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Z真太极之只言片语 (续)

原文作者:大器彪龙
真太极之只言片语 (续)
太极拳论说腰为主宰,主宰是要有主动性;有控制能力的。不能是被动的作为支点或轴,这点很多拳友不很明白。所以我不太主张用放松这个词,松开应该比较好,全身由腰控制使至松开,这样一定会尝试到触之而灵动的感受,这实际是入太极之径,懂劲之门。
章鱼无骨,八爪却能无微不至,力大无穷。显然可以说明力量来之高度的控制力,而不是支撑或杠杆力。
三寸嫩芽是指你通过全身挺在腰上的运动,渐渐会发现形成一个能指挥全身的灵动的一段,位于命门下。若真能如此,内家拳有望了。
腰的感觉是此段腰间将全身拎空之感,时时不能丢失。练拳不论弓腿坐腿都不能坐实。腿坐实就是腰泄劲的表现,设想此时安有灵动之趣?腰挺时应该是灵动的挺,不求挺实之挺。牙紧应是此病。
杨老先生早年的照片,尚在练功阶段,非常可贵,因为一般拳家不会将尚未成功的照片资料公开,但其中的练拳痕迹反而明显。看此杨老照片,身形挺拔,要旨是在挺拔中渐渐松开才是功夫,决不能去尝试缩小的去松,再看杨老挺腰如沙场将军态,这些都是初练者必须注意的。
气聚于顶是一病,表现为下僵上满与轻灵相反。
踨之于膝是在蓄势之后放劲之时膝在腰的指挥下的一种配合。决不是以膝之踨来指挥腰之发。切记!
腰不拎是不可能松胯的,腰拎起时,胯之下松沉,才能使腰胯之间松开而不使腰受牵制而失中正。挺腰一定是先向前,有成后拎腰,如杨老照片。向后鼓外面说得很多,不知依据是什么,我认为是错的,并且误了许多人。
真腰未生之前,及已生之后是已生而力不充之时,还不能完全靠此腰使全身通透,需要用挺掌和坐腕相助使全身松开。而当腰力已充就必须将掌松开,若不能也是一病。
真腰生成初在命门下一段,此时命门之下与整个腰是直的,不受胯之牵制,真腰生起当威力更大,自觉如沙场上将,对敌如入草稿之兵甚对。,若腰力已充可不挺掌,但腰力充也甚难,望不要自己轻许。
一般练太极拳容易将松与软相混,筋骨拉开才能使内部

松开和流动,而在软的状态也是不流通的,且泄软的状态是不能练成知觉反应。挺腰先在命门处一截。
松是在劲力拉开的状态下,使里面通透的状态,所以是决不矛盾的。里面有不通透处,通过挺腰和拎腰使他渐渐通透。所以松是拎松不是放松。
练拳时脚趾冰冷是体质寒性的缘故,身上寒气甚重,练拳时就会有此现象,有的是脚冷,有的是手冷各有不同,你必须停食冷饮;大闸蟹等寒物。练拳量要增大,必须大汗。肩,胸口等处僵劲明显,要把这些僵劲通过腰把他拎松,使里面先有松动感,渐渐会完全化开,只要全身化开,方能谈整劲和周身一家。
沾是引,是方法;粘是带动,是内劲。
过去我们练拳老师就要求禁食寒物及烟酒。腰力充沛是物止境的,至少浑身无处不在腰的照顾中和指挥中,且能不费力,不着意。心一动浑身上下包括极细微处无不自然而动,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
拎腰只求能将全身拎松,不要管这么多,上下一线是练成真腰一段后渐渐长成的,不是能摆成的。
练拳早期一定要户外进行,桩要低一点,要有运动量,功夫是不能打折的。
练拳时间长短都是要自然,不要强求,早期乱划会较快,有些意境身体跟不上会较慢,身心纯熟后会快些。各人境界不同不必强求。
在腰能做主宰的前提下尽量要低一些,练拳的过程是强度和均匀互进的过程,当腰能将全身拎空成均匀后,再放低架子打破均匀再练均匀。李雅轩先生是杨老先生中真正学到东西的几位前辈之一,一下要练到他的样子是不可能的,要渐渐而至。唯不可降低要求以求架低。也不可尖裆一定要开胯园裆。
站桩和练拳一样要挺腰,开胯园裆,拎松全身,纯熟后再在运动中锻炼不丢失就是拳架,唯站桩是催长功力的一种好方法。
'五趾抓地,气通涌泉',这还是腰不能做主宰的表现,当你练之脚如生在腰上时会如腰在空中而立两脚微踏于地。
练完一套拳呼吸应该更加深长,喘气应该不会。练拳速度快慢按程度不同而不同,应按其自然。
转换是指一切的多,折叠是方法。
后天呼吸在于鼻,应该深长,但同时口要放松,因为蓄发之间鼻之息不足以吐纳必借于口,不然易结气于胸。
可明白儒家浩然之气而入门更好。最好是明白佛法本意后返观太极之理则更好,但佛法无明理之人指路极易错路。
实际上太极拳之开合不能从某一处练起,必须全身一开合,功夫练到细微处,浑身上下处处都开合,若无开合处必是僵劲未化。
挺腰时要有空灵之意,尽量不要挺死,多用精神少用骨肉。
周身一家一定要如液体状决不是软布一块状。
我练拳是从师门24桩入门。
每次站桩若高桩应该30分钟以上,若低桩就要到支持不住为止。每天至少3次。
憋气不对,憋气就是在胸口,这时应该是腹式呼吸。不是屏气。
站桩时要穿平底布鞋,不要穿有跟之皮鞋,挺腰,两腿要挂在腰上,不要全身放松下沉。要找如踏空中的感觉。
是园裆不是撑裆
腰能灵动已经脱离了脊椎的骨肉范围,以后应该体会他一呼一息一吞一吐(不是流动)能带动全身吞吐蓄发,一转一化无不是他主宰,假以时间一定会练成知己的功夫,知人的功夫就必须明太极的哲学之理,并有所相应才能练得。不过知己的功夫是第一关。
以心行气是要用心不用识,识是以思想分别为体,心是遇境直接生起,此点我认为是能否在太极上登堂入室的关键。可是不太易懂。拎起腰脊是以腰拎起全身的状态;并非拎腰一段之意。蓄劲时顺时针转,发劲时逆时针转。
腰与丹田是主宰和宾辅的关系,有腰无丹田难得大用,有丹田无腰如三岁童儿舞大锤,且腰成如鼎火,是练精化气的成因,然后知直养而丹田自会有成。
要先练腰,有腰以后丹田之气方能入骨,无腰的丹田满则易泄,难以升华。
敛气入骨和佛家白骨观不同,实际上敛气于骨并非真的敛在物质的骨头里,实际上就是提起精神,接劲时用心(不是脑识思想)听的状态。以求将身运化成精神的一部分。佛家白骨观是为欲重之众生而起一方便观想,是断习气之良药,不是世间法可比较。
神气为主就可以说是内家拳了,实际上和什么动作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所以练陈式当然可以这样练,若按我说的那样去站桩,什么桩都是可以的.不过我还是建议站中低桩.
关于佛教经典中把识,心分开的莫过于(大佛顶首楞严经),但初涉佛法者不易懂,听说有位大德所讲的(首楞严经行法释要)今年将要出版,此书若能得看,真是法宝.
什么时候你把这身骨头忘掉了就有出息了!(玩笑).
蓄劲时顺转,发劲时逆转这在腰能指挥全身后必须的一个锻炼内容,实际上中间还有一个S调头,使蓄劲时顺转鼓荡而开,至对方落空时我劲方为蓄成。S调头后逆转神气相会而合。能合之劲成倍于不合之劲。功夫成后,此过程渐渐淡化,终归无形。但无形之中一样也不缺。就是至一触而发也不出此。
定步推手决不是打轮,绷;捋;挤;按要认真,此四处是最

