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態分析&如何正確走路 @ 信誠徒手訓練舘 :: 痞客邦 ::
- 步態分析&如何正確走路
(文-信誠徒手訓練館 )
走路對一般人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但是其實透過步態我們可以了解到全身很多面向。例如,一個人走路時如果右腳總是短暫地踮一下就換左腳,我們可能可以合理猜測這個人可能有疼痛或其他問題在右腳,以至於他的右腳只能短暫地承重。因此步態分析在現今已成為了一種顯學,並隨著研究深入,大家發現走路這件事其實是相當不簡單的。實際上,正常步行的控制十分複雜,整個過程包括中樞神經的命令發出和信息整合,從皮層到脊髓到步行中樞,人在走路時,人體需要根據各種信息的反饋不斷調整身體平衡和協調,整個步行周期包括了頸,肩,軀幹,髖,膝,踝,足各個關節和肌群的協調運動參與。任何環節包括神經損傷,肌力失調,感覺輸入障礙都會影響步態。
因此如果要正確地走路,我們就必須先來看看正常的步態。
1.合理的步寬,步長和步頻
- 步長 step length
行走時左右足跟或足見先後著地時兩點間的縱向距離,正常人約為75cm。
- 跨步長 stride length
指同一側足跟前後連續兩次著地點間的縱向直線距離,相當於左右兩個步長相加,正常人約為150cm。
- 步寬 stride width
指左右兩足間的橫向距離,通常以足跟中點為測量點。
- 足偏角 foot angle
指貫穿一側足底的中心線與前進方向所成的夾角。
2.穩定的上身,自然擺動的雙臂
3.最佳能量消耗
A. 重心偏離最小化(正常步行重心側方移動約4cm,垂直運動約2cm)
B. 肌肉選擇性收縮
人類在經過長時間演化後,已發展出身體會尋求最有效率的方式運作,行走時不同的肌肉收縮的力量、時機、順序皆已完美的設定,我們要是因為疼痛或是其他不適而修改上述的設定參數來行走,就是以不完美、沒效率的方式運行,換句話說就是會比較耗能。
步行周期
一個步行周期指的是一側足跟著地到這側足跟再次著地這個過程經過的時間。
大致分為兩個相:支撐相(stance phase,佔整個周期的60%)和擺動相(swing phase,佔40%)
全身的肌肉都有可能影響步態週期,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跟下肢的肌肉群有關,所以我們以下會專門挑出經過研究後最具影響性的肌肉,並以步態周期分期來解說。請注意,這並不表示其它的肌肉不重要,其它的肌肉也是有可能影響我們的步態。
- 腳跟著地期 Heel strike
在腳跟著地期,我們的腳首次接觸地面。這裡有三組肌肉和其相關,並且每個都作用在不同的關節。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 作用在髖關節,目的是為了下肢的減速。
股四頭肌Quadriceps femoris – 維持下肢伸直的姿勢。
脛前肌Tibialis Anterior – 在接觸地面時維持腳踝背屈。
- 支撐期Support
股四頭肌Quadriceps femoris – 維持下肢伸直的姿勢,並支撐體重。
腳的外翻、內翻肌群Foot inverters and everters – 收縮維持平衡穩定。
臀小肌、臀中肌、闊筋膜張肌Gluteus minimus, medius and tensor fascia lata – 外展下肢。因為我們這時會將大部分重量放在單腳上而造成骨盆不平衡,藉由此反向作用力這可以維持骨盆的水平位置。
- 腳尖離地期Toe-Off
大腿後肌群Hamstring muscles – 在髖關節上伸展腿部。
股四頭肌Quadriceps femoris – 維持膝關節在伸直的位置。
小腿後肌群Posterior compartment of the leg – 蹠屈腳踝。主要的作用肌包括比目魚肌、腓腸肌、脛後肌。
- 抬腿期Leg Lift
髂腰肌和股直肌Iliopsoas and rectus femoris – 彎曲髖關節使膝步向前
大腿後肌Hamstring muscles – 彎曲膝關節
小腿前部肌肉Anterior compartment of the leg – 背屈腳踝
擺盪期Swing
髂腰肌和股直肌Iliopsoas and rectus femoris – 維持髖關節彎曲,對抗重力
股四頭肌Quadriceps femoris – 伸直膝蓋
小腿前部肌肉Anterior compartment of the leg – 維持腳踝背屈
常見的病理步態
臀中肌步態:
一側臀中肌無力時,不能有效的維持髖關節的側向穩定性,髖關節向患側凸,患者肩和腰出現代償性側彎,使重力線通過髖關節的外側,依靠內收肌來保持側方穩定。患者在支撐相早期和中期骨盆向患側下移超過5°,造成患側下肢相對過長,所以在擺動相膝關節和踝關節屈曲增加,以保證不會碰到地面。典型雙側臀中肌無力的步態特徵:步行時上身左右交替搖擺,形如鴨子走路,故又稱為鴨步。
臀大肌(髖伸肌)步態(gluteus maximus gait):
臀大肌無力者,而關節後伸無力,足跟著地時常用力將胸部後仰,使重力線落在髖關節後方,以維持夠關節被動伸展,站立中期時膝關節繃直,形成仰胸挺腰腹的臀大肌步態。
股四頭肌步態(quadriceps gait):
股四頭肌麻痹者,行走中患側腿站立相伸膝的穩定性將受到影響,表現為足跟著地後,臀大肌為代償股四頭肌的功能而使髖關節伸展,膝關節被動伸直,造成膝反張。如同時有伸髖肌無力,則患者俯身用手按壓大腿,使膝伸直。
減痛步態(antalgic gait):
一側下肢出現疼痛時,常呈現出減痛步態,其特點為患側站立相時間縮短,以儘量減少患肢負重,步幅變短。此外,患者常一手按住疼痛部位,另一上肢伸展。疼痛部位不同,表現可有些差異。髖關節疼痛者,患肢負重時同側肩下降,軀幹稍傾斜,患側下肢外旋、屈曲位,儘量避免足跟擊地。膝關節疼痛患者膝稍屈,以足趾著地行走。
步態分析是一門相當深與複雜的學問,但正所謂魔鬼常常藏在細節裡。平常自己在走路時,通常不太會自己發現自己走路有甚麼問題,卻有可能是周遭的人說”你走路好像怪怪的?”,其實這已經是一些徵兆了,建議大家此時還是要去找專業的治療師諮詢,不然潛藏的魔鬼最終還是會現身侵襲您的身體喔。
信誠徒手訓練舘: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44號10F-1(捷運古亭站七號出口1分鐘即達)
電話:(02)27213347 或0955437313信誠徒手訓練館
初步預約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