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说话,多从教育角度出发
家长对孩子说的话,有自然语言和教育语言两种,应该尽量减少自然语言的比例,增加教育语言的比例。
所谓自然语言,指的是自我中心的、不假思索的、条件反射式的、情绪型的语言。而教育语言则相反,它是从教育孩子出发的、经过思考的、理智的语言。家长的语言中教育型的多还是自然型的多,这是鉴别家长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准。
比如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了接吻的镜头,问母亲:“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家长自然的情绪反应是有点尴尬,有点生气,问什么不好,偏问这个?于是说:“小孩子别瞎问!”结果孩子受到了挫伤,他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还有的家长更厉害,竟绷着脸说:“他们在耍流氓”吓孩子一大跳。他不明白耍流氓是什么意思,但朦朦胧胧有一种不小心闯入禁区的感觉。这两种回答问题的方法都没使孩子受到任何教育,而只是破坏了家庭气氛,打击了孩子的求知欲,增加了孩子的负面好奇心。你越怕他知道的事,他越想知道。实际上反而刺激了孩子的性意识,与家长的主观愿望刚好相反。
比如一位家长在给上小学的孩子讲数学题,孩子没听明白,家长一着急,心里很自然的就会想:真笨!”不小心竟脱口而出。按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嘛,算不了什么大错误。但这只是家长自己的感想,对孩子并没有丝毫的教育作用。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因为别人说他笨而变得聪明起来的。说孩子笨只能使他受到挫伤,他不相信还算万幸,要是真的相信了,他可就没有信心了。要是孩子嘴硬,跟家长争吵,坚决不承认自己笨,而心里却承认,那可就糟糕极了,孩子变成了内心自卑外表虚荣的人。可惜的是,这种孩子我见过很多。他们的性格都是家长老师多次不小心用轻率的自然语言塑造出来的。
可见,总对孩子说自然语言是不行的,往往南辕北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叫做缺少自觉性,陷入盲目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