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篇 红山文化与商族起源研究5
(续) X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器。
三、制作工艺
(一)红山文化
考古发现表明,玉器的制作是与石器制作相关联的。小孤山洞穴遗址发现的三件玉制砍斫器均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可以看出早在距今一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制作玉器。《礼记·学记》中有这样的句子“玉不琢,不成器。”,已知的考古资料显示,新石器时代早期,制玉手工业开始与石器制造业相分离,但依旧沿袭石器加工的基本方法来制作玉器。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有所增加。这样就促使了玉器制作工艺的进步。但由于年代久远,关于新石器时期制作玉器的过程并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对于它的认识,只能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一切器具和玉器本身因制作而留下的痕迹来进行判断。
目前对于新石器时期制玉的技术,经研究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开料、钻孔、镂空、雕琢、抛光。
开料是将玉料按照需要进行切割。有的专家对此专门进行了关于红山文化玉器切割技术的实验。实验选用与红山文化玉器相似玉料,采用软性线具,双手分别握住线绳两端来回拉扯,并向下施力,线绳一点点的在玉料上切出凹槽,直至将玉料切割下来,同时在切割面上留下痕迹。将它与红山文化玉器相比较,得出的结果是“切面相似,均呈弧线波浪形”。而使用现代金属工具对玉料进行切割,切面则不会呈现出波浪形。
《诗经·鹤鸣》中有这样的记载“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玉器的钻孔技术中除了工具本身,还需要借助解玉砂和水,在古代作为辅料的解玉砂要求应为天然的、硬度比玉料自身要高的各种矿石。从目前所知的考古发现来看,红山文化中有玉器出土的遗址,地理位置一般都靠近河流,这样就为绳切技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钻孔技术在石器的制作上已有体现,从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中,绝大部分均有钻孔。可见新石器时期玉器的钻孔技术进一步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有些专家对于钻孔技术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选用的工具是民间木匠所使用的自制弓式手动钻,它由钻杆、拉动杆和牛皮条构成。具体操作方法是从玉料两侧对钻,孔被钻透时,残留的玉芯便会脱落。将制作后的孔壁螺旋纹与红山文化玉器孔壁螺旋纹进行比对,其结果基本相同。
镂空这种制玉技法所使用的工具为坚硬的形制如刃的石质工具,采取纯手工的方式在玉料的表面进行研磨。研磨可为单一的一面磨,也可两面磨,磨制过程中逐渐使玉料表面变薄,直到出现孔洞为止,孔洞边缘一般呈刃状。镂空主要的目的是使玉器看起来富有立体感,更加生动鲜明。红山文化玉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这种技法的是勾云形玉器,其中以丙型器最为突出。
雕琢技艺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比较成熟,有线刻、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术。线刻主要分阴刻线和阳刻线两种。阴刻线是在玉料上刻出凹下去的线。阳刻线则与之相反,是凸出的线。线刻这种技法在红山文化玉器中动物类和装饰品上应用最为广泛,例如玉龙的眼睛和躯干纹饰、玉鸟的翅膀、玉龟的龟背纹路等。浮雕是指借用玉料本身的一些边缘特点,来雕琢出突出的纹饰。例如辽宁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17号墓出土的双人首三环形玉器,“长6.8厘米、厚0.6厘米,在器的两端各浮雕一人首,双目和鼻子均成圆形”。圆雕是指整个玉器本身来讲,立体圆滑,如玉猪龙呈C形卷曲,而眼睛耳朵鼻子都凸起特点。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红山文化玉器的钻孔是在整件玉器制作完成后,最后操作的。这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假如钻孔失败,那么整件玉器便成为废品,前面所有的工序都将白费。有的学者认为,红山文化时期出现了一样新的制作工具,那就是砣具。它是一种圆盘形的加工工具,利用简单机械旋转运动的方法,对玉料进行切割、打磨的工具。杨伯达认为:“红山文化时期,其玉器造型多样。工艺复杂,已非手工制玉所能完成,必有一种新型的工具方可担当此任。这就是砣具。砣机的发明与应用是琢玉工艺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是两种治玉工艺的分水岭”。
从红山文化玉器中的勾云纹玉器上可以看出,它的凹凸纹饰是目前所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中特有的造型设计,而其制作技艺,也不是简单的手工制作就可以完成的。另一个体现红山玉器制作难度的是箍形玉器。这种玉器的形制扁圆呈空心柱状。一端口平,一端是斜切口,靠近平口一端的器壁上有两个对称的穿孔。目前发掘的最大一件为牛河梁M4:1,长18.6厘米、最宽处10.7厘米、壁厚0.3—0.7厘米,内壁留有琢磨痕迹。制作这种器形难在掏空和切面两个部分。涉及的工序繁琐,其制作难度之大,可见一斑。这些都是砣具出现的有力证据。
“最早的抛光技术。可能只是在质地比较细的砾石上或者用砾石在玉器上进行研磨,然后才用动物皮革之类的东西打磨。”,而这种技术在红山文化时代的玉器所有器物上都有应用。主要是因为红山文化玉器大部分有穿孔,用以佩系之用。而抛光可以使玉器佩戴更加方便。如勾云形玉器四个突起的角,两面都经过了打磨和抛光,而表面的抛光使得玉器细腻光滑,便于人们佩戴。
(二)商代
商代是继新石器晚期古代玉器时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