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四个新教学观

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行为转变的前提。教学观念转变到什么深度,教学行为就能转变到什么程度。

一、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课程观决定着教学观,课程观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观的解放。新课程的课程观是: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此时的课程就不仅仅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在不同的教育情景中,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更对内容进行不断变革和创新,从而转化为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是构成课程的组成部分,作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

新课程观下的教学就不仅仅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的过程因此而成为课程内容不断生成的过程。课程也因此变成一种动态生长的文化。课程层面的这种变革。必然引发教学层面的彻底解放,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个性化创造实施的过程。

二、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和互动就没有真正的教学发生。交往是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师生积极交往、互动,双方相互交流、启发、沟通、补充、完善、不断生成新知,并伴随着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和对获取知识的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师生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互教互学,在双方不断平等对话中,同时教与被教,在交往中实现角色置换、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和交流。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显现,个性才能得到舒展和张扬,创造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一起去感悟和理解、交流与分享,个人的专业在交往对话中成长,生命的活动不断得以提升。师生多向交往、互动、互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形成,维系教学正常进行的情感纽带不断结成。

三、教学不只是注重结论,更要注重过程

结论显现的是学科探究的结果,过程展现的是学科探究的过程与探究的方法。教学结论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教学过程是指达到这个目的或结果所必须经历的活动过程。对二者的任何一方偏废都是不可取的。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是不容置疑的。同时注重学生是怎样获得这个结论的,如果这个结论是通过记忆和背诵取得的,它的价值是有限的。而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选择、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结论不仅是多样的、丰富的,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也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体现。

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列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发生矛盾,学生认知产生困难和障碍,打破学生原来的认知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尝试解决新问题重建认知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丰富的探究体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和失败,但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这种成长的经历和体验能使一个人的能力、智慧乃至性格、习惯逐步走向成熟。

四、教学不只是关注学科更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科教学不能凌驾于教育之上。传统教学最大的失误就是只教学生读书、写作、计算,而不教学生如何快乐地生活,教学过程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发展,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解题的机器。

新课程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人”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关注学生:

1.关注每一个成长的生命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尽管他们各方面的表现不尽相同,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个性特长、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生命的成长,尊重差异才是真正的尊重。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活动中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不同的情绪情感表现,充满爱心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学生厌学的原因很多,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教学方法的不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什么蕴藏着丰富智慧的知识被教师教得那样枯燥、乏味,失去了知识的活力。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学生,学生就会发展成你眼中的“定型”。教师最大的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心灵、人格成长的地方,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课堂教学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显现教学内容中的教育成分,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应该越来越有社会责任感,越来越有爱心和同情心。教师要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灵,让知识教学与心灵人格同步成长。

(0)

相关推荐

  • 普通教师蜕变必优化的八种教学法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为什么李老师被评为优秀老师,为什么他的学生那么优秀,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相信作为一个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同样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差距怎么就那么大? ...

  • 新课改的三种教学模式

    改变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意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适当减少师生间的纵向交流,增强学生间的横向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大胆增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 ...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观

    李孔珍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领地,因此,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度而言,主要局限在教师的教上,从新课程的发展性教学核心内涵--" ...

  • 【328】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结合学科的特点以 ...

  •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角色观

    周见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 ...

  • 对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蒋雨华 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性教学.是以新课程的 "三维"目标为依据,以现行教材为基本素材,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发现问题,产生探究主题,进而通过对材料.案例的分析 ...

  •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标>要求我们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以及实践,我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有 ...

  • 践行新课程理念,实施开放式教学

    杨大会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开放的,所以数学是开放的,数学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因此必须开放数学教学,转变教学行为方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 新课程背景实施下课堂教学系统的重建与发展

    方晓波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对原有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系统的一次深层次冲击和变革.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整个课堂教学操作系统对于新课程理念及其实施方案作出迅速的响应将是课程改革最终取得 ...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钱忠平 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是课堂,课堂教学应怎么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急待研究的课题.目前,参加新课改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