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母校(二)——我的老师
乡下孩子进城,而且是大城市——地区所在地,自然是自卑胆怯惊异持续了许久。师范的普通班学生乡下学生居多,穿着打扮大同小异;英语班城里同学多,女生皮肤白皙长相穿着洋气,似乎来自另一个世界。行走于校园,常不由自主低下头放慢脚步挪到墙边拐角斜觑着那些漂亮的女同学挺胸昂首趾高气扬走过。前些年开一个研讨会,碰见一个熟悉的面孔,聊了几句,正是当年隔壁宿舍的一位城里同学,饭桌上,我对她真诚地感叹“用了二十多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吃饭……”
漂亮的城里同学令人羡慕,而最让我们一群乡下丫头惊异的,是学校的女老师。
女神风采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是李静老师。李老师身材高挑匀称,一头卷发自然落在肩上,刚到脚面的小西裤永远挺括,中跟黑色皮鞋一尘不染,妥妥的女神风范。
第一节课,李老师讲了校纪校规班级纪律要求,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记得她告诉我们她四十八岁。这个信息太令人震惊:四十八岁,和我母亲的年龄差不多!而我母亲及和我母亲年龄相近的农村妇女早就是穿着黑色蓝色灰色大襟褂子的老太太了……
李老师上课干脆利毫不拖泥带水,她右手攥着粉笔左手习惯性地将外套最下面的衣扣解开系上再解开再系上,枯燥的心理学知识在她流利的普通话和流畅的板书中变得生动易懂,左脑右脑、条件反射、思维想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胆汁多血粘液抑郁四种气质类型……常常是下课铃声响起,黑板右下角的板书也刚结束。考试前,只要翻翻笔记回忆回忆课堂便可轻松过关。
第一学期开学不久,秋季运动会开幕,不知李老师用什么魔法,总之是我们班几乎所有项都斩金夺银获得名次,团体总分遥遥领先;虽然我在李老师硬性为我报的铅球项目中顺利淘汰并差点砸了自己的脚,但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站在体育比赛的赛场上……李老师爱养花,她家的小院子就是个花园。每次全校卫生大检查,班上男生便去她家里抱来几十盆花,教室宿舍的窗台上一下子姹紫嫣红生机勃勃,别班同学只有徒然羡慕感叹。
除了上全年级的心理课,李老师似乎还在工会兼职。一次打扫卫生,我站在教室的窗台上擦玻璃,李老师转了一圈看了看,便叫我到她办公室,帮她整理文件柜里众多的材料。她耐心指导我按文件标题归类填表装档,夸我细心麻利字写得好,于是每周大扫除的半天,我的任务就是帮她整理文件打扫办公室。跟着李老师,不由自主想模仿她的一切,可惜先天缺失后天不足,三十多年过去,对李老师崇拜备至却难望其项背。
退休后的李老师与人合办了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十多年前,我还在老家的一中,近七十岁的她去招生宣传,蓝色连衣裙上配乳白色丝巾,气质高雅笑容迷人,走路仍像当年一样挺拔有力沉稳坚实。校长听说是我的班主任,一句“其师其徒”的赞誉让我自豪又惭愧。后来听武威同学说李老师还在她办的学校上班,只是学校改成了幼儿园。
算起来,李老师已近九十岁高龄了——祝敬爱的李老师寿比南山!
升入三年级,班主任换成了刚刚师大毕业的吴玉珍老师。
吴老师个子中等偏矮,微胖,年龄比我们稍大几岁。大概是刚走上讲台吧,一说话脸就红。吴老师似乎更得男同学喜欢,有男同学称她“小吴”,先是背后叫,有时候防不住被听见,也只是笑笑,一笑便满脸飞红,腼腆地像小女孩。也许是刚当老师,吴老师不太善言辞,作为班主任说话也不多,但数学课上的很是精彩!两年没有正式数学老师的我们一下子觉得微积分数列是那样迷人有趣。可惜不到一年,我们便各奔东西,变成了几乎所有学科的老师。更令人痛惜的是,几年前吴老师罹患癌症不幸去世,毕业时的分别竟成永别——愿亲爱的吴老师安息!
