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前4个月时,他搞了件大事
猜猜为啥放曹丕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动荡年代,太平来之不易,叛乱不断。比如张角的黄巾起义,耿纪在许都叛乱,钟会在蜀地叛乱,诸葛诞在荆扬叛乱,还有一位魏讽,字子京。
魏讽在《三国志》里是无传,关于他的记载都是在边边角角里找出来的,毕竟是“乱臣贼子”,入不了史官的法眼。魏讽这个名字就很有意思,生来就是要嘲讽魏国的嘛。魏讽的户籍地也有争议,按《世语》记载魏讽是沛谯人,按《王昶传》又说魏讽是济阴人,差得还是挺远的。
魏讽也是一个才智之士,能聚起一拨人来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傅子》记载魏讽一向以才智闻名,而且名声极大,能和很多官员倾心相交,说明魏讽很有人格魅力。只是成王败寇嘛,事情没成对他的评价也好不了。
显然魏讽的口才也不错,要不然被人评价有“惑众之才”。看看他的同伙都有谁,王粲的俩儿子,张绣的儿子张泉,刘廙的弟弟刘伟,宋忠的儿子,沛谯人文钦。大部分都能跟荆州扯上关系。
本来关羽的策反工作就搞得不错,刘备在荆州人中威信极高,刘廙还是司马徽的弟子,说不定能跟诸葛亮、庞统扯上关系。再联系董昭、王昶将魏讽和曹伟并列,说明魏讽干的也是通敌叛国,只是曹伟找的孙权,魏讽找的关羽。
这次叛乱的背景是建安二十四年,前一年是耿纪在许都叛乱,关羽这会正威震华夏,曹操还在汉中。于是魏讽打算在邺城起事,这可是魏国腹地,曹丕还坐镇在这里。光凭几个荆州过来的二世祖显然不行,魏讽还联系了长乐卫尉陈祎举事。
不过长乐、建章、甘泉这三种卫尉都是把守宫廷的呀,难道魏讽打错旗号了,不是要诛杀远在汉中的曹操,而是要收拾近在眼前的曹丕?不管怎样,事情败露了,陈祎向曹丕告密,魏讽一党团灭,被牵连了几十人。
其实早就有人看魏讽这人不老实,郑袤就说“魏讽是个奸雄,肯定要搞事,离他远点吧”,刘晔也是一看魏讽就说这人要反,刘廙其实也对刘伟说“魏讽这人不修德行,就爱拉帮结派,你不要再和他联系了。”反正作为主谋的魏讽肯定是要死的,看看其他人的下场吧。
王粲的俩儿子都死了,王粲本来和曹操关系就挺好,好好当个富二代不行,瞎凑什么热闹,曹操这还叹息“要是我在,肯定不能让王粲绝后啊”。张泉是死定了,本来张绣和曹家的仇就深着呢,当年宛城之战曹丕可也参与了,那就没得聊了,一路走好。
刘伟不仅自己要死,还要连坐刘廙,这回曹操来得及救援了,旁边还有陈群求情,曹操就下令特赦了刘廙。文钦被打了几百大板,人也就剩一口气,曹操看在他父亲文稷的功劳上,也特赦了文钦。
宋忠父子也都死了,“送终”这名字实在不吉祥。魏讽是西曹掾,也连累他的老上司钟繇被免官。中尉杨俊引咎辞职,不过曹丕不放人,就是给他调去平原当太守了。其实也是贬职了,因为曹操对杨俊不满意“魏讽敢叛乱,你们居然没一个人有防备,好想要个诸葛丰替代杨俊啊!”
牵连者众多,造成的影响也很大,曹魏的荆州系经过这一次损失殆尽。魏讽案其实是曹丕一人解决的,毕竟是一群乌合之众。等第二年曹丕即位,魏讽什么的已经是过去式了。
其实魏讽也挺努力的...
董昭:他是曹操的大功臣, 与郭嘉同传, 曹丕还夸他能力不输张良
陈群:他创造了九品中正制,喜好品评人物,曹丕还把他当自己的“颜回”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