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学习,首先应该怀疑的不是孩子的能力,而是语文教学和考试
常听家长说,我孩子阅读不行,我孩子作文不行,我孩子每次都是语文拉分,我孩子就是不爱学语文,我孩子看到作文就头疼,我孩子咬着笔杆半天写不出300字,我孩子就是不爱看书。。。
是不是这些孩子天生不适合学语文,学不好语文?
我们先来看看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组
1 文言文两则 (孟子 列子)
学弈 (孟子)
两小儿辩日 (《列子》)
2 匆匆 (朱自清)
3 桃花心木 (林清玄)
4* 顶碗少年 (赵丽宏)
5* 手指 (丰子恺)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6 北京的春节 (老舍)
7* 藏戏 (马晨明)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9* 和田的维吾尔 (权鹏飞)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星华)
11* 灯光 (王愿坚)
12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13* 一夜的工作 (何其芳)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
15 凡卡 (契诃夫)
16* 鲁滨孙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叶永烈)
21* 我最好的老师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难忘的启蒙 (沙健孙)
老师领进门 (刘绍棠)
新来的王老师
忘不了的笑声
作文上的红双圈 (黄蓓佳)
依依惜别
给老师的一封信 (翁钦露)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给校长的建议
同学录
毕业赠言
古诗词背诵
1 七步诗 (曹植)
2 鸟鸣涧 (王维)
3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4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5 石灰吟 (于谦)
6 竹石 (郑燮)
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8 己亥杂诗 (龚自珍)
9 浣溪沙 (苏轼)
10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综合复习
1 养花 (老舍)
2 生活是多么广阔 (何其芳)
3 中华第一龙
4 狱中联欢
5 名碑荟萃 (王宏志)
6 琥珀 (柏吉尔)
7 智慧之花 (孙云晓)
8 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9 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生字表
中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相关知识积累
带*是略读课文
大家看看,有几篇是真正的经典,值得终生记诵?有几篇学生会感兴趣?有几篇能体现汉语言文字之美?有几篇可以成为孩子学习借鉴的范文?有几篇可以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价值和现代公民理念。。。
您可以问问现在初一初二的孩子,小学六年级下册的课文他还记得几篇?为什么记不得了?
再看古诗词背诵这一组,十首古诗词以什么样的方式编在这一册?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选这十首,是希望给学生以什么样的古诗词学习技能和精神滋养?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读背了不少古诗词,而面对一首陌生的古诗词,却依然不会分析,不会鉴别其好坏,不会欣赏其妙处?这样东一首西一首毫无规律的编排,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之讥是逃不掉的!
我们的语文老师,会对以上教材进行取舍吗?能另行补充多少好文章进入课堂?
孩子不爱学语文,根源要从教材追起!
不怕麻烦的朋友可以参照一下台湾的教材、新加坡的教材,美国和欧洲的教材。
再看上课:
本来想放一个教学视频的,但那样太得罪人,就换成教学设计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般情况下老师们大都是这样上的: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材料:(1)范读录音;(2)有关图片。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
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
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
(二)板书课题,作者。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
2.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
3.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
(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
2.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
(1)有关百草园图片;
(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
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
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4.拓展:
(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
(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
(七)作业:
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
2.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主题
2.运用联系比较法,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
3.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
二、教学步骤
(一)检查:
1.听写并用画线词造句:菜畦 鉴赏 确凿 臃肿 轻捷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2.为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口答有关鲁迅知识
(二)指名读过渡段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2.思考:练习二(2)推测原因之多,说明了什么?(明确:衬托对百草园的难舍之情。)
(三)细读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
1.讨论:哪些内容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如:(1)玩耍时与读书时不同气氛;(2)师生读书时不同态度。
2.质疑问难:为何写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先生读的加了标点?(明确:学生没读懂,说明所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3.延伸:有无独到发现或新的感悟?
(四)总结:归纳中心,完成练习一,交流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
1.比较所掌握的不同人的童年生活,说说有何感触。
2.对照自身的学习、生活,有何新的认识?
提示:
(1)与百草园比照: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2)与三味书屋比照: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找并体验学习中的乐趣。
(3)结合自身经历与体验,仿照本文结构,用 “从……到……”作题,写两个生活片段。
提示:可从空间或时间的变化上选材,以场景描述为主,体现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附: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无限趣味乐园:色彩形状声音趣事
写景: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
第二课时
对比:
1. 百草园:自由丰富有趣──热爱
三味书屋:束缚单调乏味──不满
2. 玩耍时:静悄悄
读书时:人声鼎沸
设计理念
1.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宜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2.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3.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习目标
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教学设计,学生除学到了一点“字、词、句”的知识和技能,知道百草园是有趣的,三味书屋是单调的,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之外,还学到了一点什么?
这是一篇回忆散文,至少有两个因素是不能忽略的:一是对往事的记忆,二是对往事的感受。往事多多,为什么记住了这几件,为什么只写这几件?这几件往事,作者当时的感受和写作时的感受是一致的吗?百草园真的是一个乐园吗?三味书屋的生活真的只有单调吗?寿镜吾老先生只是一个古板的令人畏惧和讨厌的老先生吗? 这一部分当中流露出了鲁迅对传统教育的什么样的态度?
像上述教学设计一样,很多老师还会有意无意忽略文中学生最感兴趣的“美女蛇”这部分,或以一句“封建迷信”之类一带而过。长妈妈为什么要讲美女蛇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真的只是为增加一点百草园的恐怖色彩吗?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部分,真的只是对比吗?它们之间难道没有一致的地方吗?鲁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真的只是赞美“百草园”,批判“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一个孩子成长来说意味着什么?
。。。
这些问题都没有讲清楚,学生能“读懂”文本吗?能对这样一篇现代散文经典感兴趣吗?能认为鲁迅是个文章高手吗?能知道鲁迅“文学家”、“思想家”的名头是怎么来的吗?哈哈
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上课浮光掠影、枯燥乏味,是学生学不好语文的第二个原因。
文章太长了,大家不耐烦看的。先打住,下次再讲考试。
极少有孩子不爱学习的,也极少有孩子“学不好”语文的。孩子不爱学语文?你换个教材试试?你换个老师试试?你换种观念试试?你换种方式试试?
只要你敢换,效果就是不一样!哈哈
学习,为了做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