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征战奥斯卡,1%的入围几率不能再多了

网视导读:最近因为鹿晗公布恋情的重大新闻,许多文艺领域的消息都被掩盖了。比如一年一度,能引发全球电影人狂欢的奥斯卡评选,今年内陆将推荐哪部影片参选,港台又将推荐哪些影片参与竞争?在上周公布谜底的时候显得少有人关注。不如这次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进入千禧年之后,内陆“冲奥”影片的大致风格走向,以及内陆华语片对比港台的竞争实力如何,今年华语影片拿奖的几率又究竟有多大?

今年大陆共有两部影片参与奥斯卡的角逐——《战狼2》选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二十二》则参选本届奥斯卡纪录片单元。

相比大陆以商业大片为主的风格,港台的选送影片还在意料之中——香港地区选送的是小成本文艺片《一念无明》;台湾地区则是形式较为中规中矩但题材具有突破性的纪录片《日常对话》。

其实华语电影在奥斯卡史上留下过不少浓墨重彩的足迹:

成龙  2016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叶锦添  2001年凭《卧虎藏龙》

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

  鲍造洌  2001年凭《卧虎藏龙》

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谭盾  2001年凭《卧虎藏龙》获

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李安  2001年凭《卧虎藏龙》获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李安  1995年凭《饮食男女》获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李安  1994年凭《喜宴》获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顾长卫  1993年凭《霸王别姬》获

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陈凯歌  1993年凭《霸王别姬》获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张艺谋  1991年凭《大红灯笼高高挂》获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张艺谋  1990年凭《菊豆》获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苏聪  1987年凭《末代皇帝》获

奥斯卡最佳配乐原著奖
  吴汉  1984年凭《杀戮战场》获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黄宗  1955年凭《玫瑰文身》获

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摄影奖

但是真正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这么多年也只有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而这部华语电影史上的丰碑之作也直接影响了内陆“冲奥”影片的选送风格。那么,究竟进入千禧年之后,华语电影的选送风格大致如何呢?

01
内陆“冲奥”影片的风格走向

纵观近20年的内陆“冲奥”影片名单,我们可以发现在2002年第74届奥斯卡之后,内陆选送影片风格就发生了陡变。像之前72届、73届选送的《黄河绝恋》《漂亮妈妈》还是以剧情故事片为主,反映大环境下普通人的命运变迁,比较符合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一贯评审风格。

但是,在2001年第73届奥斯卡上,《卧虎藏龙》以黑马之姿替华语电影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的第一座“小金人”。

此后,内陆选送的华语影片风格发生了巨变——《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连续长达五年的内陆选送影片都是照着《卧虎藏龙》的模子,无论叙事结构还是影片风格都在向《卧虎藏龙》看齐,电影导演也是清一色比肩李安的“国师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但是第二部《卧虎藏龙》依然没有出现过。

不过,从当年内陆的影片选送风格来看,国内还是相当渴望得到奥斯卡的认可,直到《云水谣》的出现,这种“中国式大片”的狂热才降温了不少。

《云水谣》以两岸分隔的战争背景描画时代动荡下的人物爱情也被看作是“冲奥”影片向人文世界的回归,只可惜该影片依然未获提名。

而2009年第81届的选送影片,纪念意义要大过“冲奥”需求,因为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因此选送了奥运会纪录片《筑梦2008》,虽然没有入围的可能,但也算应景2008年的国内大事件。

之后从82届开始到第86届,内陆选送的影片几乎都是当年的热门,并且兼顾宏观叙事和普通人的命运变化,并能凸显中国社会的真实历史与现状,从中体现出内陆影片选择的成熟、以及不再刻意迎合欧美市场的自信。

如果说之前的作品有争议,但还是比较符合奥斯卡的评选风格。那近两年推荐的作品就引发了相当大的“口水战”——比如完全不符合国际大奖评选风格的商业爱情喜剧《滚蛋吧!肿瘤君》和豆瓣评分5.2的《大唐玄奘》,竟有将近60%的网友打分2-3星;今年选送的《战狼2》更是被网友称作“连炮灰都做不了”。

02
内陆华语片VS港台华语片

其实,第73届港台选送奥斯卡的影片质量十分之高,不仅有香港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台湾选送的《卧虎藏龙》更是一举拿奖。

