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乡邻

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虽然没有血缘,但相处久了,那种深情着实让人感动!

记得小时候,在我们乡下,谁家有个啥大事,那可是全村人的事,大家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每到开饭时,大伙都端着饭碗出来,聚集在村里那棵大树下,吃着、谝着:谁家取了个新媳妇、谁家又添一大胖小子……家长里短,笑声不断,热闹非凡。有时,也会端着饭碗去串门,走那吃那,虽然家家都是粗茶淡饭,可善良、纯朴的乡邻们却也能做成“美味佳肴”。浆水为主,春季包谷面,做成面片片、或者是面根根,放点土豆,再配上各种新鲜的野菜;夏天,烈日炎炎,吃一碗面鱼,凉爽可口;秋节,那是收获的季节,新鲜的土豆、包谷棒棒煮一铁锅,锅的周围再贴上一圈圈玉米饼饼,一揭锅,香气扑鼻,那个美啊,让人回味无穷;寒冷的冬天,散饭成了这个时候最受欢迎的主食,掠上一婉,再配上自家腌制的咸菜,热乎乎,美滋滋的。

人们就算去地里干活,家里空无一人,门都不会上锁,只轻轻把门合上,怕狗狗溜进去闯祸。地里干活累了,坐地头歇歇,和旁边地里干活的人谝谝;饿了,边吃馍馍,边顺手拔根邻家地的萝卜、摘几根葱叶子,卷着馍馍吃;喝了,摘颗邻树上的果子,那都不是事。

因老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带着我们姐弟三人,家里家外就靠老妈一个人来搭理,缺少劳力,那种艰难可想而知。平时日子还得过,可一旦遇到春耕秋收,尤其是种麦子的时候,为了不耽误麦期,妈妈像个陀螺样连轴转,常常饭都顾不上吃,每天收工都会到大半夜。还得凑请播种的那家人,什么时间来我家下种,犁地得借用人家的牲口。

一天傍晚,人家托人带口信给我们,说第二天早上来给我家种麦子,这下可把老妈急坏了。一亩多的地呀!那会基本上都是农家肥,提前把肥料担地里,埋起来(这一过程顾名思义“埋粪”)让它自然沤。到下种时,为了方便,得把它“散”开,也就是分成好多份,满地都是小堆堆,再均匀洒地里(散粪),才能下种,种时还得撒籽。我们都太小,帮不了啥忙,单单靠老妈一个人,得干到啥时候啊?农忙时节,家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哪有剩余劳力?

老妈本来才从地里刚回来,又匆忙带个饼,往地里赶,一点都不敢怠慢。到地里,甩开膀子就干了起来。那时候地里干活的人都该回家吃晚饭了,而我家那块地比较背,离家也远。“太晚了,我两去帮帮吧?”一位路过的乡邻对自己媳妇说。于是夫妻两主动帮老妈干起来。“这怎么好意思?”“乡里乡亲,有啥不好意思的?早点干完,孩子还等你吃饭呢。”刚好大伯和二伯干完活回家也赶了过来,几个人忙乎了大半夜,总算提前把活给赶出去。帮忙的人连一口水都没有喝,就直接回家了。如果没有他们,老妈肯定得干到后半夜。

那是,每年还得“上粮”,就是庄稼丰收了,得给国家按人头上交点,如果没有粮食,或者交粮不方便的话,就得按上交粮食的斤数,折合成钱。我家离镇子很远,步行得走好几小时,妈妈就让邻居带上。带粮食实在不便,因为都得人背着去,那会,自行车都很少,只能带钱了。可家里当时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没办法,老妈就硬着头皮去邻居家借。“够不够?不够再拿点?”还是那对夫妻,很热情地接待了妈妈。“你看,又得麻烦你们,过几天马上还……”妈妈很窘迫,也很难为情。“拿上吧!不着急,谁家没有个事?”嫂子拉着妈妈的手。他在家排行老三,我们喊他们:三哥、三嫂。因为三哥、三嫂的慷慨解囊,才解了我们一家人当时的燃眉之急。多少年过去了,老妈还念念不忘他们的恩情。

