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初访剑桥
剑桥是世界著名的大学城之一,与牛津齐名。牛津大学最出色的是文科,剑桥大学的专长在理科方面。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很多是剑桥大学毕业的。
从伦敦东北行到剑桥约八十公里,乘火车来往很方便,每小时对开一次。初来剑桥,首先感到它是一座古朴而秀丽的大学城。市内街道不宽,但很整洁,房屋多是两三层楼的建筑,显得十分舒适、典雅与谐和。
剑桥市是剑桥郡的首府,位于英格兰东南部平原剑河两岸,面积约五十平方公里,人口约十万。海拔在二十五公尺以下,向西和南面望去有低矮的丘陵缓缓隆起。剑河自西南来,向北流,蜿蜒流贯几个学院的庭园,再转向东北流去,河宽数十公尺,学院的教学建筑多集中在河的东岸,剑河西侧主要是各学院的活动场所。横跨剑河的桥是往来交通要道,剑桥之名就是这样得来的。剑桥位于北纬52℃以上,但因是海洋性暖温带气候,冬季也常降雨,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上,庭院的草坪终年保持绿色,刮风时很少有土。冬至左右下午三时太阳已落,夏至前后下午九、十点钟天还不太黑。
早期的剑桥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从十三世纪初起仿效牛津的模式,建设为大学城,既有大学,又设学院。大学和学院都是自治机构,各有一定的教学和行政立法权,但二者在组织和经济方面有密切联系。例如学院是大学的组成部分,各学院的学生即大学的学生,大学的高级领导层中必须包括有一定名额的学院院长,各学院又须向大学提供经费。大学的学系与学院的地位是平行的,各学系的教师来自各个学院,便于学术观点的交流。
剑桥的环境十分幽美,每座学院都有自己精心修剪、布局规整的草坪,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块块绿色的丝绒毯。各学院的建筑因修建时期不同,体现了不同世纪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为了保护古建筑,规定不论以何种理由施工,都不能改变原建筑物的外貌,只允许在内部有所变动。因此现在还能看到十三世纪修建的彼得学院的规模和特点。校园中最瑰丽的是皇后学院,而建筑群中最为宏伟的是国王学院的教堂,那尖顶的塔楼,高大的圆拱以及彩色的玻璃窗,是英国十五世纪著名的建筑之一。夏季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前来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现在剑桥大学共有二十多个学院,最早的彼得学院是1284年建立的。有四个是女子学院(最早建于19世纪下半叶),近几年才有一部分男校招收女生。全校男女学生的比例约为四比一。学院中最大的一座是1546年建立的特里尼蒂学院,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1669年牛顿任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当时他只有27岁。牛顿任教三十年,因此数学研究在剑桥大学一直享有独特地位。1871年维廉·卡文迪什任大学校长,在他的援助下,建立了著名的物理学实验室,即卡文迪什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从事研究的学者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就有二十多人,为剑桥大学赢得了很高的科学信誉。
剑桥大学现有学生一万多,研究生约二千。教学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导师制。学生由导师挑选,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导师监管下学习,三年毕业,获学士学位。要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须再通过学位论文或学术讲演。一般获得博士学位须三年,硕士二年。获博士学位无须先获硕士学位。
剑桥大学图书馆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捐助,于1934年建成。现在藏书三百多万册,内有许多珍贵的早期出版物,手稿一千多件。除特藏部外,一律开架,读者取阅极为便利,而且全天二十四小时开馆。目录室备有缩微目录片,每片约容二万条,极便检索。对于科学期刊,专门开辟科学期刊馆。各学系还有自己的专业图书馆,藏书也不少。
剑桥大学有许多博物馆,其中最大的是菲茨威廉博物馆,它是1816年在菲茨威廉收藏的图画、手稿、书和捐款以及他人捐赠的基础上建成的,目前是英国仅次于首都大英博物馆的最好的博物馆。其中陈列的青铜器、陶瓷器和象牙雕刻等有很多是中国的贵重文物,特别是中国的唐三彩、宋青瓷、明清的青花瓷等琳琅满目。惠普尔博物馆是科学史专业博物馆,陈列有中国的日晷、罗盘、算盘、清代测绘的北京和太原的纬度图等;从馆中陈列的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测量仪器来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测量学的发展。
剑桥大学讲授地理课已有一百年的历史,设置地理系是五十年前开始的。剑桥的地理系是英国最重要的地理系之一。毕业生遍布英国各地。地理系现有学生三百名,研究生二十五名,教师二十名。地理系学生只学地理课程,三年毕业。第二年或第三年可自由选择专业,如经济地理、自然地理、历史地理等。地理系有自己的图书室、阅览室、绘图室。大教室中装有数台电视机。电子计算机可根据需要显示各种图形,如等高线图、块状地形图等。剑桥大学地理系以自然地理见长。毕业生大多离开剑桥去找工作。主要从事三种工作:最多的是担任教学工作,其次是参加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第三是进入商业部门或工业部门工作。只有一小部分毕业生从事研究工作。研究的方面以外国地理为主,如南美和非洲地理等都有专人在研究。
归国的路上,这样一个问题时常萦绕在我的心中。同样是一所理科大学,剑桥大学能培养出97位诺贝尔奖得主,我们的大学为什么不行呢?在教育领域,在教学方法等方面没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吗?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
《散文福地》征稿征订启事
在《东方散文》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下《散文福地》创刊已六周年了。
这是广大中老年文学爱好者的喜事和福音。
我们创办《散文福地》,乃全国首家中老年散文期刊,是出于这样一个高尚的宗旨:“积极引导,认真组织有创作能力的中老年散文爱好者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发现和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多创作讴歌真善美的作品,在丰富个人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同时,歌颂人间真情,弘扬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愿做广大中老年散文作者的真诚朋友,为广大中老年朋友提供一个以文会友、倾吐心声、抒发情感、快乐人生的幸福家园和精神高地。
我们开设了以下栏目:“神州博览”“岁月如歌”“乡梦悠悠”“人伦亲情”“世相百态”“思絮心语”“咏物感怀”“养生悟道”“读写心得”“精品赏读”“企业之友”“科技之花”“老人之星”“青春风采”“出版信息”等。
欢迎本市及全国各地的散文作家和广大散文爱好者踊跃投稿。来稿请发电子稿。刊物优先发表题材新颖、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富有真情实感的一两千字的精短散文。来稿请注明作者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通讯方式。杂志编辑部电子邮箱swfd2010@126.com,微刊编辑部电子邮箱732241689@qq.com。投稿及应聘创作员事宜请联络马文华先生(手机:13821236584)。
《散文福地》国际刊号,大16开本,72页。全年四期,按季度出刊,每期定价12元,本市或外地需要邮寄的读者全年56元(含平信邮资一期一册2元)。欢迎订阅。征订请邮局汇款。
征订邮局汇款。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阳光100东园 邮编300381 收款人:郭芳 征订事宜请联系郭芳女士 手机:13820619572
------------------------------------
关于投稿
1、凡投稿作者,应先关注本号,方便查找稿件采用情况,否则不予审稿。
2、来稿需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
3、切勿一稿多投,三周内未见回复或采用,可自行处理,否则,以后来稿将不予采用。
4、来稿如不许改动请加以说明,未说明者即视为平台有修改删减之权利。
微信ID:sanwenfudi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