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技术创新的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一、技术创新导向对高水平专业群发展的意义
技术创新导向的专业群发展,可以为专业群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增长力,为师资的能力提升提供更大的推动力,也可以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生长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专业增长力
专业群的增长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这样的专业群发展可以为作为组成部分的一个个专业的高水平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导向可以为作为整体的专业群发展提供更大的增长力。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专业都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都在把握产业发展的动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区域层面上,甚至在学校内部,各个专业群、各个专业之间的雷同、重复建设依然存在。这不仅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而且还会在招生、就业等方面出现难题。梅亚明研究指出,盲目设置新专业后,出现了二级学院与学校争抢资源、浪费资源、重复建设的混乱局面,专业建设陷入困境。同样,在没有更好增长动力设计情况下,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也极容易出现类似问题。也就是说,从学校整体发展上,从专业群发展上,如果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将从整体上削弱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基于专业群新的发展条件下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将以新的样态、新的增长力,与更多新的增长潜力相整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相反,如果专业群发展不能有创新的动力、不能有创新的可能、不能有创新的智慧、不能有创新的勇气,将会失去众多合作的机会,失去更多发展的可能。
(二)师资提升力
师资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且包括专业思路的提升、视野的提升等。专业群的发展为师资能力的提升、专业视野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机遇。尤其是在技术创新的氛围下,师资专业能力的提升还包括对专业发展动态理解和持续贡献。显然,在不瞄准技术创新的条件下,教师尽管也会在自己的专业里、领域内继续发展,但这种思路比较狭窄。而围绕技术创新的专业素质提升,既会对教师提出更多专业发展要求,也会推动其实现更多可能。不瞄准技术创新,教师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既有知识的传播上,甚至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一个可能即将走向消失的专业能力培养上,而瞄准技术创新则要求教师以动态的、创新的视角关注产业发展,并在指向创新的专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能力缺失点。这个能力缺失点可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必然是未有的挑战。
(三)文化培育力
文化培育关涉到工业文化、产业文化、技术文化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学校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职业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蔚然成风。但是,在技术文化弘扬上还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体现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性特色的文化培育,还很欠缺。
对技术文化的培养,应该是包括对技术的尊重、对技术创新的好奇、实现技术突破的勇气等多个维度。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文化的培育需要在技术创新的导向下才能完成。关注技术创新的文化,就是对技术创新保有勇气和持续的动力,并且对投身技术创新有充分的准备,这些方面的实现均离不开技术创新导向所孕育的浓厚氛围。
技术创新文化的培育一直是职业院校应该做而没有做好的重要方面,不少职业院校的管理者,甚至是一线教师普遍认为,职业教育的最核心问题是将现有的技术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完成既有工作岗位的既定要求,能够在生产一线当好一个工作者。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更多的是从技术使用的角度进行实践。然而,技术使用并不是工作场所的全部工作内容,甚至可以说,在职业场景内,一个没有创新意识、没有突破动力的人,不是企业、学校的核心力量。技术创新文化的传播不仅是职业院校管理者应有的思想,也应是职业院校教师应有的格局,最终将转化为职业院校学生应有的气质。技术创新导向的专业群建设可以为其文化的培育提供强劲动力。
在学校职业教育的阶段和样态里,职业院校学生更多的是一个学习者,许多既定岗位的既定工作需求,是比较容易培养的,只要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既可达成。这样的工作内容在学生进入工作场所之后每天都会发生,也是工作场所要求的重点,恰恰不宜成为职业院校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另外,技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关键期,在学生没有被简单重复的劳动所淹没之时,他们从事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被牢牢绑定在特定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之时。