慈爱如母赵老师
师范学校的宗旨是“面向农村,面向小学”。这个口号用了文言文互文的手法,意思是“面向农村小学”,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教师。盖因当时教师奇缺,我们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到农村初中。至于所教学科,往往视学校需要而定,故而同班同学教什么课的都有,后来大多到师专或师大进修,才有了正式专业。
我从小喜欢文字喜欢文学,还曾不知天高地厚自信自负地认为“我不教语文谁教语文”,自然更关注语文和语文老师。
师范的语文课分《文选》和《语基》,一年级二年级,文选老师换了又换。先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精瘦老先生谢老师,老先生文革被关牛棚遭造反派殴打,虽然五十多岁却体格孱弱,思维迟缓,站在讲台不住地摇头,半天才能说出一句与课文关系不大的话,看着既心酸又着急。不多久,换了一位姓朱的中年老师。朱老师倒是声如洪钟侃侃而谈,大受欢迎,可惜不久就调往省城。之后又陆续有三四位老师临时走进过文选课堂,都是匆匆而去。而在我们,一本文选几十篇文章一两周便全读完,考试成绩也并不比别班差多少。上了一段时间的文选自习课后,终于迎来了正式的文选老师——赵芝芳老师。
大约三十多岁的赵老师身材矮小,和蔼可亲。虽然课上的很传统,因为认真负责,待生如子,深受学生信赖热爱。赵老师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冬天快到了,男同学们便自发去家属院赵老师的小院子帮忙装煤炉捏煤球,女同学帮着洗被套搞卫生,赵老师便做了大锅的面条和菜,让同学们美美改善一次伙食。
上了师范,预示着毕业有了工作,同学们远不像中学一样用功学习,加上没有固定老师,一年多时间竟没有正儿八经写过作文。赵老师来了,也开始了两周一次的作文。不爱理化,不爱体育,独好文学音乐的我在唱歌之外,终于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一次写作文,大概是议论积累的重要性,我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期盼被当做范文评讲。结果是我引以为豪的大量例子“精句”被赵老师的红笔无情勾去,还留了“堆砌材料表达不简洁”的评语。虽然失望伤心了好久,但以后写文章,再也不会把自以为得意的东西全部堆上去了。
1999年夏天,我受学校委派去师范参加普通话培训班,校园碰见赵老师,她竟能准确叫出我的名字,并说当年对我的的印象:“你的普通话很好啊。”“你的文笔很好啊。”让我感动了好久……
以后再没有得到赵老师的音讯——祝年过古稀慈眉善目的赵老师健康长寿!
学者风范梁老师
三年级时,加了一门《小学语文教学法》,由大名鼎鼎的梁万畦老师任教。
因为梁老师,我在走上讲台前就知道了叶圣陶刘国正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中国语文教育界的泰斗;因为梁老师,我曾立下过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的宏愿;因为梁老师,我多次放弃了离开讲台另谋他业的想法、在讲台上耗费了三十六年了无成就却仍自得其乐无怨无悔!
在教学法课上,梁老师让我们阅读《鸿门宴》。他没有为我们一字一句翻译课文,也没有讲时代背景段落大意,而是布置了几个问题:分析本文比较手法的运用,从《鸿门宴》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这样的教法,即使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也丝毫不落后不过时!
梁老师在八十年代初期便有几本小学初中语文教学方面的专著出版。梁老师经常写文章,修改后便让我们几个书写稍微端正点的同学替他誊写。后来每当教学或写点文字懈怠时,就会想起梁老师办公桌上的一摞摞文稿。抄完文稿,梁老师七十多岁高龄的老母会热情留我们吃饭,于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并吃到了糖醋里脊鱼香肉丝……
梁老师至孝,一直陪伴伺候老母以九十多岁的高寿离世。
梁老师几年前去世,当时我正在外地培训而未能前去参加丧礼,在此借我笨拙的文字对已至仙界的梁老师道一声——谢谢您,我的恩师!愿您安息!
致敬我的老师们
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小学老师,音体美和语文数学一样是主课,理化生倒是副课。这正好合了我不喜欢理科的特点。
教物理的是儒雅的卢胜春老师,后来卢老师调到市教育局督导室。有一年他去民勤督导,饭桌上曾问我曾经最喜欢上什么课,我说“物理”,惊得卢老师差点把刚喝的水喷出来,说:“我怎么记得物理课上你就没醒来过。”毕业多年,没了曾经课堂上的拘谨和害怕,我开着玩笑说:“老师,我醒来过,我的字就是跟您练的。”卢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板书一丝不苟整齐美观,我也的确在课堂上模仿卢老师写字,只是缺乏功底和恒心,效果甚微。
我自小喜欢音乐美术,初中时就能识简谱,领到那横线上飘着小蝌蚪的音乐课本,兴奋期盼着每一节音乐课。音乐赵雪华老师小巧玲珑非常漂亮,皮肤雪白雪正如其名。印象中的赵老师衣着多变考究,冬天上课前,总是先优雅地脱下毛领子大衣,将经常变换颜色的围巾叠好放到第一排女同学的桌上,低头轻轻吹一吹琴凳。几个视唱没唱熟,下课铃声已经响起。考试考视唱,几个男同学将世界名曲拐弯抹角“改编”得面目全非,赵老师便细声细气地批评“你们还不如我幼儿园的儿子”。现在想来,从部队歌舞团专业的赵老师也许更适合做幼儿园老师。不过,在她的教导下,一部分同学起码能对着那跳跃在横线上的小蝌蚪唱出一些世界名曲了。
三年很快就过去,三十多年也很快过去了……至今,那些曾经熟悉的老师:方言浓重的张启明老师、讲课慷慨激的苟振华老师、耐心文雅的体育王文普老师、时常面带微笑的美术王兴智老师、年轻的语基老师李凤……音容笑貌仍在眼前!祝师范那些曾经和现在所有的老师健康长寿!
木子:民勤东湖镇人,教师,现居兰州。自题曰:
大漠孤镇一株李,
本是沙砾误称玉。
十年神州满天红,
卅载杏坛半世愚。
“super三人行”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