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文言文学习要点概述
314.文言文学习要点概述
文❉杜若东
要想准确通顺的翻译一个文言句子,势必得搞清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文言文简约的表达方式来源于文字数量少,刻写艰难。后来由于历代文学家的规范,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先秦时期散文为模式的仿写文体,这就形成了今天所谓的文言文。
我们来看《论语·宪问》当中的一段话: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全句话应这样翻译:原宪询问什么叫可耻。孔子回答说:“国家政治清明,就做官拿俸禄。国家政治昏暗,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了。”
分析这一段话,我们会发现,有如下特点:
一、单音节词换成了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1.单音节词换成了双音节词
曰→说;问→询问;耻→可耻;邦→国家;
道→政治清明
观察这些词,它们都是实词。除了曰→说是单章节对单章节外,其余都是双音节对双章节,并且可以分为两类:
(1)问→询问;耻→可耻,文言文中的单字在现代汉语中能作为一个语素构成新的词语。 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2)邦→国家,虽然有“邦国”一词,但在现代汉语中人们还是习惯用“国家”表示,也就是说,文言文中的单字不能作为现代汉语中的语素找到对应的新的词语,只能换一种表述方式。
二、单音节词换多音节词
道→政治清明。“道”在中国古代既是哲学范畴,如《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道德范畴,如暴虐乖戾的君王常称为“无道昏君”,把凶狠残暴之极行为称之为“惨无人道”。显然在这里,“道”是无法在现代汉语中找到一个对应的双音节词语的,因此为了准确的表达他就必须意译出他的基本意思,很可能得用超过两个以上的字来解释。
三、 古今异义
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谷,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意思是“谷子”,就是小米,指一种粮食作物。这就显示出了古今汉语的巨大差异。
四、词类活用
“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这个例子,“谷”译作“做官者的俸禄”单字上没有什么错误,但放在句子中就译不同了,应该译作“做官拿俸禄”才对,这样就是一个名词作了动词,这叫做词类活用。
五、关于虚词
文中的虚词,只有一个,那就是“也”。“也”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也就是说句中应该有判断动词“是”,“也”在这里是个语气助词。事实上,这牵涉到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判断句,即“……也”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判断。
再看一段文言文,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这段话的大意是: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给赵王送来书信,愿意用自己的十五座城池来请求允许交换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及诸位大臣一块儿谋划:想给秦国 ,但害怕秦国的城池不能到手,白白地被欺骗;想不给秦国,则担心秦国军队来犯。计策还没有决定,寻求可以出使秦国答复秦王人,还没有找到。
我们依照上述方法对这段文字予以分析:
(一)单音节变为双音节
1.双音节中含有原文言词素
时→时候;得→得到;楚→楚国;书→书信;谋→谋划;予→给予;城→城池;恐→恐怕;可→可以;欺骗来→到来;计→计划;求→寻求;使→出使;报→回报
(二)双音节中不含原文言词素,另换新词
闻→听说;使→派遣;愿→希望;易→交换;患→担心;未→没有;
(三)古今异义
遗(念wèi)→送给;徒→白白地;见→被;兵→军队
(四) 虚词
1.“秦昭王闻之”的“之”,“之”代词,指赵惠文王得到和氏璧这件事。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中的“以”,“以”介词,表工具,译作“用”。
3.“即患秦兵之来”中的“之“,助词,主谓之间,不翻译。
4.“求人可使报秦者”中的“者”,定语前置的标准,起到让修饰人的定语“可使报秦”提前的作用。全句应调整为“求可使报秦人”。也就是说这是个倒装句。其实,这段话中还有一个被动句,那就是“徒见欺”,这里的“见”译作“被”,表被动。关于句式下节再讲。
六、文言词汇的特点
通过对上面两段文言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文言词汇的一些特点。
1.除了了少部分词语(主要是人名、地名、器物、职官等)保留不做改变外,大部分都变成了或包含文言单字作语素,或不包含文言单字作语素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专家统计,单音词在《诗经》中占90.3%;《左传》占89%;《尔雅》中占80%;《史记》中占80%。这说明在先秦两汉时期,单音词在词汇中占绝对优势。
2.有词类活用现象,就是说在文言文中某个词语的词性(指现代话语中的基本义)临时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词性。
3.出现了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的某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但是其词语的内涵外延却不同,有时相近,有时完全相异。
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例如“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他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由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组成的暴力统治机器,等等。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例如,“国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
4.虚词用法灵活,常与句子的语气、停顿等功能有关,有时仅有语法意义。
