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女子挖沟时挖出2吨银元,上交国家后,揭开32年前的秘密
1982年夏天,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这里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项自来水管工程建设。其中一段需要经过县园艺场一段楼梯,下有水管,位置特别,无法动用机器挖掘,只能靠人力将孔道打通。
这个工程费时费力,许多人都不愿意干。当时年仅18岁的女民兵陶金兰站了出来接下了这个艰苦的工作。
接下来几个星期,陶金兰全力投入到工作中,自己一个人不够,她还动员了家人前来帮忙,其中就包括她的堂哥陶恩铭。
6月16日,陶金兰正与往常一样奋力挥锹,手上却传来异样感觉,仿佛挖到了某类金属质地的东西。她停下来拨开土仔细一看,离地面1.5米左右的地方,出现了破碎的瓦罐,其中大片白花花的东西流了一地。
陶金兰赶紧叫来堂哥,两人分辨出这似乎是无数银元,根据现场判断,陶金兰挖到的只是靠近地面的几个瓦罐,下面很可能还埋藏着更多财宝。
身为女民兵,陶金兰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她立刻安排陶恩铭在现场看护,自己赶紧将发现上报。时任贵德县书记刘剑接待了她,并立即安排县文物局相关人员赶到现场。
经过辨认,陶金兰挖到的确实是银元。随后的发掘也证实了她的判断,最终一共挖出挖出银元67981枚,其中包括1569个银锞,总重量达到2吨!据说当时银元装在麻袋里,足足装满了两拖拉机。而且这些银元种类多样,除了常见的袁大头、孙小头、船洋,还有罕见的龙洋也数量不少。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整整三天才完成清点工作。
这笔庞大的财富从何而来,人们的思绪被带回了30多年前。
民国时期,军阀横行。许多手里有枪,有军队的军阀在地方上建立起自己的势力,长期实际控制着当地。即使到后来,他们名义上归属“中央政府”领导,却没有改变仍是土皇帝的本色。
长期盘踞西北的马家军,就是其中较成规模的一支。
马家军的历史比其他军阀更长,自清末起,他们便盘踞在西北,实际控制着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宗族势力强大且盘根错节,主要人物以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为代表,时人称为“西北三马”。
三马称霸西北,手下马家军以骑兵为主,非常适合当地环境作战,战斗力委实不弱。他们的思想封建保守,继承了旧军队“兵为将有”的传统,任人唯亲,排外思想严重,妄想维持在西北的统治。
然则,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不会再眷顾这些军阀。
1949年夏,一野开始向西北深远后方进军,开始执行中央军委解放大西北的战略部署。
马家军再强悍,在全国陆续解放的情况下,也已是势孤途穷,难以匹敌我身经百战的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
当年7月,扶眉战役结束,胡宗南主力基本被歼,青宁二马西撤至平凉地区,胡马联盟被粉碎。
青马和宁马,彼此打着小心思,既想合力阻止解放军西进,又都想让对方打头阵,保存自己的力量。此种情况下,想在平凉合力顽抗大军的“平凉会战”计划破产,二马各自顾自己,分别退却到兰州、宁夏。
彭总运筹帷幄,不失时机发动兰州战役。从8月20日,部队进抵兰州城郊,8月25日,总攻开始,激战一天,兰州防守之钥南山主阵地被攻克,同时分兵进攻西关,夺取了敌军唯一退路:北面的黄河铁桥。
26日中午,我野战军肃清了城内残敌,越过铁桥占领白塔山,兰州全部解放,马步芳主力基本被全歼。
攻下兰州,西北国民党军各部联系被切断,剩下的仗就好打不少。彭总下令野战军兵分三路,左路直取西宁,右路夺取宁夏,中路进军永登。9月5日,一兵团解放西宁,马步芳等逃往香港,青马集团被彻底解决。至9月下旬,宁夏的马鸿逵集团亦被消灭。
至此,自清末起便割据一方,给当地人民带来深刻苦楚的马家军被消灭,西北解放战争获得胜利。
马家军覆亡了,首领们纷纷逃亡,他们盘踞当地数十年,大大小小的首领都积累了丰厚的身家。战败之际,他们中一些人并没有条件将之全部带走,于是想方设法把财富隐藏起来。
马元海,他既是马步芳表兄,又是青马重要骨干,虽目不识丁却凶悍顽强,是青马军中悍将。兰州战役后,马元海收拢起部分残部,企图逃亡国外。经人民政府劝降,到1949年10月25日,他终于认清形势,在切吉草原率残部投诚。
投诚以后,马元海被安置在西宁市东关闲居,1951年1月19日因病去世,终年63岁。
可是,马元海投诚时,随身只有少量钱财,他大半辈子搜刮来的积蓄不知所踪。这当然不合常理,可他又很快去世,这笔财富到底被他藏于何处,已无人知晓。
陶金兰的发现,就来自于此。
可是,为什么会在贵德呢?翻开《贵德县志》,人们找到了答案。
原来,马元海与贵德颇有渊源。
早在1918年,他就以宁海军步前营帮办的身份驻防贵德,此后他虽多有升迁,却始终未彻底离开贵德,这里一直是他的老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步芳对马元海多有倚重,但为维护个人统治,只是在有战事时才给予兵权,平时并不予实权。战事结束,兵解权落,马元海仍闲居贵德。
所以,从10年代末起,马元海在贵德经营数十年。他在当地笼络各方人士,俨然就是土皇帝。根据贵德地方资料记载,马元海多心机,能言善辩,处事恶计多端,心地狠毒,压榨盘剥百姓,无所不用其极,慑于马家军淫威,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
有学者曾对他如此评价:(马元海)对待民众的残忍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泯灭人性的行为。
这笔不义之财,就是他历年来搜刮的民脂民膏。
后来马元海奉命调防西宁,又前往兰州,不可能随身携带大量金银财宝,那样既显眼又行动不便。待到马家军行将灭亡前,他派人潜回贵德,将大笔金银财宝埋藏起来,以待日后有机会发掘。却未料到自己阳寿已尽,再也无福消受了,这个秘密也被他一并带入地下。
若不是陶春兰和堂哥挖掘管道,挖出来这一堆白花花的银元和银锭,这笔财富还不知将在地下沉睡多久。
陶春兰觉悟高尚,献宝义举轰动一时,大家对兄妹俩都十分敬佩。
国家也对功臣给予了嘉奖。
除了给陶氏兄妹颁发锦旗,贵德县政府将他们评为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一次,将事迹上报。
不久后,两人又被青海省评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标兵',记一等功一次,每人给予500元现金奖励。
第二年,陶氏兄妹还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被国家记一等功,后来还出席了全国英雄模范大会,获得'三总部'特发的荣誉,并且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以及物质奖励自行车一辆、缝纫机一台等。
从县到省再到国家,都高度认可陶金兰和堂兄的贡献,从物质到荣誉,都进行了嘉奖。
与之相比,陶金兰本人的态度更值得尊敬。
陶春兰并未觉得上报政府是多么高尚的事情,在她看来,这只是自己应该做的。
虽然事迹被全国媒体屡次报道,自己一时成了当地名人。陶金兰也从未飘飘然,依然脚踏实地,认真工作,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
陶金兰还是个充满爱心的人,此后的生活中,她善举不断:她是各种爱心活动的常客,曾无偿照顾一位孤寡老人长达9年,还资助了一名贫困学生直到大学毕业。
时光转眼又过去40多年,陶金兰的义举并未褪色,仍值得称颂。在新时代,陶金兰的品格和大义,还有她的善举,这些更显可贵,是我们该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