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14日原创微头条
大脑有两种意识形态,一种是有意识形态,一种是无意识形态。有意识形态我们可以控制,无意识形态我们无法控制。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一点也没有办法控制我们的无意识形态呢?
不是的。
研究发现,在大脑中,无意识动用的脑区和运动区回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活动身体是可以间接地控制无意识形态的。
比如,那些跑完步后,立刻坐下来学习的人,他们能获得比平时更多的专注体验。所以,你假如想控制无意识,活动身体是最好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做的活动最好是那些简单的,比如走一走,上个厕所等。因为这些行为不会破坏掉你思维的连贯性。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这本书中说道:大脑的匮乏感主要来源于两点:价值判断和焦点切换频繁。
什么是价值判断呢?它指的是你觉得只有把时间花在自己看重的事上,才是值得的。
比如,你觉得写作是重要的事情,而你休息或者闲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是一件耽误时间的事情。
比如你觉得看书很重要,假如有人在你的旁边不停的瞎逼逼,你就会觉得神烦。(我贴肤的体会)
什么是焦点切换频繁呢?它指的是进入大脑的信息如果主题更换的过快,我们就会觉得乏味和彷徨。
比如:我们现如今的刷抖音,短视频。我们不停的刷,很多视频就那么几秒钟,我们都无法做到看完,在不知不觉中刷了好几个小时。
由于视频的内容没有连贯性,你只是泛泛的看一下,就切换走了,大脑的认知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当你停下来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感到空虚,心情就不会舒畅。
相反,你假如带着目的去上网,注意力在一个问题上集中时间比较长,你的内心就不会感到空虚了。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这本书中说道:人类的大脑有喜欢新事物的特征。他们管这种特征叫做“嗜新症”。
小孩子的“嗜新症”比较明显,他们很少会碰自己玩过的玩具,他们总是喜欢新鲜的东西,很容易对玩过的东西没有兴趣。
所以,孩子一般都比较容易开心,不会觉得无聊。
相反,成年人就不同了,他们因为生活压力,因为忙于工作,他们很少有时间去尝试新鲜的事物。
所以,他们很少开心,大脑一般都处于无聊状态。
大脑长时间处于无聊状态,大脑自身的成长就会逐渐停止。结果就是成年人越来越僵化,难以接受新鲜事物,面对新的变化无所适应。
那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
假如我们发觉到自己大脑的无聊状态时,我们就要想办法做出让“嗜新症”满足的行为。
比如:看一场新上映的电影,看一本书,给自己购买一件新衣服,出去旅游一个新地方等,只要能给我们带来刺激的事情,我们都值得去尝试。
很多人接受不了婚前的被考察,我听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既然那么实际,还结什么婚,婚姻应该是爱情的终极归宿,假如那样费心的去算计,还不如不要走进婚姻。
其实,我们客观的来看待婚姻,它既是情感的链接,更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合作和交换。婚姻的实质中我也是说过婚姻是合作,只是感情让其比起一般合作更有温度而已。
当认知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我们面对伴侣对于自己的现实状态的考察就能够理解了。我们要正面一些人对于现实问题的考虑会多过心理需求的。
大家都是凡人,是要吃喝拉撒,是要赡养父母,是要生儿育女,都是生而为人要承担很多责任和义务的。
当我们走进婚姻的时候,就是在找一个人来同我们一起承担。所以,婚前的考察就是在考察他是否有那个能力。
我们在和恋人一起相处的时候,是应该考虑到说的话,做的事,是让我们和恋人之间的关系更靠近,还是更疏远?
判断以后,我们为了关系的融洽,永远只做让彼此关系更靠近的事情,只说让彼此关系更靠近的话。
假如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和恋人之间的关系不会不融洽。
把这个规定用在和任何人相处上面,你会发现都是适用的。
什么叫平等的恋爱关系?
下面说的这些话就彰显了出来。
“我们在一起,不是叫你追到了我,而是叫我们恋爱了。”
“我跟你在一起了,不是叫你睡了我,而是叫我们发生关系了."
"你说你没有能力给我一个承诺,而我需要的只是一份让我们一起面对未来的邀请。”
“你说你无法接受失去我,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从未属于你,我们只是在某个时间段成为了一个整体。”
人有追求稳定性的需求,但是人也是有“嗜新症”的,也就是人也是有追求新鲜感的需求的。
追求稳定性需求让人用生命去捍卫“一夫一妻制”,而人的”嗜新症“又让人不得不去需求新鲜的异性。
稳定性需求要求人要对婚姻忠贞,“嗜新症”又要求人要追求新鲜。那怎么办呢?没办法。条件不允许的时候,稳定性在对待婚姻忠贞上面起到了管控的作用。
而条件一旦允许的时候,“嗜新症”就会出来作妖,具体表现在破坏稳定性在婚姻忠贞上的管控作用。
这种情况是不分男女的,大家不要以为只有男的有钱就变坏,其实不是的,女的条件满足的时候也是可以变坏的。
只是传统道德对女性多年的约束造成了很多女人没有像男人一把明目张胆而已。