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博物馆宋元瓷器精品欣赏
吉州窑
吉州窑是我国南方古代民间瓷窑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西侧,又叫永和窑。吉州窑建于唐末,盛于南宋,衰于明。吉州窑的产品宋以前以青釉白釉器为主,北宋时期主要产影青釉器并开始出现黑釉器,南宋时期的产品以白釉下彩绘及黑釉贴花瓷为主。吉州窑是一座兼收南、北方著名瓷窑制瓷技艺的综合性瓷窑,其南宋时期的白釉下彩绘及黑釉贴花瓷,在我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宋 吉州窑褐彩开光飞凤纹罐
时代:宋(公元960—1279年)
尺寸:高24㎝ 口径7㎝ 底径9.5 cm
器物描述小口,厚唇外翻,束颈,溜肩,弧腹下敛,平底。通体施白釉,上绘褐彩,主题纹饰为腹部对称两侧开光,各绘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之间绘“工”字形锦地纹。肩及腹下部分别饰以莲瓣和变形回纹。具有吉洲窑的特征。
宋 定窑白釉弦纹炉
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著称,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古属定州,因此得名。香炉是焚香熏物的香器,在古代人的生活中是常见器。这件白釉弦纹香炉器型小巧复古,胎体轻薄、釉色莹润、纹饰简洁,是定窑佳品。
元 青花“四爱图”梅瓶
时代:元(1271—1368年)
尺寸:高37.6㎝,口径6.2㎝,底径13 cm
器物描述
小口外侈,短颈,丰肩,平底。纹饰分为三组,肩部饰凤穿牡丹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个菱形开光内分别绘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鹤,陶渊明爱菊。腹下部绘仰覆莲纹和忍冬纹一周。该器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为元青花瓷中的精品。
流传经过:1987年10月31日原武汉市文物商店武胜路门市部从一对夫妻手中收购而来。
青花瓷器由于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白地蓝花,有明净素雅之感,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早在唐代就已经烧制青花瓷,但是从烧造技术判断,青花瓷的成熟期属于元代。元青花以明丽雅致的纹饰、丰富多样的种类、制作精湛的工艺,成为当时出口中东西亚等地区的重要商品。从元中晚期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青花瓷器,其质量制作工艺、创新发展方面均呈现出远胜于唐宋青花瓷的成熟与精美。青花瓷从此成为景德镇窑乃至整个中国瓷器生产中最为主要的产品,被人们誉之为“国瓷”。
稀缺性
元青花存世量少。据统计,土耳其、伊朗、美国等国家博物馆收藏占了一半之多元青花的装饰题材大多以中国传统图案花纹为主,人物纹样极少此件器物尤显珍贵。
工艺美术史
从实用性角度审视元青花瓷能依据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需要设计不同的器型。既有针对中东及伊斯兰国家生产的大盘、大罐、大瓶等器型硕大饱满的大件,也有满足东南亚国家需要的小罐、水滴、小瓶等,还有适应中国人生活习惯的高足杯、盏托、观音和文具等。从艺术审美角度欣赏,元青花瓷釉色莹润、青幽淡雅、意境悠长、雅俗共赏,有着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审美需求的共融性。其装饰纹样布局繁密,结构严谨描绘精细,体现了制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历史文化名人
梅瓶腹部绘四爱图,以历史文化名人王羲之、周敦颐、林和靖及陶渊明为题材。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哲人周敦颐的《爱莲说》诗人梅妻鹤子”林和靖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及东晋文字家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令人景仰。透过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可以检索更多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元 磁州窑白釉褐彩开光人物盖罐
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窑址以河北省邯郸市观台镇窑址为代表,以烧制白地釉下黑褐花瓷器为主。这件元磁州窑白釉褐彩开光人物盖罐,器形硕大,浑圆厚重,人物神态各异,纹饰布局繁简得当,展现了磁州窑的制瓷工艺水平。
元 龙泉窑青釉狮纽盖罐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名窑,其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市境内,因此得名。元代是龙泉窑青釉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件龙泉窑青釉狮纽盖罐器形高大,胎体厚重,造型敦厚,釉面光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元代龙泉窑的一些特点。属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