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君,字伯珩,号澄堂。北京语言大学书法专业外聘讲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外聘讲师。河北美术学院外聘讲师。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本科。
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入展,入选文化部“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书画)人才成果展,毕业作品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毕业作品奖“。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思维对于格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格局又影响着我们书法的体现~
近期我们约了吴成君老师做一次小型线上展览,作为过去的总结,新一年的开篇,每一幅作品都是独特的思考,更是对知识积淀的总结,让我们也学会自我思考!
以下是吴成君老师关于自己过去学书经历的总结和感悟,一起来看看吧~
前一段,敖川兄突然来微信说要不要做个推送。正好自己也有这个想法,就一拍即合。距离上一次做线上小展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其实是主动地避免露出,原因很简单,感觉自己创作到了一个路口,到了一个该沉淀的阶段。该沉淀的没沉淀下来的话,发新作品也没什么意思,和之前区别不大。一段是参与“享受批评”。胡老师、曾老师给了我作为工作人员参与“享受批评”的机会。六次研讨会加上后期文稿整理,期间与各位前辈老师们聊天沟通,让我更加立体地了解到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的书家是什么样的。我听到了他们在想什么?看到了他们在做什么?每次会议后 “余震”都在脑子里持续,就势就想到更深一层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这对于我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有很大启发。一段是现场看各位前辈老师创作。我很喜欢看不同书家创作,特别是现场。一看创作现场,你就明白他的作品为什么是这样的。看完现场再听不同前辈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对于自己所追求的艺术理想的阐述,那就完全和作品能对上了。所以这一年多我有幸受了不少前辈老师的指导,马德田、柴天麟、梅跃辉、龙友、刘彭诸位前辈老师。还有之前在胡老师工作室见到胡老师、曾老师、海涛师兄、庆祥师兄的创作,以及在艺研院上学期间及外出学习见到的杨涛、陈忠康、陈海良、白砥、徐海、汪永江、鲁大东诸位前辈老师。面对不同的前辈书家,思考和总结我发现三个方面决定了作品的面貌。第一、关于艺术的最终理想。这个每一位有自身特点的书家都会有,只不过有的时候不会说出来,但是能分析出来。第二、实现最高理想的途径与方法。其实就是学术路径及不同路径中在关注什么?第三、如何表达自己艺术中的最高理想。我发现同样相同的理想,由于个人感受不同、梳理视角不同,表达的方式会有极为明显的差异。还有一段是自身瞎看书的经历。我比较懒,读书也比较杂,都是随自己心意。生活情感上不顺,我去找哲学,《爱与生的苦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两本书对我帮助很大。艺术类书籍我看的也很杂,比如《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世界摄影美学简史》、《美术史十议》。我发现从了解其他艺术门类以及艺术家再回头看书法,思路会清晰很多。毕竟我们真正主动的从艺术视角看待书法、发展书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书法艺术的探索放在艺术其他门类的发展史上横向对比,会发现书法艺术发展确实还在初始阶段。看书其实是我主动寻找“我”的一个方式。山本耀司说,“自己是看不见的,撞到一些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用书中的、生活中的别人的思考、经验与观点撞向我,经由“心”留下的就是“我”的碎片。我想做的沉淀就是像做拼图一样,不急不躁地拼出完整的“我”。每个人艺术入门的路似乎都差不多,初始都是由一位前辈老师带领。我们都明白一句话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是很多人却做成了“师傅领进门,修行还靠师傅”,甚至大半辈子跟书法共处,作品表达的还是师傅教给你的观念(甚至没有观念,只有技法),用自己的作品说别人的话。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可能要清楚的多。每一个个歌手也都会有一个带自己入门的老师,这个老师或是真人或是录音。一开始也是模仿,老师告诉你怎么控制肌肉发出不同位置的声音,怎么控制气息,所以一开始他一张嘴别人就知道他学了谁,或者是谁的学生。但是我们心中能用声音打动我们的顶级歌手,都有自己的鲜明的特色,我们不会认为她像谁,她就是她自己。为什么大家入门时候都一样,最后成就却有不同?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的人,会通过听不同的前辈歌手的音乐,思考不同人是怎么用技巧表达情感的。听进去之后会发现,每个人对情感的表达方式都不同。当然这要分几个方面。首先每个人对情感的认知不同,同一种情感,比如爱人离别,有人是哭喊,有人是压抑,有人是轻松,有人是纠结。经历不一样,对一句歌词的情感认知不同,表达自然不同。其次,同样是表达爱人离别,每人运用的技巧表达方式也不同,有人用哭腔、有人强化气息强弱、有人用气声、有人用高位置共鸣,这是因为每个人自身特点不同,发挥自己最有感染力的方面。于是,听完众多前辈歌手的处理,艺术感受力敏锐的人总会有自己的想法,沿着自己的方法找到了自己通过声音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而另一种人其实自己是感受不到细腻的情感,他们只能看到技巧;或者说是用老师教他的程式去拆解别人歌中的情感,脑子里都是什么技巧对应什么情感,本末倒置。我认为书法是一样的道理,刚开始入门时大家都会像自己的启蒙老师(或古人)。区别在于后面,见的古人法帖多了,见的老师多了,我们能否感受到不同人作品的表达方式和情感的关系。能忠于自己的感受力,再进行理性分析,最终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而非总是符号化的去思考,这个作品情绪强烈是因为哪些技巧哪些对比元素,最终在用技巧去完成作品。我很喜欢看不同类型的音乐节目,比如《歌手》、《乐队的夏天》、《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这四个节目有很明显的区别,节目中的歌手和乐队也有不同的特质。翻唱歌手很多都是一个空壳在唱歌,你感觉不到他的灵魂,有点想法的都能晋级。唱原创的虽然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明显有更高比例的人明白“我”是什么样的,“我”是怎么表达的。其实书法也一样,用古人风格创作当然不乏优秀的书家,但是浑水摸鱼的比例更高,只有空壳的人只会技巧的人比例更高。所以很多书家诟病国展,展览的导向决定了这样的结果。而“流行书风”出来的一批书家风格特点明显,被大众在背后讥讽“丑书”,但是明显有灵魂的人更多。当然也有少数是一个空壳,随着时间的大浪淘沙,目前还活跃在大家视野里的确实都是“真金”。说到翻唱和原创。歌曲能否动人,不在于技巧高低,很多乐队、歌手技巧并不是很好,能打动人的都是由于创作者用自己摸索出的合适自己的创作方式表达了自己细腻的情感。艺术必须要忠于自己。为了某些目的能变得了一时,但不可能一辈子违背自己。我们从出生起就受很多观念的影响,观念背后就是一群人。在艺术中,我们也难免受别人的影响,古人、老师、当代翘楚、同龄人。我们可以受很多人影响,但“我”应该终究是我。我不刻意回避他人的影响,但我始终没有忘记一颗寻找自己的心。这是我生活的态度,也是我追求艺术的态度。当然这些不是刻意为之的,是顺其自然的。我不会逼迫自己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像四五十岁的书家一样成熟,也不会把自己划分成哪种风格类别。不是在装高深,正是因为我浅薄。二十多岁的年纪,我就该多看,多尝试,然后问问自己喜欢什么,坚持慢慢做。遵从内心,慢慢地找到自己,这比什么都重要。亲自感受这个世界。我会告诉自己:你可以听每个人讲述这个世界,但别把他人眼中的世界当成自己的世界;你可以听过来人的经验分享,但别把他人的经验当做自己的经验;你可以为大佬们的艺术作品由衷感叹,但别把他人的艺术当做自己的艺术。艺术如此,生活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