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塔”与纳骨瓮——来自西域的神秘葬俗

一.隋朝使者的见闻

在隋炀帝时,有一位名叫韦节的使者被派去出使西域。他到了很多地方,也领略了在隋朝域内闻所未闻的神奇风俗,还收到了丰厚的礼物。比如在中亚的史国,他收十舞女、师子(即狮子)皮、火鼠毛。后来,他将经历撰写成了一部专著《西蕃记》,这部书原本可以成为媲美《大唐西域记》的名著,可惜在历史长河里已经亡佚了。

不过万幸的是,在唐朝杜佑编撰的《通典》里,采用了《西蕃记》的一些内容,因此我们还能跟随韦节的笔触去感受那个时代的异域风情。其中有一种风俗最是跟中原文化不同,那就是丧葬。

具体什么情况,我们看看下面的两段记载:

《通典·康居》:国城外别有二百余户,专知丧事,别筑一院,其院内养狗,每有人死,即往取尸置此院内,令狗食之,肉尽收骸骨埋殡,无棺椁。

《通典·波斯》:死者多弃尸于山,一月理服,城外有人别居,唯知丧葬之事,号为不净人,若入城市揺铃自别。

从以上的两条文献可知,在当时的西域国家有专人负责处理遗体,只是这处理的方式看上去让人“毛骨悚然”,是专门修建一个院子,里面养狗,有人死了就让狗来食用肉体,而后将剩余的骸骨埋葬,不需要像中原地区那样使用棺椁。或者直接将尸体送到山上,一段时间后再去收集骸骨。

看到这儿,可能很多人已经在想:这是不是天葬的一种呢?

的确如此,这是利用自然的力量来处理尸体的丧葬方式。毫无疑问,对于当时的韦节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他乡异俗。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代,斯特拉波(Strabon)也在作品当中记载了类似的现象,只是当时由于缺乏了解,误以为当地人是把没有咽气的老年人直接丢去喂狗。实际上那是跟韦节所记录的十分相似的天葬习俗。

二.拜火教的特殊葬俗

这种葬俗,源于一种古老的宗教——拜火教,也叫琐罗亚斯德教。琐罗亚斯德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经广泛流行于西亚、中亚,还曾经流传到我国。拜火拜火,一听就知道,火是神圣的。根据拜火教的规定,尸体是不洁净的东西,而土壤、火、水都是圣洁之物。这样一来就尴尬了——如果把不洁的尸体直接埋葬或者丢到河里、用火烧,都十分亵渎,是犯罪行为,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拜火教神庙

那该怎么办呢?信仰拜火教的人会让专人处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流程就是把尸体放置在特定的场所,而后让犬、秃鹫等动物来食用肉体,这个地方被称为“达克玛”或者“寂静之塔”。一段时间后,丧家再来寂静之塔取回遗骸埋葬。

寂静之塔大多用石头或者砖修砌出环形的围墙,里面分为三层,最外层放置男性,中层是男性,最内层放置儿童,规划整齐。在寂静之塔里面还有一口井,如果丧家不选择埋葬遗骨,可以直接将遗骨放入井内。

位于伊朗的寂静之塔

三.遗骸的归处——纳骨瓮

为了配合这种葬俗,还诞生了一种独特的葬具——纳骨瓮。顾名思义,这是用来收敛骨殖的容器。这种器物起源于中亚地区。毕竟,虽然肉身已无,但骸骨本身或多或少也存在“污染”神圣土地的可能性,那么用一个容器把骸骨装起来再埋不就妥帖了?据记载,纳骨瓮的材质跟死者的身份也有直接关系,王室有资格用黄金的纳骨瓮,而普通人最常用的就是陶质的纳骨瓮。

乌兹别克斯坦出土的纳骨瓮

作为遗骸的最终归处,纳骨瓮毕竟只是用来收敛骨头而非整具尸体,所以往往不太大,但是外形比较多样,最常见的是盖子隆起、四壁较直的形态,比如下图是出土于古代花剌子模的一件陶质纳骨瓮,这种形态跟游牧民日常使用的毡房颇为相似,很可能就是对毡房的一种模拟。

纳骨瓮上的祭祀形象

纳骨瓮上的图案也很有意思。常见拜火教的神祇、祭祀,这不难理解,但是有些题材就比较活泼了。比如下面这件纳骨瓮,出土于撒马尔罕。在其侧面居然有四位跳舞的粟特姑娘。在悲伤且隆重的场合上使用这样的葬具,是当地的葬俗还是出于墓主人的爱好?

随着拜火教的传播,纳骨器也随着走向各地,在我国也有所发现。比如下图,是出土于新疆吐峪沟的一件陶质纳骨器,它的形态跟那种模仿毡房的明显不同,像一个圆筒。考古学家发现它的时候,瓮里的遗骨还保存完好。

吐峪沟出土的纳骨瓮

甚至,在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一件,即下图所展示的。这件藏品于1957年被收入故宫,最初被判断为唐代的陶屋模型。不难看出,这件器物的外形就是典型的中原风格房屋。但是最奇怪的是在屋檐上有一个男子的半身像。专家们研究后指出,这件东西其实也是纳骨瓮。那么,它很可能就是拜火教传入中原后,又跟本土风格融合的产物了。

故宫藏纳骨瓮

世界各地的文化,面对死亡,大多是认真严肃的,拜火教的葬俗虽然跟我们所熟知的种种葬俗都有不同,但是同样有着严谨的程序和虔诚的信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