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4)
既然得气与气至这么重要,那么医生如何感知到针下是否得气,如何促使针下迅速得气,患者的气至又会有哪些表现呢?
这里面又涉及到了针刺的第三方面的内容,通常也是《针灸学》教材里没有提到的内容,也就是针刺过程中一些“无形的作用”所起的作用。我们先说一下关于得气,我们知道得气是针灸是否起效的关键,也是起效的前提。所以,扎针时我们就一定要去追求这个得气的感觉。
那么如何才能迅速得气,如何才能感知到是否得气?通常我们教材里都是论述如何使用一些提插捻转等一系列手法来催气,这些操作当然有效果,我们在临床针灸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些关于手法操作都属于一些“有形”的操作,都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操作,相关内容大家可能参考各种针灸书籍,包括教材。但是在临床中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操作,或者说在针灸过程中看不见的操作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首先,我们说一下关于对得气状态的感知。一般得气的状态,患者会感觉酸麻胀重,而医生会有针下沉紧的感觉。但是这个感觉如何界定,或者说如何感知?这一点并不是每个针灸医生都能做到的,所以临床中很多医生的做法就是直接把针扎完了就走人,从来没有考虑过针下得气与否,因为感觉不到所谓的沉紧感。负责一些的医生可能会问一下患者麻不麻胀不胀。所以如何才能感知到针下的沉紧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感知”也是一个无形的内容,是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旁观者无法看到的。如何才能提高医生的感知能力呢?这方面就需要医生加强自身的敏感性练习,尤其是对于手指的敏感性练习。如何练习这个手指的敏感性,对于针灸医生来说,完全可以参考脉诊的练习方法。比如最经典的方法,在桌子上放一根头发,在头发上放一张纸,用手指去定位纸下的头发,随着敏感性的提高,可以增加纸的张数。
另外,当代大医脉神许跃远老师提供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参考。很简单,就是经常握拳,让三个手指抵在掌心,这样用掌心来温润手指,就能保持手指的柔软性以及敏感性。
其次,我们知道如果患者在针灸过程中痛感小,患者就会更容易放松,所以如何让痛感更小应该是针灸医生追求的一个小目标。患者的痛感,可能因人而异,也会因针刺的部位而有差异,我们暂时不说这些差异,我们就探讨一下,针刺相同的部位,如何能让痛感更小?我总结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使用更细的针,痛感就会变小;另一方面就是在进针速度上做文章,一般情况下,进针速度越快痛感就会越小。
如何能控制更细的针,如何提高进针的速度,这都需要针灸医生有长期的“练针”的环节,这个练习的过程,是在针灸过程中体现不出来的,这也是我说的“无形的作用”。如何练针?当然方法有很多种,历代针灸大家在其著作中都会提到练针的环节。总之,不论用什么器具练针,大家都要本着一个基本原则“持针之道,坚者为宝”,就是保证这个针在针刺的过程中保持直的状态就可以。
现在网上有很多针灸包,针灸垫之类的器具,也是很多大学里给学生提供的教具,这样的教具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毫不费力的把针灸针扎进去,所以这类的器具只能用来“考试”,对真实临床上没有任何意义。
近几年我发现一个扎手纸卷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定要是那种中间带有纸壳的手纸卷,练习起来感觉有困难,这样的练习才会有意义。总之,对于一个针灸医生来说,这个练针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关于得气的话题,我们再说一个针灸医生整体功力的问题。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就像两个同学同时去追求一个白富美,一个同学是高富帅,一个同学是矮穷矬,很显然,那个高富帅的成功机率会更高些。这就像扎针一样,有的医生扎针总也不得气,而有的医生扎针特别容易得 气,而且气感还特别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是高富帅,你是矮穷矬。
如何让自己在针灸方面也变成高富帅呢?除了手指敏感性的练习,指力的练习之外,针灸医生最好还要进行一些传统武术基本功的练习,这是让医生气场强大的一个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意义的方法。有的人觉得,搞推拿的需要练习一些基本功,而实际上搞针灸的更应该进行这些练习,除了能让医生在临床过程中提高得气的效率之外,对针灸医生本身也有一个保护作用,在接触过多的患者之后再进行一些练习,也有助于医生“气”的恢复。
上图是我在网上找的一个图片,应该是在练习大成拳的桩功,但是大家不要学习这个小伙子,站桩时表情要放松。松、静与自然是练习各种传统武术基本功的要领。
我本人一直在站桩,我站的是大成拳的养生桩。具体方法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如果你接触过其他传统武术,诸如太极拳、八极拳之类,只要有基本功的练习的,都可以做,甚至瑜伽也可以。任何一种传统功法基本功的练习都会提高你的正气,坚持一段时间你的针灸疗效就会不在经意间有所提高。
以上三点,手指敏感性练习,指力练习,传统武术基本功练习,就是我所说的提高针灸疗效的“无形”之力。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的说一下气至的话题。
气至如上文所说,是气至病所的意思,不要理解为气至“针所”,要注意“病所”与“针所”的区别。气至就是针灸后产生了疗效,那么这个疗效应该如何判定呢?这其实是针灸医生比较头痛的问题,通常我们治疗一个痛症的患者,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描述,比如针前很痛,针后不痛了,这样就是有效了;比如治疗面瘫,针前脸是歪的,针后正了,这也是有效了。所以当代针灸临床中,大多数基层医生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以痛症为主,然后就是面瘫和中风后遗症。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与不会判定疗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病症,不是痛症,不是面瘫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判定是不是有效了呢?
其实最可靠的判定针后是不是有效的方法,应该是通过脉诊来判定疗效,但是大多数针灸医生又不掌握脉诊的技术,所以今天我们就大概说一下脉诊之外的判定方法。脉诊针灸,以后单独再讲。
内经说“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临床中哪些现象可以认定是明乎若见苍天呢?
由痛变不痛。这是大家都会的判断,也是大多数医生所使用的判断方法。在针灸之后如果出现如下的现象,也可以判断为针灸有效,或者说是气至的表现。
1、针后患者唾液增多。
2、针后一段时间患者特别想睡觉,或者针后当时患者就睡着。
3、针后患者感觉心胸开阔,呼吸顺畅。
4、针后患者头脑清晰,眼睛明亮。
5、针后患者舌象出现改变,比如颜色由暗变浅。
6、针后患者面色改变,针前灰暗,针后红润。
7、针后患者心情变好,不像针前那么忧郁。
8、针后患者出现局部冷或者局部热的现象。这种冷热的现象要跟发烧区别开来,冷多半是体内寒气排出的现象;热多半是不通的经络通畅的现象。
总之,气至的现象可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并不只是局部酸麻胀重,或者说局部也就是“针所“的感觉并没有“病所“的感受更有意义。
最后引用一位业内大咖关于针感与气至的论述来结束这个话题。
“针感和得气不是酸麻胀痛,也不是触电感,而是融雪一样的能量流动,还有所过区域的温度变化,皮肤潮湿滑润温热等。
也不是针感越强疗效越好,应该是有如汤泼雪一样漫开,流通了……,
有人讲,像个罩子笼住一样,有人说,好像要飘起来,有的人是身子不由自主的转动……
有的只是一下子就睡了过去,醒来症状消失。
这都是针下的场效应,局部膨胀,潺动,抖动,靶点为眼睛的可以看到光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