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蒲草》董凯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A3MjIvMjE3MTIxMjE3XzJfMjAyMTAzMDcxMDA5MzEyODc=.jpg)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A3MjIvMjE3MTIxMjE3XzNfMjAyMTAzMDcxMDA5MzEzMTg=.jpg)
蒲草,在字典里,这是它的学名。曾几何时,在我们东北辽南的水乡地区,在万顷苇田里,总有蒲草相伴。在稻田旁,沟渠中,疏疏密密的芦苇身旁,总有一丛丛的蒲草相随。
蒲草,在我们乡下,也有人叫它"香蒲"或″蒲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浅水或池沼中,叶长而尖。可以编席、蒲包、蒲扇。根茎儿、花粉、果穗儿匀可入药。它的根儿,又像瓜根儿,盘根错节。根儿中长着小须儿,颜色比红薯的粉根儿更深,呈古铜色。根儿,一节粗、一节细。剥开根儿皮,露出棉状白囊儿,囊中套着枣核儿,或枣核儿大小的″白核儿″,可食之,稍有点涩味儿。
每年的雨水时节过后,蒲草伴随着芦苇破土而出。叶片两两相互对衬,窄而长,把水乡大地染得一片葱绿……这时,大大小小的鱼儿,也在水草中游弋了。
一簇簇的蒲草,极少独自生长。在芦苇茂密的地方,相伴着一簇簇的蒲草群,在沟渠里,蒲草中间夹着芦苇。当蒲草长到二尺左右高时,那蒲草窄窄的长叶似剑,蒲叶泛着淡淡的新绿。整根儿拔下蒲草,剥去几层外叶,便露出葱白一样的″蒲笋″,用嘴咬上一口甜滋滋的。拿猪肉、羊肉炒蒲笋,一些也不亚于竹笋,那味道妙不可言。
蒲草的生命力极强,如果你拦腰将其割断,过不了几天,就会长出新的蒲叶。
当蒲草长到一人多高,蒲叶长到一指宽、二尺长的时候,蒲草也进入的″青春期″,蒲尖儿孕育出″蒲棒″,足有半尺长。
这个时候,农家的孩子,乐得合不垄嘴儿。他们一个个穿着裤头儿、背心下到浅水里,用手折断蒲棒,用牙咬开绿皮儿,那黄莹莹丝状的"蒲糕″,吃得满嘴、满鼻子。
带回家中,用手撸下蒲粉,加上点精盐,用大勺一炒,美味可口。听医生说:″蒲草有补血益脑作用。卖给收贴者,也能做中药,还能出口创外汇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作者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
扫描二维码留言给作者
赞赏声明
关于原创打赏行动,自愿参与,量力而行。稿件所得款项50%将作为稿酬支付给作者,优秀稿件入选《上海文坛作品集》,用稿量大。另外50%,我们将投入《上海文坛》运营,主要用于编辑工作。相关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人打赏了,请加主编微信,并说明情况,告知真名,以便确认。原则上一个月一结(每月1号,结上一月的打赏,作者主动联系编辑,超过1号晚上12点不领取视为支持上海文坛运营。由于编辑工作繁重举步维艰,故66元之内的留作平台维护)。不愿自己作品被人赞赏者,来稿时请注明。
根据留言情况等决定发布各大网站。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