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 到底什么才算是国产“自主可控”CPU?
研制单位符合安全保密;指令集自主、可持续;核心源代码自己编写。
出品丨自主可控新鲜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共1923,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那么在CPU领域,到底怎么样才算是“自主可控”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提出,是否实现CPU真正自主可控主要聚焦三点:
首先是CPU研制单位是否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其次是CPU指令系统是否可持续自主发展;
最后是CPU核心源代码是否是自己编写。
倪光南院士表示,这三点是CPU是否自主可控最核心的评判标准,同时满足这三点,就代表符合自主可控CPU要求;不能同时满足,就代表不是完全自主可控甚至是完全不自主可控。
CPU研制单位是否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国家相关部门对CPU研制单位的知识产权、技术能力、相关资质、政治背景等有着层层严格的评审,通过审核的企业我们可以认为其符合安全保密要求,是安全的。
CPU指令系统是否可持续自主发展?
当然,仅仅取得架构授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指令集进行消化吸收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使CPU企业有持续迭代和供货的能力。而这也成了考验一个公司自主可控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通俗讲,一个企业在指令集消化吸收和创新上做的越多,其迭代、供货的能力越强,实现自主可控的可能性越大。这也就是第二个关键词“可持续”代表的意义。就好比我们写一篇文章,文字的字体取得了授权,但具体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个人写作能力了。
除此之外,供应链自主可控也是考量的一大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目前,国内CPU企业正积极响应号召,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伙伴补短板、锻长板,合力建设自主可控的供应链。
CPU核心源代码是否是自己编写?
国家对核心技术相关企业是否具备“国产”资质、产品是否符合“国产、自主可控”有着严格的测试和审查。针对CPU,其中一项硬性要求是国家审核其全部源代码和专利。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不论哪种架构,只要符合国家要求的“国产资质”,既拥有可自主编写的全部源代码。
有不少网友会问“指令集授权怎么能算自主可控呢?”
指令集授权并不意味着不自主,自主不是要封闭起来,自主是要有发展权。以ARM为例,Arm系CPU企业获得了架构层级授权,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完成指令集以及芯片核心的自主设计,生产;LoongArch自主指令集则融合了x86、ARM、MIPS、RISC-V等指令系统的主要功能,自主性、兼容性强;国产x86企业的设计研发技术已经实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且设计研发(内核微架构、源码、IP)都是由中国团队在境内完成。以上几个国产架构完全称得上国产、安全且自主可控。
结语
倪光南院士CPU自主可控“核心三要素”的发布,让CPU自主可控有了评判的准绳,但每个人对于“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可控”、“具备哪些条件才是真正自主可控CPU”的认识都不尽相同,关注国产CPU的你怎么看待“自主可控”呢?你认为哪些企业才能生产出“真正”自主可控的CPU呢?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参考链接:
1.倪光南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发展信息技术应立足自主创新 》
2.《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讨论之二:到底什么是自主可控?
3.国产CPU的自主可控——知乎
4.田 斌 张 伟,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国产处理器自主研发要素初步研究》
5.国产X86芯片的自主可控
6.中兴之后华为再遇阻?倪光南:CPU自主可控有三大要素
https://m.sohu.com/a/229535971_128075/?pvid=000115_3w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