二、技术创新导向的高水平专业群发展构想
高水平专业群发展要坚持技术创新导向,必须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培育、机制转换等方面进行转型。反观之,技术创新导向也恰恰可以为其成功发展提供最大可能性。
(一)具有成长力的专业建设
技术创新导向的专业群发展应该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生长机制,突破型专业精准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主力型专业为这些创新导向的实现进行良好的技术积累和专业性构架;保障型专业为专业群的发展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师资保障、文化支撑上提供更多支撑。
具体而言,在以创新为动力的基本生长机制作用下,突破型专业为专业群更大的技术突破提供可能,寻找突破点,并为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牵引动力。专业群增长方面,应该是一种有技术突破、有关键技术研发、有强大动力保障的良性机制。在这种条件下,专业群呈现的是一种波浪式的、螺旋上升格局。专业群的成长不仅具有发展冲劲,而且是一个有巨大延伸动力的状态,是一个有保障活力的过程。这样的专业群建设将有更大的可能性,将紧紧围绕相关专业的关键点发展,不断谋求新的创新,并在创新点上有方向、关键点上有依托、保障点上有保证的机制下,形成人人知晓、个个参与、保障有力的良好局面。
(二)具有生命力的课程生成
专业群理念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是专业群建设方案实施成败的关键。显然,教学组织和管理的基础对象是课程。在专业群发展背景下,课程生成不再是一个个专业课程体系的简单加和。技术创新的条件下,新的课程体系如何构建,各个专业群各个专业应该在什么领域上进行突破,应该让学生学到怎样的技术要点,均是专业群共同关注的问题。瞄准技术创新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完善、调整都应该是具有协同性、战略性的构架过程。
技术创新导向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应该围绕技术创新而展开。对于突破型专业,专业发展目标应该在创新意识培养、相关专利熟悉、核心突破点选择等方面进行更多设计,培养学生积极开拓创新能力。对于主力型专业,核心环节是保证专业群创新点的实现,须在技术路线选择、技术难点攻坚上大力作为。无论是哪一次技术革命以及相应的产业革命,即使是在创新实现的具体方式选择上,也往往是需要创新的。也就是说,即便技术突破的目标是确定的、方向是确定的,其具体实现的方式也可能是不一定的,这也是主力型专业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突破的关键点。在这样条件下的课程生成,须有效地覆盖技术突破、专业伦理、技术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需求。
(三)类型多样的项目培育
面向技术创新的专业群发展,必须突破原有的专业发展思路,在专业发展思路上提供更多分支,开展类型多样的项目培育,并以项目为依托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这是专业群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里的项目培育和开展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专业教学中项目式的模块化教学,即在教学单元的设计、技术技能的培养过程要以项目为依托,形成一个技术知识点日益逼近技术创新、技术实践过程逐渐进入技术创新核心的综合项目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综合培养能力。
另一方面,项目的培育是在以技术创新为载体的技术突破项目设置。这种项目的来源可以是来自专业群内专业教师,也可以来自于生产管理一线的实际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以技术创新为方向,各个专业围绕着特定项目的要求进行人员配置、科研工作组建立,从而为专业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不断的动力性牵引。人才培养中,以项目为参照和载体,可以赋予专业群更为扎实的实体经济依托,这是专业群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四)具有创新的机制转换
瞄准技术创新的专业群发展,必须有良好互动机制,以便更好地进行协同性攻坚、共进性突破、共享式成长。当遇新的项目、新的技术创新方向时,不再是某一专业带头人或行政领导苦口婆心地去找相关专业进行协调,而应是在专业群层面上,甚至在学校层面上,以专业群的角色、以专业群的名义共同分析技术发展的机遇、问题,共同寻找各种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包括专业群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内容。而要整体提高专业群建设质量和水平,必须在诸多方面进行治理创新。技术创新导向的专业群发展须寻求良好的机制转换,机制转换点在于管理创新,在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管理创新和治理优化既包括良好的顶层设计,也包括实践层面的治理创新。专业群发展的专业发展协同机制、师资共育机制、成果共享机制的构建,无一不是具有创新意味的机制创新。另外,对专业群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教育效益、人才培养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估,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需要进行创新性探索。(节选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