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高校校园网资费情况如何?
近年来,互联网新应用的不断发展导致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与网络结合更为紧密,互联网应用朝着大带宽、大存储和云计算的方向大步迈进,网络教学、在线学习、视频新闻、社交媒体等与音视频相关的互联网资讯必然带来用户的大流量使用需求,这使得校园网的用网量激增。
伴随着校园主干网络的速度提升、上网终端数的稳步增长以及用户传输数据的大量增加,出口带宽成为了制约校园网无限制使用的重要因素。
在校园网出口带宽资源相对有限、需重点保障正常的教学、科研用网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响应国家对上网提速降费的号召,同时回应学校师生对校园网资费标准改革的呼声,尽可能地满足师生的用网需求,这是目前每所高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计费管理是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校园网制定合理收费政策非常重要,它可以保障互联网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并督促校内师生更为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
为使校园网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国农业大学在2020年底进行了校园网资费管理政策的调研,本文将结合调研情况,总结目前高校校园网的主要上网收费管理模式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农大实际数据,对学校上网资费改革提出初步建议。
校园网上网计费模式
高校校园网目前的上网政策主要有包月、按流量、按时长、按套餐、免费、代拨等多种计费模式。
模式1:包月计费
包月计费即是每个月向用户收取固定上网费用,用户则可享受自然月内不限上网流量和上网时长的一种计费模式。
校园网包月上网曾经很普遍,但随着上网大带宽应用普及,校园网岀口所需带宽资源越来越大,而包月计费存在因无节制上网带来的带宽浪费和岀口拥堵情况,因此在2012年前后,较多高校纷纷转入了按时长/流量计费或套餐计费的管理模式。
模式2:流量计费
流量计费则是根据用户使用网络时所产生的数据流量(一般按下行流量)的大小收费,它是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计费方式。
不同高校的流量计费模式又在有无赠送免费流量、超限额流量统一单价计费、超限额流量阶梯单价计费、有无流量计费封顶、有无流量或连接数限制等几个纬度上存在差别。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流量计费模式:
1.按月赠送用户一定额度的免费流量,免费流量超出后按统一单价收取超限额流量费;
2.超出后按流量阶梯设置不同的阶梯单价,收取超限额流量费;
3.超出后按一定规则收取超流量费,到达一定金额后则实施计费封顶,转入包月;
4.无赠送免费流量,直接按统一流量单价进行收费。
模式3:时长计费
时长计费是根据用户使用网络时间的长短来收取费用。它与流量计费收费方式类似,也通过赠送免费时长、超出限额后按一定规则收取超时长费用等方式进行计费。
模式4:套餐计费
套餐计费又可基于时长或基于流量设置,一般提供几款不同的套餐供用户选择,每组套餐中包含有不同额度的时长或流量且收取基础费用,超出套餐额度后,则再按一定规则定义时长或流量单价,收取超限额费用。
模式5:免计费
部分高校提供上网全部免费或部分区域上网免费的模式。师生完全免费上网的高校较少,有部分高校则是在某些公共区域(例如图书馆)、或某些上网途径(例如在教学区手机802.1X方式)上网免费,而在其他区域,则按1-4的模式进行计费。
模式6:运营商代拨计费
运营商代拨计费主要集中在南方高校,且集中在宿舍区实施。学生宿舍区的网络一般由运营商出资建设和运维,宿舍区有专门的上网专线出口。学生一般为宿舍包月上网模式,上网费用交给运营商。
宿舍区网络与校园网互联互通,学生在宿舍有权限进入校园网下载资料。教学办公区网络则由学校运营,教学办公区的计费策略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按1-5模式的某些策略执行。
模式7:校园代拨计费
校园代拨即是通过采购一定数量的家庭宽带并利用聚合设备实现家宽聚合,将师生的流量通过聚合出口访问互联网,将数据中心及部分对网络性能要求高的流量通过额外的专线出口访问的方案。
其是近两年新推出的一种聚合出口新方案,达到花较少的钱采购更大带宽的目的。通过此种方式,学校可由流量计费转为包月或免费计费模式。目前此种代拨完全由学校运营。
高校网络资费调研
2020年底,笔者以北京市为主,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了28所高校(其中22所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6所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开展了校园网资费调研,调研项目涉及校园网套餐资费标准、套餐内容、用户上网限制等内容,以下给出的是学生群体的调研结果。
上网计费模式统计
图1 计费模式统计
图1为校园网计费模式统计结果。由图可知,流量计费占据主要地位,共计有12所高校完全采用流量计费,其次是包月计费、套餐计费和免计费,分别有6所,运营商代拨有5所,学校代拨有2所,时长计费则仅有1所。
此处特别指出,有些学校根据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计费模式,故图1学校数量之和大于调研学校总数,例如有高校在宿舍区采取运营商代拨,而在教学办公区则采用免计费模式,那么此学校统计为运营商代拨和免计费两种方式。
流量计费分析
流量计费和套餐计费中都可能涉及到按流量收费,正因为采用基于流量进行计费的高校最多,故此对流量计费进一步分析。流量计费分析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流量计费分析
