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两个小故事让你临场不慌

一、猜中了题目啥稀奇,我猜中了要求换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 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
14岁的晏殊作为神童夹在千余名进士中一起参加廷试,他不慌不忙,援笔立成。两天后又举行复试,拿到考卷后,他十分惊讶,简直太巧了,原来考题是他曾练习过的一个题目。他想,考试就是要考出真才实学,把已经写过的文章搬过来太没意思了,不能考出真本事。于是他向皇帝进言说这个题目自己以前做过,请求再出一题。别人听了都觉得他有点傻,想猜题还猜不中呢。
皇帝也很吃惊,说做过了也不要紧,你写出来,如果好,也是可以录取的。考官也提醒他说,放着有准备的题不做,另求新题,万一落第,后悔也晚了。
晏殊说:国家实行科举考试,是要发现人才,委以重任。假如我是个庸才,侥幸中举,占据官位却无所作为,于心不安。另出新题,如做不好,说明自己学力不足,根基很浅,自当努力。即使落第,无怨无悔。
晏殊坚持换题,一方面说明他诚实,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心里有底,他愿意展现自己的真实才学,不愿侥幸取胜。真才实学是一个人心里的底气。

更重要的是他对科举考试的意义有着准确而深刻的认识。今天高考,要求换题是不可能了,但如果你对高考也有着这样的认知,你慌什么。
二、有特权不用,名次无所谓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

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首礼部选者,必越次抗声自陈,率得置上列。吴育、欧阳修号称耿介,亦从众。镇独不然,同列屡趣之,不为动。至第七十九人,乃从呼出应,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自是旧风遂革。

按照惯例,在殿廷之上,皇帝按序点过三个人的名字之后,如果礼部考试第一名的人还没有被点到,就可以主动站出来,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争取好名次。在这种欢快祥和的气氛中,皇帝也乐得恩准,以示优容。这是俗例,是礼部奏名第一的人一个不大不小的特权,更是一个大庭广众下表现自己的绝佳时机。试想,殿堂之上,皇帝、宰执大臣、王公贵胄、翰林学士、新科进士,整个帝国的精英大半集于此,对于这种不可多得的高光时刻,这种作为未来国家公务员在整个帝国精英面前的亮相机会,即使是号称耿直清介的吴育、欧阳修也未能免俗。偏偏到了范镇这里,俗例失了效。——越晚站出来,名次就越低啊!考试为了个啥啊!不就是争取个好名次吗?更何况是这种关乎命运前途的考试!同列一次一次地催他,站出来啊,站出来啊!说啊,说啊,说你是礼部试第一名啊。好名次一个一个地掠过,范镇纹丝不动。直到报到第七十九名,范镇才随呼出应,自报姓名后,退而归列,步履坚定,面色坦然。
满殿之人无不惊异。从此,这个惯例也随着范镇的出现而被革除。

吕溱 、李绚、祖无择、石扬休、王异 ,你知道这些名字吗?这是范镇那一科的前五名,当时是何等荣耀啊!现在的你基本没听说过吧?

也许一般人只记得那一科的第六名司马光和第七十九名的范镇。

该是第几名就是第几名,只要不被冒名顶替就行。科举嘛,就是考个为国效力的机会而已。

范镇那一科声名、事功最为显赫的就是司马光和范镇,范镇也是司马光最为敬重的终身好友。

范镇,仁宗时,知谏院,以直言敢谏闻名。尝请立太子,面陈恳切,至泣下。前后上章十九次,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后为翰林学士,与欧阳修、宋祁共修《新唐书》。在政治上,范镇支持司马光论新法,与王安石不合,劾青苗法扰民,直言变法是残民之术。同乡好友苏轼在《范景仁墓志铭》一文说:"其文清丽简远,学者以为师法。"、"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壮,常欲继之以死,虽在万乘前,无所屈……"。
范镇的死对头王安石,也是礼部试第一名,因一个典故使用不当,最终被宋仁宗斥为第四名,但王安石丝毫不以为意,终身不提这个“委屈”和“光荣历史”。名次无所谓,能有机会为国效力就行。
最后,还是预祝大家高考顺利,考个好名次。哈哈。

学习,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江南学堂
浙江武义温泉路56号  15857995255
微信号:Jiangnan-xuetan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