后来,三哥得了肺心病,受尽了折磨,后来翻身都困难,人瘦的皮包骨头。孩子们都出去了,家里只有三嫂。妈妈说,一次,她割完麦子回家,看到三嫂一个人还在收割麦子,天已经很黑了。妈妈啥话都没有说,就帮着收割。“得记得别人的好呀”,老妈说。最终,三哥还是没能熬过那个冬季,撒手人寰,还不到五十,英年早逝。老妈常常念叨“好人呐,老天为什么不长长眼……”

那个年代,村里人没少帮衬我们一家,真怀念那时的日子!原本以为邻居之间,本该如此。进城了,才发现:真是天囊之别。有时一起住了很多年的邻居,也不知道是谁,见面好像陌生人一般,就算打个正面,也不会主动打声招呼。

多么想重新回到儿时的那个环境,那时的邻里关系啊……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淑娟,网名傲雪寒梅,女,70后,甘肃天水人,护理工作者,本科,主管护师。文学爱好者,自由撰稿人,喜欢淡淡的书香,更钟情于夜深人静用文字来抒发情志,用心灵书写人生。座右铭:天生我材必有用!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觉得不错,请点赞↓↓↓

(0)

相关推荐

  • 陈之耶 | 永 世 难 忘 慈 母 恩

    永 世 难 忘 慈 母 恩  陈之耶 /文   有一种记忆可以很久,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有一种爱叫"母爱".   我们也许突然感悟,母亲其实是一种岁月.生活中,蓦然发现,我们从未离 ...

  • 父亲为啥不愿进城非要呆乡下?因为他的眼里只有她(刘云燕)

    "夏天到了,乡下太热,还不快点把你父亲接到城里来."我对同事丽说.丽却摇了摇头,"热他也不来啊." 第一次和丽回她们家,那时她妈妈还在.不大的农家小院里,到处散 ...

  • 李树林:【又是麦子黄熟时】(小说连载五——尾声)

    又是麦子黄熟时(小说连载五--尾声) ◎李树林 [作者简介]: 李树林,男,烟台栖霞人,1961年生,1984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1984年至1993年,内蒙古霍林河矿务局电大教师.办公室 ...

  • 高考结束了

    高考结束了 高考结束了 1 终于,2021高考结束了! 所有的人都说:你解放了!突然解放的我,似乎有些无所适从-- 8日下午5:00,所有的家长在门口焦灼而又耐心地等待着!黑压压的人头,伸长的脖子,期 ...

  • 长篇小说连载三:明天会更好

    第三章  惹祸的猪 肖颦 张美红家的麦子终于割完了,可自家的麦子一棵还没动呢.第二天,郭秀又摸着黑起了个大早,她得去找张美红,该割她家的麦子了. 郭秀提着镰刀走到乔顺子家大门前,轻轻拍几下门,叫了声& ...

  • 【小说场】邓小莉:挡女

    图|来自网络 文字|邓小莉 原文刊发于:<鹰山文学> 原题目:她从大山来 位于沪陕高速路西的小村庄叫"郭家湾",郭家湾和其他村没有什么区别,村里两层楼房的人家过半,每年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第二次哭泣/梦海

    一 还在一九八八年农历二月十二的那天,天穹阴沉得可怕,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一早,家中请来了两个打压水井的本地人.也是因为此前大家一直饮用屋前水港里的水,一遇下雨或牛鸭淌过 ...

  • 风高月黑夜,摸黑“偷豆角”

    --感谢驰风轩主赠送驰风轩签约艺术家著名艺术家董学颜先生书法 在我们北方农村,曾经有小麦套播豌豆的种植方式,当豌豆将要成熟的时候,鲜嫩的豆角非常的好吃,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生产队时期,小伙伴们就喜欢偷偷的 ...

  • 【广东】王雅淇《爱》指导老师:孟凡启

    爱 东华小学六年级 王雅淇 "呼,呼,呼--"寒风呼啸,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几片寂寞的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 清晨,我一个人在家里,妈妈早晨五点半就去公司了,桌上有一碗热腾腾的 ...

  • 稷山王月芳//养母泪:喜迎女儿(之三)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