(0)

相关推荐

  • 练拳身备的这“五弓”到底是什么状态

    武禹襄太极拳论中指出,太极拳用劲有"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的要求.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的说法,就是说躯干为一弓,两臂为两张弓,两腿为两张弓. 行拳时,这五张弓需要劲合一处,形成一个 ...

  • 注意丨只因没看透这一点,99%练的不是真太极

    眼下的太极拳修习者,99%练的不是真太极,最主要一点就是缺乏太极拳味,缺乏太极拳味的最重要表现,就是没有练出沉劲. 目前太极拳各门派都特别强调和注重"放松"二字.很多跟风者不懂其中 ...

  • 千金难买真太极

    学拳起步是非常重要,先可以从一些站桩开始.这些外面学的很多,形式及手脚高低是其次,要注意的关键几点如下: 1.有许多人站桩练拳是讲全身放松,这样就永远练不出作为主宰的腰了,将来也只能练成撑劲和推劲,不 ...

  • 气足化神,千金难买真太极

    学拳起步是非常重要,先可以从一些站桩开始.这些外面学的很多,形式及手脚高低是其次,要注意的关键几点如下: 1.有许多人站桩练拳是讲全身放松,这样就永远练不出作为主宰的腰了,将来也只能练成撑劲和推劲,不 ...

  • 真太极检验方法

    您想检验这种太极发力是什么?想试试看你会不会真正的太极发力?可以自己单足站立,让亲友全力来推你.您不但被人推不动,甚至还可以单足就把对方弹开几步,就说明:你会太极发力.如果您做不出来-----算了,你 ...

  • 【推不动】属外家 【使不上力】才是真太极

    这篇是诸罗遁叟很久前写过的文章,后来删除了,过阵子可能要调用它,所以重新发布上来.(在郑子太极拳理拳法一书中也收录此文) [推不动]这三个字实际在太极拳学里已经用错.用字错误导致后续从理念到动作都将衍 ...

  • 一起来练真太极,让假太极无路可走!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明我们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有严格的规矩.太极拳是一个泱泱大拳,是三大内家拳之一的上乘功夫.上乘拳术,没有规矩能学得好吗?没有继承能发展得了吗? 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是" ...

  • 从陈家沟看中国真太极的衰败与希望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根据其在温县参加全国太极拳比赛的所见所闻,结合自身多年习拳感受所作.全文以参赛感受为主线,对当今太极拳界存在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批评与反思,或可给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一些启发.文章仅代表作者 ...

  • 李雅轩:眼下99%练的不是真太极,缺乏太极拳味

    李雅轩,太极拳一代宗师,他练功非常刻苦,每个动作都要潜心琢磨,做到形神兼备.经过千锤百炼,直到杨老师满意为止,所以得到杨老师的赞赏和器重. 杨澄甫之高足.追随其达近二十年的李雅轩大师,在世时曾坦率指出 ...

  • 画家谈收藏~真.精.稀......【续 :】

    德为上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  郑云涛我的收藏品一定要真精稀,我的收藏是2006年从云南大理回福建武夷山开始的.我是位画家,是"六大"世界纪录世界之最花鸟画荣誉获得者,可能天赋给了我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