按流量计费的12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采取的是每个月提供10G\20G\30G等不同限额的免费流量,超过免费流量后则按照统一流量单价进行超限额扣费,只有2所采用的是阶梯流量计费模式,且均为流量越高,则阶梯价格越贵的计价模式。
按套餐计费的6所高校均是采用流量包的形式,在基础价中包含一定额度的套餐内流量,超过后则全部按统一单价收取超限额流量费,有一所高校还包含有一个赠送免费流量的套餐,即其基础费为0。采用流量计费还是套餐计费模式,均仅有一所高校有计费封顶,相当于无论是到了一定计费额度后转为包月模式。
包月上网分析
提供不计流量的包月计费最受师生欢迎,但目前在全校区域统一实施包月上网的高校较少,大部分包月高校仅集中在宿舍区域。但包月上网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
● 包月具有的优势是:
1.不计流量的策略使得大家上网学习教学再无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大流量用户的经济负担;
2.以往的流量纠纷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减少网络技术中心的运维工作量,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高效的服务。
● 包月可能带来的问题:
1.账号共用。由于包月使用后,没有了总量的控制,可能会出现多人共用一个校园网账号上网的问题,这将给后续的校园网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用户上网行为大数据分析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2.违规使用路由器。包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用户,特别是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场景用户私接路由器上网,这种行为除了带来管理上的问题之外,还将对现有的校园无线网造成很大程度干扰,影响其他用户使用无线网的上网体验。
3.带来出口的带宽压力。不计流量使用后,由于没有了总流量控制,相较于以往,用户会产生大量的额外的互联网访问需求,从而会对校园网出口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
调研总结归纳
第一,因为校园网带宽资源有限,大部分高校目前以流量计费为主。依据校园网管理政策的不同,学校的资费标准存在差异,但超出流量限额的流量收费标准基本一致,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按照1元/G执行,但也有在下调的趋势;原来按照阶梯计费的高校大部分已改为统一单价计费。
第二,为了保障校园网整体的稳定运行,学校可能会对用户上网采取并发数、会话数或网速限制:鉴于目前上网终端较多,大部分高校所允许的并发连接数为3,也有部分的连接数为4,5甚至到6,也有个别学校根据连接数个数收取不同的套餐费;对会话数限制的高校较少,主要集中在实施代拨的高校;为了不影响用户上网体验,学校暂时都没限制网速。
第三,随着运营商带宽费的下调,有少量高校又从流量计费改为包月计费或免费上网模式。相应的这些学校的带宽是充裕的且实施的是收支两条线,或是宿舍区交由运营商实施代拨后,教学办公区实施免费。
第四,学校代拨上网是一种新的上网模式,可用相对便宜的家庭宽带解决学生大流量上网需求,但代拨的上下行带宽不对称的模式可能会造成一些应用体验的困扰,需要根据网络应用进一步调优。
农大数据分析
农大目前总出口带宽为12.5G,实施以网养网的收费政策,所收取的用户上网费用主要用于:网络技术中心聘用制老师的工资、网络和信息化项目的维保费、少量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经费、部分IT设备和系统的采购、网络技术中心办公经费、电话费、差旅费等。
在新的管理政策下达以前,我们有必要做一下相关测算,在此基础上,评估和改革目前的计费政策,争取在维持网络技术中心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能更好地支持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
2016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的计费政策主要是:每月师生免费赠送10G流量,超过则按照1元/G进行计费。鉴于农大以网养网、且出口带宽不够大的具体情况,建议延续流量计费政策。
表2 学生流量使用区间分布情况
以2019年数据为例(2020年因疫情原因,校园网免费使用),学生的流量区间分布比例如下:
2019年平均约有30%(开学月份约有25%)的学生每月上网流量少于10G,完全享受免费上网;
如果将免费流量增至20G,则平均约有50%左右的学生可享受免费上网,但网费收入会相应减少29%;
如果免费流量扩大到30G,则至少有60%的学生可免费上网,但随之而来的是网费收入锐减,约计下降45%。
结合北京其他高校的网费情况,每月给予学生20G免费流量是较为合理的,但对学生的优惠幅度仍稍小。
从减轻师生网费负担,让大部分师生上网无后顾之忧的角度,在扩大免费流量的同时,降低超流量单价是较为理想的方案。从以前经验上来看,单价降低了,也有可能会吸引师生更多地使用校园网,故网费收入应能逐渐恢复上升趋势。
此外,建议从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计费服务,改善用户使用校园网的体验,包括:实现基于应用的流量查询,让用户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流量消费到哪里去了;实现访问云教学平台、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源免费;实现对操作系统更新免费等。
作者:劳凤丹、李军、彭隽、王笑娟(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