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浮华案的始末你有多少了解?
世间总有浮华事,争及仙山出世人。前文提及了曹叡时期浮华党的名单,有确切参与的,也有推测参与的,本篇就来聊聊浮华案的始末。
浮华案还是得从汉末的风气说起。此时选拔人才有多种途径,最为人熟知的是察举制,所谓察举即察廉、举孝,有州里推荐的茂才,有郡里推荐的孝廉,其中大多数名额都被当地豪族所掌握。有种选拔途径叫“辟除”,辟指的是开门延请,各级主官可以自行招募掾属,州里、郡里、开府的官员都可以辟召人才。
而名气是衡量人才的重要因素,想要收获名望,不仅自己要有足够的能力,还需要有人帮忙扬名。也能看到名士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了,经过名士们的品鉴,自然可以声名鹊起,并借此接触到更多的名士。所以哪怕不出仕,名士也有着较大的话语权,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仕途。
顺便,翻看《三国志》的时候,能看到不少善于品题人物者,如许邵、司马徽、荀彧等人,一旦获得“知人”这种标签,立刻身价倍增。正是因为这种风气,人们对于名气、名节有着强烈的追求,甚至不乏沽名钓誉之辈。此外,察举制所选用出来的人才只是有德行,却未必有才干。
所以曹操时期就有过《整齐风俗令》,这发生在建安十年(205年),也就是曹操刚拿下冀州的时候。诏令开篇就提到了结党营私这事,曹操也是党锢之祸的见证者,他很清楚名士清议的影响力,不过这个诏令主要关注的还是德行问题,想要整肃社会风气。曹操在给孔融的信中也明确提及了“破浮华交会之徒”,倒在他手下的名士也不少。
“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议,张匡谓之左道;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三国志·武帝纪》
所谓“浮华”,不是真的浮于表面夸夸其谈。来复习下上一篇文章中的名单:夏侯玄、诸葛诞、邓飏yáng、何晏、毕轨、李胜、丁谧、刘熙、孙密、卫烈。此外还有6人替补:司马师、裴徽、荀粲càn、李丰、刘陶、傅嘏gǔ。其中不乏名士俊彦,也不缺重臣子嗣,还都身在洛阳天子脚下。
现实与个人期望不符,夏侯玄、何晏等一群自认为不得志的青年们,相互交游、相互品题,织起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这个圈子里有名门之后如司马师、诸葛诞,有功勋之后如夏侯玄、丁谧,有权贵之后如刘熙、孙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很少有青年不愿意涉足这个圈子。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他们的清谈甚至影响到了人才选用,曹叡为此在太和四年(230年)强调了选拔人才的规则,同时下令罢免浮华、舍本逐末者。但真正的浮华案应该发生在董昭上书后,也就是太和六年(232年),此时距离汉末两次党锢之祸也没多久,朝中大臣们也记忆犹新,这不董昭就要求清理浮华党,认定他们结党营私,这也让夏侯玄、李胜等人迎来了罢黜、禁锢,一直到曹叡逝去,持续了8年。
共听浮华梦一场。
霍峻:霍峻:人在城在,孤城不倾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