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篇 红山文化与商族起源研究2
(续) X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器。
第一章:红山玉与商玉
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范围为:北起内蒙古赤峰市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界西段逾过燕山以南到达河北北部,南界东段可达渤海沿岸,东界越过医巫闾山到达下辽河西岸。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早被认识的一种考古学文化,据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的测定,红山文化所处的时期为距今4895±90年,树轮校正为距今5485±110年。“而历史上的这一时期,正是社会激烈变动和文化频相交汇融合的转折时期”。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使得红山文化的考古遗存越来越丰富,惊艳于世人眼前,它的发现对于我国史前文明的研究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因此成为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红山文化玉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已知的考古发掘报告来看,在北方地区的新石器考古文化中,红山文化的玉器可与长江下游 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相媲美,但在年代上红山文化要早于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玉器,不仅数量多,种类丰富,并且在造型特征、制作工艺以及玉器的作用上都自成一派,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风格。它的出现标志着东北地区玉器制作和使用的悠久历史,也因此使得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史前玉器研究的重心区域之一。
然而对红山文化玉器的认识却经历了几十年漫长的过程。“1911年伦敦收录有玉箍形器,1923年玉猪龙在伦敦吉斯勒收藏品中出现,1938年出版的萨尔蒙尼《古代中国玉器》中收录有齿兽面纹玉佩,美国佛瑞尔艺术馆收藏的有齿兽面纹玉佩”,1939年北京出版的《古玉图录初集》中著录的红山文化玉猪龙,以及一些国内外的刊物中也出现过一些红山文化玉器,这些玉器在最初一般认为应属于商周时期或者年代更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红山玉器的年代才被确认,并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兴起研究红山玉器的热潮。下面从玉料、种类和造型以及制作工艺这三个方面来对比一下红山玉和商玉。
一、玉料
制作玉器时所选用的品种不同的玉料,一般以开采地来为其命名,如和阗玉、蓝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等。玉根据自身矿物成份含量的不同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软玉并非指硬度小的玉石,而是专指由透闪石或阳起石矿物组成的玉石的总称,硬度为莫氏6—6.5度。硬玉整体呈透明或半透明状,硬度在莫氏5.5-6度。据统计,产于辽宁蚰岩的岫玉年产量约占全国玉石产量的3/5,为玉雕工艺品的主要原料。现在人们提到的岫岩玉,主要是指瓦沟玉,它是岫岩玉中的一种,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蛇纹石,硬度在莫氏5.5度以下。凡蛇纹石含量达85%以上,均可成为岫玉。我国有许多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都达到这样的水平,所以岫玉并不仅仅局限在岫岩地区。在辽宁岫岩有一个叫细玉沟的地方,该地区所产的玉被称作“老玉”,是岫岩玉的另外一种。《岫岩县志》中对老玉的解释是:“出产茫无根据”为“无根之玉”。山上顺势流淌的河流会夹带极少的老玉,夏季在河中可以捞出一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时候,日本人石光宪一因为此前在河流中曾捞到老玉,便在细玉沟开办了玉矿厂,终因挖掘的玉太少,最后经营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