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打草袋子》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打草袋子,那还是70年代的事。当时,在我们东北,辽南的盘锦,可以称得上一项主导产业。从市到县,从县到乡,从乡到村,从村到屯,全民上下总动员,男女老齐上阵,家家户户都在干。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
  对这件事,70年代出生的人,也许有星星点点的记忆,但对于80后、90后,那就是一张白纸。在大脑中,一点痕迹都没有。
  1970年,我念小学四年级,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差,全家9口人,老的老、小的小,只种9亩水田。除了一年种地的收入,没有别的来钱道儿。去搞副业,对于一个农村小家庭,简直是纸上谈兵。
  在当时,屯子里,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琢磨着来钱道儿,想来想去,还点就地取材,打草袋子吧。原因是:它成本低、见效快、打完了、就变钱。
  其实吧,这个事也并不难。买几分木料,找个木匠,用上2、3个工,打一台草袋车子,把设备问题就解决了。那原材料更不用愁,我们这里是水乡,主要种植水稻,到了秋后,脱完谷,家家户户稻草堆成山,遍地都是。
  搓草绳大人、孩子都会。打草袋,要是生手,半天就学会。只不过开如时,手脚不协调,速度慢一点,用不了一周,都是成手。只要人不懒,就不愁挣钱。要说挣钱,也挣不了大钱,只能挣个零花钱儿。一片草袋卖5角钱,相当于一斤大米的价格。如果一天打20片草袋子,只得收入10块,不过,那时的钱实,物价也低,10元也能办挺大事。
  销售也不用愁,村里有供销社,攒一周就可以卖一回,一手桃一手杏,当场就兑现。
  尽管打草袋子,挣不了大钱,但对于农村的小门小户,在生活上也一个添补。
  在那时,孩子放学以后,到家里,首先做完作业,然后,就按家长的吩咐,去搓草绳儿。
  家长每天都下达任务数。刚开的几天,每天50米,待搓绳熟练了,一天天递增到100米、150米、200米……。一个草袋子,大约用50米草绳,搓绳快手,一天能搓1000米,能够20片草袋的用绳,最慢的也能搓200、300米。
  孩子的当天任务,一般都在晚上睡前完成。今天搓绳、明天搓绳、后天还搓绳,一年365天,周而复始,几乎天天都是这个样子。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
  搓绳这活儿,并不累,只是时间长了腰疼。手上磨出血泡,每动一下,钻心地疼。
  每当看到这种情景,家长也心疼孩子。也不忍心让孩子再去搓绳。但他们也知道:孩子们不搓绳,打草袋子,就得停工,不打草袋子,拿啥赚钱呢?
  只为了这个,草绳天天搓,草袋子天天打,一天也舍不得停下来。一但有一天停下来了。一个家庭中的随人靠往、孩子上学的学费、零花钱、过日子的油、盐、酱、醋钱从哪出啊?
  说句心里活,做为一个孩子,耐力是有限度的。既便是学习,时间长了,也厌烦呐!何况是搓草绳呢?但是,看到家大人,一天起早贪晚,忙忙碌碌的,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坚持着。
  一片草袋子,做成成品,有好几道程序呢?打袋片、拧袋边、缝草袋、剪毛茬儿……尽管不繁琐,每道工序都得学。开始时,我只会搓草绳,时间长了,在大人的言传身教下,我都逐渐地学会了。在家长忙不过来时,我就为他们打个顶手。
  在当时,家家户户比着干。小村里,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只要你走在路上,就能听到农户的"吧嗒……吧嗒″的打草袋儿的声音……
  那声音,就像那古老的织布机声,一样的美妙动听。从那悦耳的声音里,仿佛要把人们从贫困生活中震醒,让人们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时间过得真快,50年,弹指一挥间,现在,每每回忆起当年搓草绳儿、打草袋儿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2021.1.13.16.50分于盘锦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