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攻坚】处处明辨津液观,当知黄芪用法时机
首诊医案
吴某,女,40岁
时间
2019年1月24日
主诉
疲倦、易感冒十年余
既往史
蛛网膜下腔出血;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免疫性习惯性流产;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全血细胞减少。
刻下
怕风,怕冷,不怕热,出汗不多,无食汗,无盗汗,汗后不凉。头微不适,无心慌胸闷,手足凉,手足不麻,手黏,无耳鸣,无鼻塞流清涕,维持一个姿势太久会颈肩腰背或肌肉关节僵痛。
口干微苦,多言咽喉热。咽痒想咳嗽,夜间加重。饮不多,饮热,纳可,食后易饱易腹胀,无反酸嗳气,腹凉,肠鸣不频,大便1日1次,成型但量少(药后),排解顺畅,小便无尿频尿急,不灼热,色黄,排尿顺畅,夜尿0次。
眠差,入睡难,易醒,梦多。记忆力差。易疲倦,易感冒。白带正常。月经周期30天,经期2天,量不多,色暗红,无血块,经期小腹不疼不凉、腰酸,腰不疼不凉,经前无乳房胀痛,经间期无异常出血。 血小板总数100 g/l。
查体
脉浮弦;舌红嫩,苔薄白腻,中裂痕,下睑淡白边淡红,腹微满,下肢甲错,袜痕,血络,手微凉微潮,自觉手黏。
基础病机
表束,表寒,中风轻证,伤营
太阴伤血,血少轻证,里虚轻证,里寒,水饮
阳明里热,里结
处方
①竹叶前胡汤×6
②桂枝竹皮黄芩汤×4
③橘皮竹茹汤
④芪芍桂芩小豆牡蛎汤
⑤竹叶前胡汤
⑥芪芍桂芩小豆汤
③-⑥方各5剂,按顺序服
复诊医案
时间
2019年2月25日
复诊概况
服药后,白天精神改善,感冒次数减少。血小板总数128g/l。
处方分析
01
竹叶前胡汤
【组成】前胡四两 黄芩一两半 生旱半夏两合半 人参一两半 炙甘草一两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竹叶二两 2当归二两
吴医生
按语:竹叶前胡汤=小前胡汤+桂枝汤+竹叶+当归。
02
桂枝竹皮黄芩汤
【组成】生竹皮(一升) 芍药(二两) 川芎 当归 桂心 甘草(各一两) 黄芩(二两)
吴医生
按语:可看成上方去掉前胡法、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和生姜甘汤方干(生姜、甘草、人参、大枣),在黄芩汤加桂枝的基础上,配竹茹补益而除水,川芎养血而解表。
03
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二升 竹茹二两 人参一两 甘草五两(炙) 生姜半斤(切) 大枣三十枚(擘)
吴医生
按语:此乃生姜甘草汤加大量陈皮和竹茹,在养胃气、补津血的基础上,用橘皮这一柔药来解表。
04
芪芍桂芩小豆牡蛎汤
【组成】赤小豆(四分) 黄 (三分) 芍药(二分) 白蔹(二分) 黄芩(三分) 桂心(三分) 附子(炮) 牡蛎(各二分熬) 上八味捣筛为散,酒若泔汁服方寸匕
吴医生
按语:较③号方表药比例大,发表力度强。本方对治的层面处于太阴中风-黄汗的病传。黄汗是太阴中风的第三阶段,再往下发展,疾病就越过太阴传到了阳明。考虑到太阴病津虚液少血弱的基础,本方仅用黄芩、白蔹这类不伤津液的苦寒药。此外,本方用桂枝配附子,对表寒有明确的发散作用。
05
竹叶前胡汤
吴医生
按语:诸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围绕生姜甘草汤方干和芍药甘草汤方干展开的。厥阴中风以半表里半寒热半虚实为病机特点,胃气、胃津皆不足,故而方①既有生姜甘草汤,又有芍药甘草汤。用完方①,胃气虚的情况已得到照顾,需要使治疗方向偏于照顾胃津虚一些,所以方②去生姜甘草汤,留芍药甘草汤。方③胃气和胃津都得到照顾,可以在生姜甘草汤的基础上解一次表,把津血发到表上,轻微地祛除风寒。方④时,表里的津血都得到一定的顾护,可以放手发散一次,故用到桂枝配附子发表。从里到表,虚少的津液得到顾护和输布。然后再重复第一方。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让邪气出表,正气来复。
06
芪芍桂芩小豆汤
【组成】赤小豆四分(熬) 黄芪三分 附子(炮) 白敛 桂心各一分 芍药 黄芩各二分 右七味。捣为散。以酒服方寸匕。
吴医生
按语:许师处方处处顾护津液,无时无刻不在津液层面作打算。从患者的四诊信息看,太阴病津虚液少血弱的表现明显。如果不细辨阳明的虚实,未分析患者处于病传的什么阶段,一开始就用太阴的表药黄芪,反而容易加重阳明的火证。
黄芪是温升解表的,所以当里虚而没有表邪、表上没有所急所苦的时候,就不需要用黄芪。因为黄芪这个药,虽然是甘温的,但毕竟是升散的,当绝对的津血亏到一个程度,或者是阳气不能固摄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用黄芪了。此外,当太阴中风病传,阳明层面逐渐转实,应当考虑类厥阴的表药前胡。以上是此案中患者第一方不能直接用黄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