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治疗问题“五连击”,从容迈过这道坎

孩子之于父母是一场缘分
在期盼中到来
在陪伴中成长
生病是孩子成长路上必经的坎坷
或许会迟到
但从不缺席
不管是面对什么疾病
迈过去了
你就会发现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如果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家长需要了解的治疗问题“五连击”:
  • 需不需要治?
  • 能不能治?
  • 该怎么治?
  • 什么情况下要用药?
  • 药吃了能停吗?

多动症需不需要治?——需要

多动症是一种可能影响孩子终身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由于起病于童年的多动冲动和注意缺陷,相当多的孩子会出现生活、学习、社交等诸多方面的功能损害,甚至共患情绪障碍、品行问题,如焦虑、抑郁、对立违抗等。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多动冲动会改善,但注意缺陷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一部分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常表现为工作中粗心、纰漏,工作效率低,做事缺乏耐心等,还有部分成年患者仍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和情绪冲动,如闪婚、冲动消费、频频跳槽、超速驾驶违法行为等。真是不但影响“钱途”,还影响生命质量。
因此早期治疗刻不容缓,不能心存侥幸。

多动症能不能治?——能

听着小编说的这些危害,家长们莫不是觉得前路一片黑暗?其实倒也不必过于担心!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通过正规治疗是可以控制和改善的,而一大部分多动症孩子的智力是良好的,在坚持治疗后,孩子的行为表现、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大多能达到正常儿童水平。也就是说,清华北大您也可以想想了。
但另一方面,家长们必须知道,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病,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多动症该怎么治?——药物和非药物相结合

多动症的病因复杂,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案可能都难以达到显著、持久的效果,往往需要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相结合,家庭、学校、医师、患儿都参与其中,综合干预,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困难时期。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学龄期儿童(6岁以上)的主要治疗手段。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患儿负责抑制和注意的脑区功能存在一定缺陷。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改变外在的行为表现。目前国际和国内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常用的有两种:兴奋剂(哌甲酯)和非兴奋剂(托莫西汀)。两者都能通过调节脑内的神经递质,减轻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从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改善学习、生活和人际互动的表现,降低焦虑、抑郁、抽动等共病的发生,减少学业失败、意外伤害的风险[1]
具体药物的选择,主治医生会根据药物的作用特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儿的个体差异、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等因素综合决定。
2.非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非药物治疗,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改善疗效。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行为治疗、心理咨询、家长培训、学校干预等。
这里所说的行为治疗,主要指的是家庭中的行为管理和行为习惯培养。药物是无法建立行为管理技巧和策略的,但是家庭可以,家庭是治疗多动症最重要的“战场”之一,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行为治疗师。
同时,家长和老师的默契配合对患儿的治疗也非常关键。要为多动症患儿提供积极接纳和支架式教育,让他们在安全的、有规则的、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什么情况下应该采用药物治疗?——综合多方因素考虑

药物治疗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弥补多动症患儿大脑神经递质分泌的不平衡,改善多动冲动,提升专注力,长期规范治疗能改善大脑执行功能。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年龄:6岁以上学龄儿童适合药物治疗。

2.行为严重程度:功能损害明显,已经影响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药物治疗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3.家庭环境和依从性:家庭成员接受过多动症的科普教育,并和孩子达成共识,配合医生开展规范、足疗程的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评估,不随意停药。

药吃了是不是就不能停了?——可以停

2018年NICE指南取消了服药两年的期限,而提出只要患儿服药后仍有临床获益,建议继续服药[2],但这并不意味着药吃了就不能停了。
药物治疗过程中会经历药物滴定、起效、稳定、维持的一个过程,需要在主治医生这里定期评估,在规范治疗1-2年左右,根据孩子的症状和功能恢复情况,和医生共同商定是否停药,停药期间还需定期回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心理行为等干预,发展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心智化能力等,最终实施停药而康复。
但有些病情较重的孩子面临学习压力较大的孩子,共患病较复杂的孩子,可能需要坚持使用药物直至成年期。
对于多动症这道坎
平常看待
积极应对
您迈过去了
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感谢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陈宇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郑毅,刘靖主编.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
[2]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NG87). NICE guideline. 2018.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