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上海:豫园 老街 城隍庙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上海虽然现在是国际大都市,可是在上海开埠以前,它还只是有“小苏州”之称的小县城而已。那时没有南京路,没有上海滩十里洋场,最精致的地方是豫园,最热闹的地方是城隍庙,至今这里仍然是中外游客必游之地。
作为外地游客,对于上海老街,豫园,城隍庙傻傻分不清楚,其实豫园和城隍庙是隔壁邻居,因为两处离得很近,所以容易混淆,但是对于当地人来说,豫园就是城隍庙,不会分得那么清楚。
但是如果从地理位置和专业角度来说,豫园曾是一处私家园林,城隍庙则是一处带宗教性质的庙。
现在的豫园景区应该分为豫园,老城隍庙,小吃街,小商品中心,老街等。
其实,上海老街就在豫园景区内,属于小商品、特产、民俗文化的购物街区。
走进这上海老街,我们一行人东看西看……
街道两侧尽是鳞次栉比的仿古建筑,雕梁画栋的朱红大门,青光凌凌的古砖巷陌,小桥流水、杨柳轻抚,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宛若置身于《清明上河图》之上。耳边满是吴侬细语的低声吟唱,旗袍摇曳出的古典诗韵,满巷的胭脂水粉味会让你恍若前世曾经来过……
给两位老人拍照留念
小吃街汇集了众多的上海特色小吃,南翔的小笼包与蟹黄灌汤包,绿波廊的三丝眉毛酥,松月楼的素菜包,还有那甜味四溢的桂花糖藕和满街飘“香”的油炸臭豆腐。传统中又不乏现代元素的点缀,炸鱿鱼、爆花蟹、烤肉串……,避风塘、必胜客、星巴克、哈根达斯等等,当然,也少不了从大洋彼岸来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了......
上海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在这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豫园内的西洋镜前,长衫的老板口若悬河的道白:要说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绝对的上海老味道!
在十里洋场复古楼上,伴随着“上海滩”主题曲,一袭淡雅旗袍的女子轻握香扇,独倚朱栏,那一颦、一笑、一低头、一回眸间都流露出醉人的风韵。民俗街两侧,素描、剪纸、布贴图艺、易拉罐剪拼画、镂空内雕等民俗现场表演精彩纷呈,最亮目的是捏面人,就如照相似的,几块面团,三两下间,量身定做的小人偶就出现了。
我们来到了九曲桥上,看见桥下面有各种颜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灵动异常。许多游客在桥上拍照留念,我们也一样。九曲桥顾名思义;是指桥共分九曲,曲折迂回。“九”是数字中最大的单数,古有“九九归一”和“九五之尊”之说。均是对“九”这个充满吉祥,尊贵的吉数集中的概括。我们站在桥上,看桥身依着碧水,桥水空明,桥身如玉带浮水,水面波光潋滟,令人遐想……
城隍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民俗神祗之一,每县必建城隍庙。对城隍最初来历说法不尽相同,宋以后,许多地方形成了以奉祀过世英雄,或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为城隍,作为护佑百姓的城神。城隍的另一个职能是主管阴间。汉民族相信世上存在着阴阳两界,视死如生。阳间归县衙管,阴间归城隍管,城隍爷就是阴间的最高司职。城隍道教称为城隍神,城隍庙也被列为道庙。
上海老城隍庙原为霍光神祠,三国吴主孙皓所建,亦称金山神庙,大殿供奉金山神主霍光。金山是上海的西南门户,现今是上海的一个区。霍光是汉代的大臣、政治家,曾经为汉武帝辅政。据记载,上海在受到倭寇侵扰金山的时候,由于霍光的保佑,倭寇被打退,金山人民免受战火灾难。金山神庙改为城隍庙以后,霍光遂为上海的城隍神,得到奉祀。
后来明太祖又任命了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第七代孙秦裕伯为上海县城隍神,据说秦裕伯生前拒绝为官,这朱元璋啊也够霸道,死了也要给他封个官。传说秦裕伯“显灵”,使上海百姓免遭清军攻入上海的屠城。所以上海城隍庙变成“前殿为霍,后殿为秦”这样特有形式。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在吴淞炮台,上海百姓为了纪念他,也把他供奉在城隍庙,把他也算上城隍神的话,就是第三个。
城隍庙内殿宇宏伟,建筑精美,古色古香,香火鼎盛。
受明、清历任上海县府的重视和百姓的热心支持,上海城隍庙的庙基不断扩大,宫观建筑不断增加,乾隆时期又收购了西面的豫园。商店、酒楼、饭店、茶馆,宗教、商业、园林、民俗,统统融汇在一起,豫园—老城隍庙成为上海开埠以前,上海民众唯一的游乐之处,庙会期间更是热闹非凡。
上海老街、豫园、城隍庙,少有的走心攻略,感受真正的老上海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