之后,港台选送奥斯卡的影片风格某种程度上也被《卧虎藏龙》给影响了,选送过不少“中国风”的大片:比如《夜宴》《画皮》《一代宗师》等;并且和内陆一样,香港也选送过不少商业倾向性明显的片子,比如《无间道》《如果·爱》《破风》等,但不像大陆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台湾地区的选送风格也大致如此,不过与大陆屡屡选送高投资的作品不同,港台地区时常选送一些小成本文艺片。

此外像《夜宴》《画皮》《黄金时代》这样成本较高的影片也往往有大陆资本的注入,甚至以大陆的故事为主题。但是与之相较,一些小成本文艺片反倒更能体现港台特色,比如香港在2012年选送的《桃姐》,讲述了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桃姐》有着十分地道的香港风情,是其他地区电影难以取代的,叶德娴也凭借该片拿下31届香港金像奖影后。

《桃姐》

《艋舺》

而2011年第82届奥斯卡,台湾地区选送的《艋舺》也展现了最真实的台湾本地色彩。这些成本不大的文艺片虽然和《卧虎藏龙》路数不一样,但其实比较符合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标准——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展现丰富的人性特征、传统与新时代价值观的对撞。从这一方面来说,港台选送影片的竞争力还是大于内陆的,这种对比在今年陆、港、台选送的三部影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念无明》海报上的“棺材房”就极具港地特色,影片探讨原生家庭与城市孤独具有极高的普世价值,《日常对话》则直接把镜头对准真实生活,甚至选取了敏感的LGBT题材,内涵和话题都具备了。对比内陆选送的《战狼2》,50亿的票房太过高调,宏观叙事又远离日常生活,彰显主旋律的爱国情感也很难得到国外观众的认可,所以让不少电影人感到失望。

03
《战狼2》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机率——1%?

想要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不仅影片质量上乘,是否符合奖项评委的胃口也很重要:

第72届 〔2000〕

西班牙《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第73届 〔2001〕

台湾《卧虎藏龙》  

第74届 〔2002〕

波黑《无主之地》  

第75届 〔2003〕

德国《何处是我家》  

第76届 〔2004〕

加拿大《野蛮入侵》  

第77届 〔2005〕

西班牙《深海长眠》  

第78届 〔2006〕

南非《黑帮暴徒》  

第79届 〔2007〕

德国《窃听风暴》  

第80届 〔2008〕

奥地利《伯纳德行动》  

第81届 〔2009〕

日本《入殓师》  

第82届 〔2010〕

阿根廷《谜一样的双眼》

第83届 〔2011〕

丹麦《更好的世界》

第84届 〔2012〕

伊朗《一次别离》

第85届 〔2013〕

奥地利《爱》

第86届 〔2014〕

意大利《绝美之城》

第87届 〔2015〕

波兰《修女艾达》

第88届 〔2016〕

匈牙利《索尔之子》

第89届 〔2017〕

伊朗《推销员》

以上就是进入千禧年之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获奖名单。

其实,2001年《卧虎藏龙》的获奖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华语电影的选送风格。如果从长期的获奖名单来看,奥斯卡评委还是比较偏好中小成本、甚至是带有强烈文艺性质的影片。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得主,近年来更是越来越偏向于欧洲主流的审美标准。

从这一层面来看,《战狼2》这种动作片和科幻片、喜剧片一样并不太受奥斯卡的欢迎,除去影片类型,《战狼2》的价值内核也局限了它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虽然奥斯卡对比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很强的商业属性,但还是坚持了相当高的电影艺术水准,所以说《战狼2》虽有完整、流畅的剧情和逻辑,但“半路出家”的吴京在镜头语言和精神内核方面的把控还比较青涩。更不用说《战狼2》以弘扬国威为价值导向,其实和众多好莱坞大片没有区别,的确缺乏新意;主旋律电影也和欧美国家国情有出入,曾经以主旋律为题材的《云水谣》没有成功,艺术性更差的《战狼2》成功机率会更小。

不过,内陆在2008年之后,参选奥斯卡就相比竞争更注重展示,“冲奥”的欲望也淡化了不少。影片从迎合欧美市场的“中国风”大片转向了展示中国历史与文化,甚至有国内的大导演说“我们的电影干嘛要让外国人喜欢”,所以说,《战狼2》也未必是冲着拿奖去的。

不过,电影作为七大艺术之一,对于展现民族思考起着极其深远的作用,既然拿不拿奥斯卡“小金人”都不重要,那索性就用最本土、真实、深邃的电影去展现中国,而《战狼2》能不能担起重任值得思考。

-END-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网视洞察】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网视洞察】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有其它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方授权并注明出处。

授权联系:微信号 xiaoxingxing050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