5.常用通假字。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自于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里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要还家”中的“要”当“要求”讲吗?“便要求渔人到自己家”似乎也说得通,但“要求”语气强硬了些。原来“要”是通假字,他发的是“要”的音,但他表达的意思却是“邀”,应该译作“邀请”才对。
再看一个蒲松龄《狼》中的一个例句: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其中的“止”通“只”,意思是“只有”,如果把“止”理解为“停止”,整个句子就无法理解了。这就指出了文言词汇的另一个现象,那就是常使用通假字。
七、文言文中的标点
文言文之所以难以理解,大多是由上述词汇原因造成的。古代书籍数量稀少,很难获得,根本没有必要读的那么快,这些书没有标点符号,也不分段落,怎么理解是读者的事。梁文道在《古书没有标点符号》这篇文章中说:标点符号的流行只是近两三百年间的事情。标点符号是怎么诞生的呢?它其实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
五六百年前,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出现并成为最古老的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成了商品。出于成本考虑,印刷商也就是书商就想做大量印刷来降低成本,于是他们发明了标点符号,让书变得更容易读、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古人的书没有分段,也没有章节。印刷术出来之后,出版商才开始给书籍做段落和篇幅的划分。
那么古人是如何断句的呢?王力在《汉语通论》中说“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说文解字》说:“、(zhǔ),有所绝止而识之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句读(dòu)的“读”的本字(注:见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叙论》。)。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来用圈号作为句终的标志。
古代又有一个“し(jué)”字,《说文解字》说:“し,钩识也。”这也是古人读书时所用的句读标志(注:王筠说这是分章所用的标志(见《说文句读》))。
我国标点符号的采用是在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古书标点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文言文一个较为浅显,另一个一般都是校点过的,相对理解起来容易些。
八、文言难在何处
那文言文理解究竟难在哪里呢?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是用字简约;二是年代久远,不明典故、文化常识。
举例来说,《论语·学而》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时,可以理解为:时常,按时,及时,在一定的时候,在适当的时候等多种含义,而习更可以理解为:演习,练习,复习,温习,实习等多种含义,也都可以讲得通,具体怎么理解就看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之所以难理解,就是由于文言文多用单音节,含义丰富,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时,用多种义项与之照应,需要读者甄别。
拿一个单音节“发”来说,在文言文有“发射,发生,发出,发芽,头发,发展,发扬,发病,启发,发布,打开,书法,开花,挖掘,阐发,散发,发端,派遣等多个含义。具体怎么解释,要看“发”所在的句子本身,及上下文语境。
比如蒲松龄《狼》中,有一句“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直译作“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是错误的。因为根据上文“途中两狼,缀行甚远”,根本没有狗的什么事,而“狗”要译作“像狗一样”,这是名词作状语的词类活用,同时“一”后面省略了“狼”,“前”前面也省略了“屠户”,所以全句应译为“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前面。”
举个典故的例子,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这样一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当然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庭院里的三条小路已经荒芜了,但是以前种植的松树菊花还在,似乎也说得过去,其实理解并没有透彻的理解文意。
“三径”是一个典故,写的是“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在这里指隐居。同时松树和菊花在古代常常作为高洁坚贞的意向。因此全句的意思应理解为:我离从前的隐居生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高洁坚贞的气节却始终没有改变。
再看一个古代习俗的例子,柳宗元在《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中写道“呜呼!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作何理解,我们常说“民风淳朴”,没有“人风”的说法,原来这里运用了“避讳”的修辞方法,“人风”即“民风”。唐朝为避唐太宗李世民 的讳,“民”字改用“人”字。
《孔雀东南飞》中有“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指农历七月初七日,相传牛郎织女这一天在鹊桥相会,旧时妇女在这晚上乞巧(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下九”指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代以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下九日为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上面诸多字词理解方面的问题,加上典故,风俗,修辞等问题,自然文言文就比较难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