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要适当学习一下“渣男精神”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10分钟

单亲妈妈要适当学习一下“渣男精神”

文/晏凌羊

01

前几天,我收到一段网友的私信:

羊羊,关注您好久了。我也是单亲妈妈,女儿三岁时候离婚,前夫不顾一切离开我所在的城市,去到附近的县级市(三个小时车程),然后娶妻生子。

我一个人带孩子至今,现在孩子九岁了。平时寒暑假,前夫会接孩子去他那边待段时间,我从来不阻止他见孩子。为了孩子,我甚至鼓励他多看孩子。每次他来看孩子,为了给他节省住宿开支,我会让他住我家的沙发。

我现在住的房子是我们婚姻存续期间买的房子。他走了,房子留给我,他那一半的房子就当孩子抚养费,所以,他不会每月给孩子的抚养费。

本来这样也挺好的,但今年,孩子跟他过年,昨天回我身边,孩子一回来就各种哭,说要让爸爸回来,和我们住一起。

我一看她哭,自己眼泪也止不住流。这辈子,我觉得自己最愧对我的孩子。大人婚姻失败,孩子确实痛苦。以前孩子小,每次来去他那边,都开开心心,可现在她大了,开始懂得一些事情了。我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如果您看了我的这个消息,非常感谢您能花时间看我的故事。非常期待您的回复。

胖羊的回复:

这个问题我回答得有点嘴麻,以往的文章(包括《我离婚了》和绘本《妈妈家,爸爸家》这两本书)都回答过这个问题,以至于现在根本不想赘述。

反正呢,人生处处存在“粉象效应”。一般来说,大人内心戏太多,孩子的缺失感会被强化。那些因为自己家穷或自身残疾而终日哭泣的儿童,大概率上都拥有一对终日哭穷、郁郁寡欢、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父母。

孩子有负面情绪,再正常不过。“父母离婚”和“被同桌抢了橡皮擦”本质上对他们来说,也没太大差别。孩子有了负面情绪,高能量的父母会稳稳接住这些;能量低的父母,则会把屁大点事搞得像天塌了一样。

如果孩子跟单亲妈妈说“我希望你和爸爸住一起”,我感觉一半以上的单亲妈妈立马会产生内疚感,认为自己对孩子有愧。

我一开始也有,后来我觉得一切都是我过分脑补。

孩子明明也跟我说过其他愿望,比如“我想吃炸鸡”“我想飞到天上去”,可为啥我听到这种话就不会内疚、难过?因为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愿望来看。

为啥孩子跟你说“希望你和爸爸住在一起”,你就无法淡定了?

究其原因,是你自己在意了、脆弱了。

孩子只是说了一个简单的愿望,是你脑补出一场悲情大戏来。

昨天也有朋友问我:“如何弥补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我的答案是:别把它当作是伤害,也别老想着弥补。该给孩子怎样的爱,给就是了。

若是你在心理上形成了“单亲孩子比一般孩子可怜”的认知,那么,你的孩子可能真的会觉得自己特殊,然后,这种认知被强化了,Ta可能就真的变得很可怜。

哪个孩子的人生没点不如意的事?有家境贫穷的,有身体残疾的,有父母是罪犯的,有父母有钱但没空陪伴的……可我发现,孩子的很多“缺失感”是大人强加给他们的。

孩子一开始只觉得自己缺了“一勺”东西,是大人让这“一勺”变成了“一瓢”。

大人被伤害得多了,变成了世界上最没安全感的物种。他们还很容易把这种不安感灌输给孩子,让孩子跟自己“共情”。有时,他们打的还是“为孩子好”的旗号。

父母别动不动就充当孩子的“放大镜”,孩子可能会成长得好一些。

02

我发现,面对孩子时,不管孩子是不是单亲,都是妈妈更容易愧疚。

孩子摔了伤了哭了,会内疚;

忙着工作没时间陪孩子,会懊悔;

因忍受不了孩子爸爸的某些习性而离婚了,会自责;

钱赚得不够多,没能给孩子更好一点的物质条件,会焦虑;

还会担心自己不够成熟,不够心力引导孩子形成健全人格……

我身边的妈妈们,或多或少都对孩子有过内疚情绪,只不过程度、轻重有别。

可爸爸们怎么就那么心安理得呢?

孩子摔了伤了哭了,他们很少往“自己照顾不周”上找原因,至多大手一挥,说这是给孩子的挫折教育。

忙得没时间陪孩子,他们会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赚钱养家了”(虽然他们的妻子也为养家糊口做着贡献)。

整个社会,都觉得照顾、培养孩子是妈妈的事,所以妈妈们总是很容易内疚,而爸爸们总是很轻易地放过自己。

明明是爸爸们骗婚、出轨、嫖娼、赌博、家暴、好吃懒做、劣迹斑斑导致两人离的婚,事后总是妈妈们因为没能给孩子所谓“完整的家庭”而内疚。

明明是爸爸们“管生不管养”,事后却是妈妈们不停对着孩子自责: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找他做你的爸爸。

明明是妈妈们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育儿工作,可妈妈们还是因为自己忙着拼事业、忽略了陪伴孩子而内疚。

爸爸们好像很少会产生愧疚感,他们大多挺理直气壮的,有时候他们还能倒打你一耙。比如,你忍受不了男人的恶习,离婚了,他们说你“拆散了家庭”;射精的时候他们不讲精子道德,事后抗辩说“孩子又不是我想生的”;忙工作但没空陪孩子?咳,这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啊。

整个社会都在PUA女人,有的女人还要主动PUA自己。

你们没发现么?

