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道之旅
大家有没有想过,咱们吃的食物、喝的水在体内是如何消化吸收,最后排出体外的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个复杂的超级工程。
今天试着来讲一下。
早上吃了一个馒头,一个鸡蛋,喝了一杯牛奶。
馒头和鸡蛋经过咀嚼之后,通过食道进入到胃里。
食道,顾名思义就是把食物输送到胃里的管道。
它的生理结构主要是由肌肉构成,通过肌肉的收缩蠕动,把食物挤压到胃里。
食道和胃的交界处,叫贲门。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里,结束在食道中的旅程。
那么正常情况下,胃里的食物,是不会往上返流到食道里去的。
这是因为在食道和胃的交界处,有一块儿叫括约肌的肌肉,食道里有食物的时候,括约肌舒张,食物能进入到胃里。当停止进食的时候,括约肌收缩,就把食道和胃阻隔开了,胃里的食物就无法反流了。
形象来理解,食道括约肌相当于一个皮筋儿,进食的时候松开,不进食的时候就把这个口扎起来。
当病理情况下,食道括约肌舒缩功能出现问题了,那么食物就能反流到食道里去,导致反流性食道炎,最明显的就是反酸烧心。
再来看胃。
胃是由四部分组成的,最上方是刚讲的贲门,然后依次是胃底、胃体、幽门。
当我们开始进食第一口食物的时候,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会产生反射性的舒张,把胃撑起来,容纳食物。
胃的生理结构也是主要由肌肉构成,它的舒缩性很强。正常成年人,当空腹的时候,胃的容量是0.05升,进食的时候,胃的能量能增加到1.5L,也就是说,胃能扩大30倍左右,是不是很像一个气球。
那么气球反复的充气放气之后,会逐渐老化,弹性越来越差,最后干脆吹不起来了。
胃也是一样,也会老化。所谓的老化,就是构成胃的肌肉张力下降,胃的弹性越来越差,会导致什么症状呢?就是稍微吃一点儿就感觉饱了,然后还胃胀。用中医的说法就是腹胀纳差,其实就是胃平滑肌张力下降和蠕动减慢导致的。
继续来讲。刚才讲了进食的时候,胃的体积会扩大,来容纳更多的食物。那么此时胃跟小肠的连接处,也就是幽门是关闭的。它是怎么关闭的呢?跟贲门一样,这里有一块儿幽门括约肌,当进食的时候,括约肌就收缩,把胃跟小肠阻断开。这样就能保证食物在胃里进行初步的消化分解。
咱们吃的食物会在胃里停留4-6个小时,如果是容易消化的食物,时间会更短一些。
在这4-6个小时中,胃会分泌胃液,通过胃的蠕动,使胃液和食物充分融合,最后把食物分解掉。
再来看一下胃液。胃液最重要的成分是盐酸,也就是咱们平时说的胃酸。胃酸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杀死进入胃里的各种细菌,第二是激活胃蛋白酶,来帮助消化。
适量的胃酸使食物能快速消化,能够加速胃的排空。反过来如果胃酸过少,消化就变慢了嘛,食物就需要在胃里停留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就会导致什么症状?反酸、打嗝、烧心、胀气。
食物在胃里停留过久,就会发酵、酸败和腐烂,而打嗝就是发酵产生的气体从食道涌出的结果,反酸和烧心则多是伴随打嗝时胃里的食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
相反呢,如果经常暴饮暴食、抽烟喝酒、吃很多含糖量高的食物,就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那么胃酸一旦分泌太多之后,就会腐蚀胃和小肠粘膜,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各种胃炎胃病。
胃酸分泌过多同样会导致反酸、烧心、呕吐,另外,如果导致胃粘膜溃疡的话,还会有腹痛的症状。胃酸过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这个过几天单独再讲。
再来看小肠。这是食物在体内的第三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刚才讲了食物在胃里初步消化之后,在胃的蠕动作用下,会通过幽门进入到小肠。食物当中的营养和水分会在小肠进一步的消化吸收。
小肠分为三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消化吸收主要是在十二指肠中进行的。这里需要各种消化液的协作。
重点介绍两种。第一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胰液中的有机物是多种消化酶,胰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胰麦芽糖酶可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胰脂肪酶能将中性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第二是胆汁。胆汁没有消化酶,消化作用主要靠胆盐。胆盐可以把大块的脂肪分解成许多小型的脂肪微粒,这叫乳化作用。胆盐还可以激活胰脂肪酶。还能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这些物质的吸收。胆汁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促进脂肪的吸收。
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成分,小肠是无法直接吸收利用的,必须在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这些小分子才能被小肠吸收,最终进入到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如果消化酶的分泌功能减弱,就不能将大分子的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供吸收的小分子,营养成分也就不能很好吸收,就会造成营养吸收不良。
如果小肠黏膜发生病变,同样也会造成营养吸收不良。
胃肠道蠕动过快,在小肠停留的时间太短,来不及吸收,也会造成营养吸收不良。
中医上讲的脾虚跟营养吸收不良,在概念上其实是差不多的。
今天只是讲个大概,接下来会针对性的讲。
食物在体内的最后一站是大肠。经过小肠的吸收之后,到大肠的只剩下食物残渣。
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在十个小时以上,在这一过程中,食物残渣中的一部分水分被大肠粘膜吸收。
经过大肠中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最后形成了粪便。粪便中除食物残渣外,还包括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大量的细菌。此外,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也随粪便排至体外。
这是食物在体内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那么水在体内的吸收就相对没有这么复杂了。咱们喝进来的水、还有食物中的水,在胃中吸收一小部分,进入小肠吸收一部分、最后在大肠中吸收一部分,只有很少量的水会通过粪便排出去。
昨天的时候,一个听友跟我说最近一直腹泻,我问肚子疼吗,他说不疼,就是大便次数多、大便稀薄。这其实就是结肠炎了。
结肠属于大肠的一部分,进入的大肠的水分主要就是在结肠中重新吸收的,现在结肠有炎症了,对水的吸收效率就降低,那么大便中的水分自然就多,就容易腹泻。
那么吸收进来的水分,最终会进入到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当血液经过肾脏的时候,一部分水分会变成尿液储存到膀胱中,最后变成尿液排出去。
今天先讲这些,明天的时候,讲一下胃酸过多会导致哪些疾病和应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