流一带出现的“多综多蹑”的丁桥织机,是一种典型由综片贮存图案信息的“多综式”提花机,机上每片综由一块踏板(杆)控制,踏板上安装的竹钉,其形状类似过河的石墩,俗称“丁桥”。丁桥织机踏板(杆)总数与综框总数一致。丁桥织机经向起花,织造图案较为简单的经锦,一般用来织造提花装饰花边。
三国时期,马钧发明了两蹑合控一综的“组合提综法”,用12条蹑可控制60多片综分别运动,由于综框数量受空间的限制,织花大小有限,于是在隋唐时期“束综式”提花机得到发展和推广。
据《天工开物》、《耕织图》、《梓人遗制》等所载图文,李斌、刘安定在《中国古代小花楼织机形制的研究》一文中将小花楼织机分为四类:水平式、斜身式、坑机型、旱机型。水平式小花楼织机在《耕织图》和《梓人遗制》中均有体现,而《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小花楼织机为斜身式,根据其成书时间说明,水平式出现早于斜身式。明代斜身式相较于宋元水平式小花楼织机在打纬力度及打纬辅助装置上有所改进,能够织造出更为厚重的织物。
隋末唐初,蜀锦生产逐步使用“束综式”小花楼织机, 织机上的“花本”,即可比喻为用线编出来的提综“存储器”,花楼上的挽花工按照花本储存信息“提综”,与楼下的织手配合便能织出复杂的蜀锦纹饰图案。
蜀锦花楼木织机,也属束综提花机,提花不用综框,用线个别牵吊经线,再按提经顺序用线将其串起来,拉动其线便可牵吊相应的一组经线,形成一个织口,这样经线可以分为几百上千组,由几百上千条线来控制,这些线即构成“花本”。
当花本“过花”上机后,坐在机上的挽花工用手提拉花束综,与坐在机下的织工协同动作,一来一往引梭打纬,各种“方圆绮错,极妙奇穷”图案纹饰随之出现在锦面。
蜀锦“寸锦寸金”主要体现在蜀锦的织造工艺上,蜀锦织造工艺繁复须原料(丝线)的准备及织造两大工序,前者包括络丝、并丝、捻丝、整经和卷纬等;后者为纹样设计、挑花结本、装造,挽花、投梭打纬等主要步骤。
今天流传下来的明式小花楼织机已屈指可数,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的清代道光年间的蜀锦小花楼木织机是目前四川地区乃至全国唯一 一台至今仍在进行蜀锦手工织造的“活态”文物。
花楼织机是中国古代束综织机发展的巅峰,也是中国纺织史上传统织造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中国古代用花本控制提综程序的提花机经过1000多年的流传,到18世纪后半叶,经欧洲人改进为机械提花机20世纪初引入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电子计算机控制的黑白丝织像景自动轧制纹版机在我国创造成功,从此织锦迈进了机械和电子程控提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