同样的坏事(比如出轨),男女都做了,女人会被骂得更惨。

同样的好事(比如带孩子去小区广场玩、参加小孩的家长会),男女都一样做,但男人总是很容易得到盛赞。

社会对女性的道德标准要求,总是高于男性的。这是男权社会的特色。

03

我觉得,愧疚其实是一个人有“人味”的体现。这是人类一种很高级的情感,它只产生在有同理心、有换位思考能力的人身上。

适度的愧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周边人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与他人共建更和谐亲密的关系。

但是,过度内疚,或者说,一个人在不该愧疚的地方总有愧疚感,是自我不够强大的表现。

愧疚分两种,一种是有意义的,一种无意义的。

比如我愧疚自己没太多空陪孩子、没太多空锻炼身体,那么,愧疚就有机会转化为多陪孩子、多锻炼的补救行动(也有人只愧疚,不行动)。

另外一种愧疚,则是毫无意义的。比如,没能让孩子出生在钟鼎之家或是孩子出生带有残疾等等,因为你没法改变却自以为可以改变,但又不付出任何有意义的补救行动,才会愧疚。

补救行动也分两种,有意义的和没意义的。

有意义的补救,是接受事实,让一个既成事实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穷了你就去挣钱,残了你就去医治,山穷水尽你还可以尽力看开。

无意义的补救,是拒不接受事实,是错误归因,甚至以转移矛盾、逃避既有问题甚至制造更多新问题的方式去“补救”。比如,孩子哭诉父母离婚不好,就马上攻击自己甚至跑去复婚。

我以前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发现自己做得不够好时,就陷入自我攻击。

比如,某天晚上七点,在电话里答应逗号我马上回家,然后陪她去逛超市,结果我八点才加班完匆忙赶回家。出了电梯门,就看到了图中这个小凳子。

逗号说她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电梯口等妈妈呢,一有人从一楼上电梯就以为妈妈要回来了,结果一等就是一小时……我一回家,看到这个小凳子,立马眼眶湿,内疚得真想拿伞尖戳自己。

回到家,我花五分钟吃完饭,换了平跟鞋(为节省时间,还是我吃饭时逗号帮换的鞋),赶紧开车带她去超市……十点半回到家,洗漱完差不多已是十一点半。娃儿说要等我一起睡觉,我说“马上就好”,然后,立刻开电脑打印明早需要快递出去的文件,但电脑和打印机都出现了故障,娃儿都睡着了我还在尝试修电脑、打印机……

也就是说,那又是一个没空陪她聊天、读书的夜晚。

睡觉之前,我难过极了,我甚至开始怨恨起自己来:如果二十岁时我知道现在过的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以及“陪娃和搬砖、健康和拼搏不能两全”的生活,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好好锻炼,好好选择。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因为自己不够有时间陪小孩而内疚。我就像是《小王子》里那个酒鬼,因为喝酒而感到耻辱,又因为感到耻辱而想通过喝酒的方式忘记耻辱,结果,一直喝酒,一直自觉耻辱。

可后来,我发现,自我攻击,实际上也是一种无意义的内耗,是完美主义者“破罐子破摔”的起源。

归根结底,是我们对自己不太好,无法接纳那个不够完美的自己而已。

没办法陪孩子,是因为我还有养家糊口的重任在身,我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娱乐和消费的时间了,我何苦还要再苛求自己呢?我一直在为过去的事情自责、内疚,这不就是“为了打翻的牛奶哭泣”的愚蠢行为嘛。牛奶打翻了,我就倒杯咖啡,没关系的啊。

后来,我告诉自己:放过自己吧,人生已经够艰难。只有放弃自我攻击,你的能量才能得到保存,你才有气力去战胜眼前的困难,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说到底啊,我觉得越是容易内疚的女人,越是得学习渣男的精神,学习他们是怎么珍爱自我的,又如何轻易地放过拷问自己、理直气壮地生活的。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橘猫的到来与成长,与“病”有关。逗号有一次生病,我说送她一只猫,就带她去猫舍挑。她第一眼就在群猫中看上了这只,我们就带回家养了,取名“橘子”。

“橘子”长到一岁时,得了“猫传腹”,差点死掉。当时我也急性肠胃炎,难受得生不如死,身体好转一点后对它同病相怜,发誓不惜代价要给它治好。连打了一个月针后,终于把它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布偶猫是疫情期间看去房子时看到的。猫主人家养了好多猫,我们闻到了熟悉的猫尿味,停下来逗猫。房子没看上,但逗号看中了这只猫,想把它带回家给“橘子”作伴。猫主人也有点嫌弃它毛色不纯,急于脱手,我们就带走了。

俩猫相当于都是被主人嫌弃继而贱“卖”给我们的………现在,它们花掉的钱早就已经超出了身价。

ps: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